玉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雕是指玉石經加工雕琢後形成的精美工藝品,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目錄
- 1 玉雕介紹
- 2 精美絕倫的玉雕作品欣賞
- 3 藝術起源
- 4 歷史發展
- 5 新石器時代
- 6 玉石工藝時期
- 7 裝飾盛行期
- 8 飛躍發展期
- 9 鼎盛期
- 10 近代玉雕
- 11 翡翠內衣
- 12 玉雕文化
- 13 雕刻技藝
- 14 玉雕環鏈工藝
- 15 玉石種類
- 16 羊脂白玉-和田玉
- 17 硬玉
- 18 玉雕流派
- 19 北京玉雕
- 20 海派玉雕
- 21 揚州玉雕
- 22 玉雕灣
- 23 揚州玉雕
- 24 南陽玉雕
- 25 工具過程
- 26 工藝特點
- 27 剜髒去綹
- 28 化瑕為瑜
- 29 廢料巧用
- 30 俏色巧用
- 31 浮雕
- 32 螺紋組合
- 33 玉雕發展史
- 34 鑑別示例
- 35 抗酸鹼腐蝕
- 36 玉雕
- 37 鑑定方法
- 38 清潔保養
- 39 收藏要點
- 40 參考文獻
玉雕介紹
精湛的雕工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時期,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歷來
被人們當做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做美好品物的標誌和君子風範的象徵。
玉,實際是優質的石。玉石的種類非常多,有白玉、黃玉、碧玉、翡翠及瑪瑙、綠松石、芙蓉石等。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
玉雕的品種很多種,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顯示了中國玉雕的高超技藝。
中國玉器的主要產地有北京、上海、廣州、遼寧、江蘇、新疆,還有近代出現的青海等地。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精美絕倫的玉雕作品欣賞
廣受中國人尊重珍愛。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無論中國文化經歷過何等巨大的激湯,崇玉與愛玉的民族情懷,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藝術也綿延不絕。東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閃爍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中最富魅力的一種,值得我們珍愛。「玉之美石」發揚我國玉文化!
藝術起源
一直以來考古界認為,公元前五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我國就已出現了玉璜、玉珠等玉器,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玉文化。然而,如今「在遼寧鞍山海城東南45公里處有一個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用岫巖老玉溝的玉料所打製成的砍斫器,距今12000年以上,這說明中國的玉器最早和石器一樣是從打制到磨製到琢磨逐漸形成而來,這個玉器的出現只能說明在1萬多年前中國大地上已經出現了玉石共用的年代,就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玉的特性、美麗的顏色和堅韌的品質,被先人們從以石為主的材質中剝離出來,成為一種專門的材質做出特定的器具。
看來,最早的玉器並不是禮器,而是實用性工具——砍斫器。這從側面證實了一個問題,玉器的起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着顯赫的出身,而是從實用器基本生產農具起源的。這也說明玉雕藝術的起源來自民間的基礎生產勞動,很像那些開國帝王往往來自民間一樣,並不神秘。
所以說,玉雕的最早出身並不像廣為宣傳上講得那樣出身皇族,神壇禮器,那些還是它的後話。它最初應該是最基本的生產勞動資料。玉雕起源不是空穴來風、天外來客,而是生產實踐中的一種基本需要。詼諧點講,幹部還得掛職鍛煉呢,何況本是勞動中創造出的玉雕藝術——玉雕本是個民間來的憨厚生,陪着巫玉時代的酋長們一塊成長,由農具和狩獵用具演變成了禮器,登上了皇家大雅,也可謂品學兼優,但它本質上還是對原始生產資料的崇拜,這個在漢唐以前,相當長一段時期,一直沒有變化。這一點不奇怪,華夏文明本身的重要基礎之一就是農耕文明。
人不能忘本,玉雕亦不能忘本。根據唯物主義的文藝評判標準。新的考古發現,讓玉雕藝術更變得根正苗紅,身份倍增,會更得群眾的親近和喜愛。因為,是玉伴着我們默默走過了一萬多年的歷史進程,直至今天。
歷史發展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新石器時代
簡單玉雕時期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兩枚綠松石魚形飾物;新沂市出土有綠松墜、綠松石蟬與蛙等工藝品;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有硝玉、綠松石、瑪瑙等飾品,在鄭州有一枚陰雕弦紋骨質指環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鏟、玉刀,以生產工具為主;形態簡單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為主。
玉石工藝時期
商、周、春秋、戰國--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隨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
裝飾盛行期
漢、唐時代--
河南獨山玉始采於西漢,土地文物證實遼寧峭岩玉屬於裝飾品的主要玉料。西漢的金縷玉衣是2000片岫巖玉聯綴而成,漢代咸陽出土的"漢玉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無長市出土的漢代環狀玉龍首尾相連捲曲如環,徑x厚=5x0.5cm,還有大小各異的玉壁,其中較大者有青玉壁,徑x厚=23x0.5c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徑x厚=9xo.5cm,玲巧可愛。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於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醬紅色,高自.5cm,長15.6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飛躍發展期
宋、元時代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勛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瀆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塊大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儲酒30餘擔。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鷹佩等。福建壽山石1500年前被作為雕刻石,南宋時,已大規模開採,到元朝價值倍增,屬玉雕主材料。
鼎盛期
明、清時代--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製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於一體的玉雕工藝製品,得到朝廷的賞識,至今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御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國古代玉雕之王,高2.24米,徑長帕厘米,重8噸。小型玉件不勝枚舉,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貴子佩、清代的嵌寶石點翠管,民間廣為流傳。
近代玉雕
近代玉雕集歷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寶館"還有各種出類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師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種繁多,作工精湛,被譽為"東方瑰寶"。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戲鸚鵡","俏色瑪瑙嵌寶蚌佛","珊瑚六臂佛鎖蛟龍".潘老的創作不僅列為國寶,而且被法國巴黎盧浮宮、美國費城博物館、日本名古屋博物館珍藏,為世界藝壇所矚目。玉雕"怪傑"王樹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絕:一絕是藝術精品,料、工、藝三合
翡翠內衣
二絕是善用俏色;三絕是思路廣泛,做工精湛。他的名作有"珊瑚觀音普渡"。近代國玉雕人材雖多,但高精藝人少。今後除繼承傳統工藝,古為今用,更要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中外結合是玉雕界當務之急。
2016年2月,雲南德宏一位玉雕師歷時三年雕刻而成的翡翠內衣問世,表面還鑲嵌了珍珠、紅寶石、碧璽等寶石223顆,奢華無比,作品一經問世,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玉雕文化
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塊好的玉石,經過人工雕琢,才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我國玉雕工藝,源遠流長,為世所公認。早在原始社會階段,我們的祖先就用玉石製作成像鏃、矛、刀、斧、鏟等一類生產工具和各式各樣的玉雕裝飾品,如1973年發現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28件用玉料和瑩石製作璜、管、珠一類的裝飾品,距今已有七千年的歷史。在奴隸社會,即商周時期,玉雕工藝又有了新的進展,琢磨精細,紋飾優美,並新出現有魚、龜、鳥、獸面、兔、蠶等形象的玉雕佩飾。常見的紋飾有夔龍紋、蟠螭紋、雲雷紋、竊曲紋、方格紋等,特別是當時玉雕陽文線條的出現,是技法處理上的一大飛躍。
雕刻技藝
精美的玉
- 線雕:一般指以陰線或陽線作為造型手段的紋樣雕刻,介乎雕刻與繪畫之間。所刻、所雕的點與線條,應該出神入化地將字或畫的美感和魅力表現出來。
- 圓雕: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適於多角度欣賞的、完全立體的雕刻。包括頭像、半身像、群像以及動植物等類型的造型。圓雕的構思有兩種情況:一是「因勢造型」,即根據玉料的自然形態、肌理所蘊含的美感,進行創造性的另一種情況是先有構思,然後選用適當的玉料。
- 半圓雕:指使用圓雕技法,刻成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捨棄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圓雕的藝術形象,而另一半,有的仍是原石塊或原器物,也有用圖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襯底的。這種形式的製作比圓雕方便,並且可以與浮雕結合組成一個畫面,因而在玉雕、石窟摩崖及數千年來的古銅器等藝術品中,常和各種浮雕與線刻裝飾紋樣互相配合,同時出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 浮雕:指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在平面上表現立體層次的一種雕刻技藝。依照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我國原始社會器物上的線刻裝飾,也屬於浮雕範圍,商周至戰國的玉雕及青銅器上都廣泛使用它作為裝飾與表達思想意識及信仰。
- 玉器浮雕的構思多取畫稿的形式。所以,一件浮雕作品,首先要看它凸起的形象有沒有藝術效果,線條流暢與否;其次應該注意形象卜面的地一一「地子」是否深淺一致,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人的視點和浮雕面的關係上,優秀的作品往往能達到非常巧妙的藝術透視效果。
- 浮雕層次:指把實物立體形象壓縮成浮雕時,處理由浮雕底層到浮雕面之間的複雜起伏關係,並將其歸納成若干不同深度的水平層次,亦即使浮雕畫面上人及物重疊若干次。使之適應光線,造成觀者錯覺,產生浮雕形象的浮起和獲得空間感。
- 透雕:一般是指將底板鏤空的浮雕,即:將形象之間不表達具體內容的那部分剔除(鏤空),這樣,可從正面透過鏤空處看到浮雕背面的景物。透雕分單面雕、雙面雕。在業內,單面雕又被稱之為「拉花」。
- 透雕與浮雕的區別在干透雕可以正反兩面看,而浮雕只能從一個面去欣賞。雙面雕兩面的內容不盡相同,透雕的作品一般都有邊框,所以,收內人十稱之為「鏤空花板」。
- 鏤空:這是吸收線雕、圓雕、浮雕和繪畫的優點,融會貫通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雕刻藝術。有「立體鏤雕」(圓雕式)、「平面鏤雕」(浮雕式)之分。
- 「平面鏤雕」是一般的鏤雕,作品有一定的厚度,刻畫的形象層層疊疊,交錯穿插。這種表現形式在王雕中,被稱之為「花下壓花」,元代的玉牌「春水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 「立體鏤雕」是在圓雕基礎上的多維空間表現手法,在藝術形式上則以鏤空刻畫取勝。
玉雕環鏈工藝
揚州玉雕
玉雕中的鏈條,俗稱玉雕鏈子活,它工藝精巧,剔透纖細,堪稱絕技。在與立體雕、鏤空雕等工藝結合運用時,更是相互輝映,顯得整器格外綽約多姿,玲瓏透漏。
鏈條工藝,於爐、瓶、塔、熏、片、鎖、墜等玉雕物件上都有出現,在瓶爐等中大型器皿中出現得尤為廣泛,也最具代表性。
琢制鏈條是一種「既難又險」的活計,難就難在鏈條需取材於器物本身,「取其材而不離其體」,在確定了取材部位後,再予以切割,安排好每節圈環的位置,以做到均勻準確,無誤差;險則險在必須保證每節圈環完整無缺,環環相扣,圈圈相鏈,稍有差池,則全功盡棄。因此,做鏈條活,一定要心靈手巧,藝高膽大,一環在手,全鏈在胸。
在當今,玉石價格瘋狂倍增之時,鏈子活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鏈條能增大整個作品的牌面,可達到小料大做,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也可使作品更美、更精緻,從而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在製作鏈條時,首先要選擇沒有毛病和髒斑的地方,把鏈條排列好,琢成十字形,每節圈的大小厚薄要一致;然後琢出基本形,多肉要儘可能地拿盡;再用適中的圓釘仔細地鑿出內圈的形狀,與外形要吻合,不應有粗有細;用尖槓棒挑去圈與圈連接的多肉,在操作時要注意調節工具與產品之間的角度,防止鏈條被工具扛傷。
當全部鏈條可活動時,鏈條的每節圈要轉動自如,不卡殼。卡殼的部分多肉首先要去掉;如果看到有毛病的鏈條,要特別的小心,儘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否則將前功盡棄;最後再逐個把圈琢規矩。成品的圈既要不失肉性,又要注意每一節圈的大小一致、厚薄均勻,尤其兩鏈要長短對等、方向一致,切忌大小不一、起伏不平、圈形不規矩及內膛不光滑等現象的出現。
鏈條中圈的形狀一般有圓形、橢圓形、澡盆形,偶爾用「8」字形圈,給人以玲瓏剔透,富有節奏的感覺。忌方形,會顯得生硬不自然、不優美。
總之,玉雕中的鏈條工藝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技術活,鏈條在每件作品上的用法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慎用、活用和巧用都能為主體造型設計起到呼應襯托的作用,還能增大作品的體量、豐富作品畫面,使作品造型體現小中見大、靜中有動的效果,給人以玲瓏剔透、意境優美、巧奪天工的感受。[1]
玉石種類
日常所說的玉大多數是指軟玉,軟玉的品種類很多,一般指產於新疆一帶的羊脂白玉,白玉,黃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紅玉與東北岫玉等。羊脂白玉質地細膩,光澤強,潔白如羊脂,堪稱為「軟玉之王」、「白玉之冠」。另南陽玉、藍田玉、和田玉、瑪瑙、水晶、珊瑚、綠松石、青金石等等,均屬於軟玉範疇。後來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得到了一致的認可,開始在宮廷、官方及民間的玉器加工中,逐漸成為主角。軟玉逐漸演變成了和田玉的代名詞。
羊脂白玉-和田玉
軟玉(Nephrite),另稱為角閃石,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硬度6.5,韌性極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纖維狀晶體集合體。軟玉的色澤比較接近於油脂的凝脂美,純者色白,細膩溫潤。其次軟玉含有少量的氧化金屬離子而呈現青、綠、黃等色。
硬玉
硬玉即是一種硬度非常高的玉種,屬輝石類,它有一個鮮耀的名字—翡翠,是輝石族中的鈉鋁硅酸鹽,因此又稱輝石、輝玉。主要產於緬甸,我國雲南也有出產,有白色、紫色、紅色、黃色、蘭色、綠色等顏色,白色又稱為冰地兒;綠色的又稱為青地兒,是輩翠品種里最好的。一般紅的稱為翡,綠的稱為翠,通稱翡翠。三色翡翠的另稱為「桃園結義」或「福祿壽」。
硬玉(Jadeite),質地堅硬,密度較高,為鈉鋁硅酸鹽,硬度6.5-7,比重3.2--3.3。半透明到不透明,(但有的質量好的也接近透明體)。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緻密塊狀,具有玻璃光澤。
玉雕流派
中國當代玉雕工藝,從大的流派來說,可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北京為代表,涵蓋遼寧、天津、河北、部分河南、新疆等北方各省市,南派則包括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並分為幾個支派,包括以上海穆宇靜為代表的「上海工」,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州工」,以揚州為代表的「揚州工」,此外還有「廣東工」和「福建工」。上海玉雕以白玉為主,也有少量的翡翠製作。上海琢藝軒的玉雕製作的範圍非常廣,以新疆和田玉為主。
北京玉雕
北京玉雕的技藝源遠流長,深厚精湛,在製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藝,尤以俏色見長。我們在識別北京玉雕時,一般從玉雕的質地、色澤、雕工和紋理入手。首先北京玉雕的質地堅硬、晶瑩細膩,而南派玉雕用的一般是軟玉;其次北京玉雕色彩絢麗,玲瓏剔透,南派的玉雕色彩柔和,第三,北京玉雕的雕刻十分注重造型,具有宮廷藝術的風格,而南派玉雕一般造型比較隨意,風格比較粗獷。總之北京玉雕不僅色潤形美,還能保存千年萬載,因此深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中國人一直把玉器看成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古時的有錢人常隨身佩帶玉器。於是,一大批玉器藝人便雲集在北京崇文門花市一帶,北京就成為中國的玉器中心。
玉器行業是舊北京地位相對較高的行業,它的名手名家們很受人尊敬,藝人的報酬也較豐厚並被尊為「先生」。始今的玉器在創作風格上承襲了舊時的傳統,北京玉器廠曾經雕制過一對火柴盒大小的「龍鳳呈祥」佩,體積如此之小,還是精細地雕成了浮琢的龍、鳳、蝴蝶、雙喜等圖案,於方寸之中感到了異常的深遠。另一件傑作是「盜仙草」:白娘子紅裝素裹,于飛奔追逐之中口銜一株黑靈芝,令人叫絕的是,玉雕中的顏色全是利用玉石的原色。
海派玉雕
海派玉雕是中國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當下玉雕藝術中有很強的影響力。一批優秀的海派玉雕師脫穎而出,創作出不少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精品,為玉雕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
海派玉雕,是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海派玉雕的真正貢獻在於「海納」和「精作」。它的「海納」包容萬象——繪畫、雕塑、書法、石刻、民間皮影和剪紙、當代抽象藝術,只要是美的,只要是好的,卻又離原點不遠,可貴的是「海納」消化後卻依然「苗條」。
據海派玉雕大師琢藝軒的穆宇靜老師介紹說,海派玉雕的「精作」更讓人驚異,料色的應用、異想、巧作和精製獨具匠心;題材的傳承、轉化、創新和出挑非常豐富;工藝的理解、發揚、運用和變幻更加神化;思想的發現、嫁接、延續和突破無愧於時代……
海派玉雕的藝術家們創造和發展了海派風格,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
揚州玉雕
形成初始階段19世紀初,上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貿易的重要港口,以至於蘇州、揚州及其周邊地區的玉器製品都通過上海口岸向外輸出,這種態勢為上海玉器雕刻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蘇州、揚州等地區的雕刻藝人大量湧入,在這東方的大都市中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理想天地。,當時像著名的古董風格玉雕大師王金洵、萬源齋、傅長華、尤洪祥,人物、動物雕刻大家楊恆玉、胡鴻生、顧咸池等,都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吸收了新的文化營養,大顯身手,於是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玉雕風格——海派風格。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玉器作坊、店鋪達200多家,有200多人從事雕刻專業工作,主要生產佛像、仕女、爐瓶等擺件雕刻品,「蘇」、「揚」玉雕各自沿襲了當地的傳統技藝特色。當時,上海玉雕業中,主要適應洋人需求而生產製作的被稱為「洋裝派」,揚州幫藝人生產以擺設玉器為主,多屬「洋裝派」;而蘇州藝人專做玉首飾、花飾,以玉首飾和把玩件為主,被稱為「本裝派」;另有一支專做青銅器造型以及仿秦漢以來古玉為主的,被稱為「古董派」。
20世紀30年代,上海玉雕擺件類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翡翠珍珠塔》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最高獎,《翡翠大寶塔》被美國舊金山博物館長期收藏。
傳承發展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國家重視人才培養和雕刻裝備的改進,海派雕刻行業發展迅速。80年代末,上海地區玉雕從業人員逾2000人,作品品類達200多種,作為海派五大類雕刻品種的爐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鳥、走獸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規模。「雕琢細膩、講究章法、造型嚴謹、莊重古雅」,以及「爐瓶器皿精緻、人物鳥獸生動傳神」,成為海派玉雕的主要特色。20世紀50年代以來,其代表人物有「爐瓶宗師」孫天然、孫天儀,「三絕藝人」魏正榮,「傳承創新」者周壽海,「南玉一怪」劉紀松和「飛獸大王」董天基等。
爐瓶器皿類是海派玉雕最具標誌性的創作。海派風格的爐瓶器皿以穩重典雅的造型、古樸精美的紋飾、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在中國玉雕行業中享有盛譽。三腳香爐、四喜爐、五亭爐、天雞瓶、端爐、羊尊、犀牛尊、百佛爐等都是海派玉雕久負盛名的代表作品。《墨碧玉周仲駒彝》、《青玉獸面壺》等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著名海派雕刻大師、「南玉一怪」劉紀松設計製作的《翡翠百佛爐》,在高7.5英寸、直徑8英寸的爐瓶上雕刻了100尊造型不同、神態各異的佛像,在1980年9月日本橫濱舉辦的中國上海工藝品展覽會上引起轟動。
老藝人黃德榮創作的《珊瑚百花瓶》、《紫翡翠龍鳳天然瓶》、《羊脂白玉巧雕蝴蝶菊花瓶》、《白玉海棠薄胎瓶》、《墨碧玉萬壽萬年燈》、《瑪瑙冠上加官》、《白玉五羊》、《青玉獨角獸》、《黑白玉調色器》、《墨玉犀牛尊》等等一大批海派名作,在業內引起巨大轟動,並享譽國內外。由三絕藝人魏正榮領銜設計、13位雕刻技師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重2500多公斤,歷時三年,於1962年完成。藝人們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等技藝,生動刻劃了我國41名登山隊員的英雄壯舉,作品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1979年,在一塊7300多公斤的罕見巨型青玉上,蕭海春、韓國衛、朱寧芳、許康先、虞龍喜等20餘位當代最為傑出的大師和雕刻技師,設計製作了高2.6米、寬1.4米的《萬水千山圖》,再現了紅軍長征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成為當代海派的又一巨作。
創新繁榮階段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迎來了玉雕創新繁榮的又一個春天。
海派玉雕推陳出新,兼容並蓄,在江浙地區玉雕藝人的雕刻風格基礎上,既融匯揚幫、蘇幫、南幫以及宮廷玉雕的工藝風格,又繼承了中國明清玉雕精華,博採眾長,在「細膩」上下功夫,由此湧現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當前,海派玉雕中最具特色和傳統的爐瓶器皿類,也璀璨奪目。宋鳴放、戴永才、瞿惠中、李玉華、蔣大雄、鍾建林和韓永年創製的海派爐瓶器皿,以「規矩、對稱、端莊」享譽海內外,有「七君子」之稱。「七君子」的作品板扎、嚴謹又不失動感,用料十分講究,是「功力派」的傑出代表。
在新世紀,海派玉雕的能工巧匠們,都像「八仙過海」那樣,各施才華,各顯神通。
盛世年華,海派玉雕還善於運用各類玉石的天然形狀和不同色澤,因料制宜、因材施藝,造型挺秀,形成了俊俏飄逸的「海派」藝術風格,它與北京宮廷派等幾大流派共同形成了當代中國玉器的時代新風貌。
玉雕灣
玉雕灣位於「玉雕之鄉」-----鎮平縣石佛寺鎮中心地帶的趙河之濱。碧水長流的趙河從市場內迤麗而過,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該區融玉雕加工、商貿、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具有濃厚的玉鄉韻味,是該鎮繼賀莊擺件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和石佛寺翠玉瑪瑙精品市場後新規劃的綜合性的玉雕專業市場和政治經濟中心。這裡自古以來以玉雕、榨綢而聞名中外,不僅是南陽玉雕的發源地,又是河南唯一的玉雕產業重鎮,有「玉雕之鄉」、「小上海」之美譽。
灣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具有都市氣息的玉雕灣工業區,碧波蕩漾的人工湖,鬱鬱蔥蔥的綠色長廊,融觀光、購物、防暑於一體的龍翔大橋、彩虹大橋,歐式風格和玉雕商貿樓群,構成了玉雕灣全景,它集商貿、休閒、娛樂、觀光為一體,蘊含着濃厚的玉鄉韻味。俯瞰玉雕灣,沿趙河兩岸是碧綠肥的原始生態林,環境優美,人工湖內碧波蕩漾,野鴨、魚鷹等各種水鳥成群憩棲;清澈的湖水映照着藍天;歐式風格的玉雕商貿樓群倒映水面;岸邊垂柳依依,芳草如茵;龍翔大橋如一條蛟龍橫臥在碧波之上,拱形大橋狀如彩虹懸掛天邊;琳琅滿目的珠寶玉器,仿佛使人置身於玉的海洋。
作為玉雕灣的標誌性建築——中華玉文化中心,由被國際上譽為中國八大傑出設計師之一的趙冰博士設計,整個建築以行書「玉」字為整體造型,總投資800萬元,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由展銷大廳、多功能廳、玉文化博物館及玉文化研究中心組成,空間流暢、奇特新穎。堪稱國內外一絕。
玉雕灣優美的現代園林風光與現代的市場經營管理模式相輔相稱,使玉雕灣珠寶玉雕市場展示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玉雕灣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以玉雕為主、其它多種產品輔助的工藝品加工銷售市場,日休閒、購物客流量達5000人次,日成交額近200萬元。玉雕灣市場建成後,還將在該地區規劃建設中心幼兒園、車站、老年公寓、水廠、娛樂中心等配套設施和發展公益事業,完善市場功能,使玉雕灣綜合市場成為功能齊全,集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揚州玉雕
揚州本地並不產玉,但古代揚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市民卻為玉雕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來自全國各地的珍貴玉石都在這裡加工,頓時身份百倍。每一塊玉石的成分、色澤、形態、大小均不相同,玉雕大師善於依照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首先構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後才進行仔細的雕琢。有時候一件大的玉雕作品要一個人雕刻十幾年揚州玉雕所用玉石質地堅硬縝密,硬度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術較為複雜,其工藝特點是琢磨,即"琢玉"與"碾玉"。揚州玉雕使用的玉料有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遼寧的岫玉、瑪瑙、黃玉,江蘇的水晶,湖北的綠苗、松耳石,廣東的南方玉及巴西的玉石,緬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青金,加拿大的碧玉和日本的珊瑚等。
揚州玉器分爐瓶、人物、花鳥、走獸、仿古、山子雕6個類別,品種齊全,花色繁多。歷代揚州玉雕分別保留了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如西漢的《白玉蟬》以和闐玉雕成,採用"漢八雕"的手法,線條凝練挺拔,推磨極見功夫;清代的《大禹治水》多種手法並用,屬於稀世珍品,它以新疆青白玉為材料,高224厘米,前後雕琢6年,用工15萬個,耗費白銀一萬五千餘兩。
揚州玉雕創造性地將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於一體,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徵,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著稱於世。今天的揚州玉雕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緻。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了揚州玉雕藝人精湛的技藝。當今的揚州琢玉藝師,全面繼承了傳統的揚州玉雕優秀技藝,銳意創新,在實踐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的琢磨工藝規律,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藝,創作了大批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緻的產品。他們的"山子雕"和"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出揚州玉雕工藝技法的精湛。
揚州從事玉器生產的企業普遍面臨成本高(玉石價格年年上漲)、費用高、賦稅高等困難,生存極為不易。揚州玉雕加工的原料主要來自新疆。
同時玉雕為手工操作,生產周期長,由於玉雕技藝的學習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雕琢的過程中又要創作者有自己的創意和思維。付出與報酬不相稱,雕玉器不如在餐館雕蘿蔔,致使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玉雕技藝的學習,玉雕技藝後繼乏人。這兩方面的原因直接導致現有技術人員大量流失,青年人不願學習和從事這項手藝,揚州玉雕技藝後繼乏人,亟待保護、搶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揚州市的江春源和顧永駿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南陽玉雕
經過玉雕藝人和科技工作者挖掘、整理傳統技藝,吸取外地經驗,南陽玉雕的工藝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以技巧的靈活及色澤顯貴著稱於世。南陽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級工藝美術師吳元全介紹說,由於獨玉色彩豐富,濃淡兼備,一塊石料上面往往各色雜陳。
這就要求雕刻者要全盤考慮,既要有精彩的布局構思,又要巧用各種顏色,使得整個作品妙趣天成,讓欣賞者禁不住拍案叫絕。南陽玉雕製作的《臥龍出山》,利用獨玉色彩豐富、鮮素一體的特點,嚴謹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細,氣勢雄偉,它重3.8噸,長2.5米,高1.6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用精選的獨山玉製作的五環爐、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銅器和其它工藝品的特色,創造了多層轉球花薰黃,造型古樸端莊,技藝巧奪天工,在法國舉辦的國際工藝品展覽會上,贏得了廣泛的好評。南陽人在玉雕加工上,選用原料非常豐富,除獨玉外還有來自遼寧岫玉、緬甸翠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白玉以及珊瑚、瑪瑙、芙蓉石、水晶石、紫晶石、紅藍寶石等150多個玉種。
的確,歷經千年興盛而不衰的玉雕產業,形成了濃郁的、博大精深的南陽玉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層出不窮、技藝高超的南陽玉雕藝人。南陽的玉雕藝術大師們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同時,不斷引進、吸收、創新藝術設計雕刻手法。正是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美玉資源相結合,才使得南陽玉雕這一藝術瑰寶得以代代相傳,發揚光大,驚世之作也不斷問世。
南陽玉雕藝術大師們設計雕刻的「臥龍出山」、「九龍轉動花薰」、「鹿鶴同春」、「萬里長城」、「九龍晷」等40餘件精品先後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多件產品被作為稀世珍寶由故宮博物院、美術館和收藏家收藏。《九龍晷》禮品長199cm、寬110cm、高80cm、重500kg,該禮品設計風格新穎獨特,巧妙構思,匠心獨運,把南陽獨山玉特有的各種色彩巧妙利用,採用浮雕、透雕、鏤空、線刻等多種雕刻手法,使這件產品線條流暢,形神具備,氣勢雄偉。九條盤龍環繞日晷,表明九州華夏兒女緊密團結,和睦相處,同時表達了九九歸一之意。整幅作品寓意民族團結、國家昌盛、祖國統一,表達了河南九千萬人民喜迎澳門回歸之深情。
被譽為「國之瑰寶」、重3500公斤的玉器「瀆山大玉海」,是元代忽必烈犒賞三軍時盛酒的器物,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為中國劃時代的藝術珍品,也是世界寶玉石發展史上罕見的傑作。但問世700多年來,其玉料一直眾說紛紜,未能認定。在論壇上,經過20餘名國內知名玉器考古、收藏專家仔細觀察、研究,並與南陽的獨山玉礦樣品反覆對比、鑑定,認定製作於元代、現陳列於北京北海公園團城的「瀆山大玉海」玉料為南陽獨山玉。至此,一樁「千古懸案」一錘定音。
工具過程
軟軸機最初的主要應用範圍是台式機無法搭載的大型玉雕作品,通常配合電磨這類手持設備使用,來完成電磨無法進行的細節工作。由於台式機的固定式磨頭在處理某些器型上的確不如手柄那樣靈活,很多人也會選擇將軟軸機應用在一些較小或較特殊的器型上。
由於對玉器的精細要求不斷提高,琢玉人不斷尋找和嘗試更有利的設備。牙機便是琢玉人借用了牙科醫生的醫療設備,它的靈活性是目前所有機型中最好的,因此主要應用於細節處理,而在粗重工作中幾乎沒有應用價值。
玉器雕琢主要包括選料、剝皮、設計、粗雕、細雕、修整和拋光等工序。
選料、剝皮
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玉料來設計,即所謂的"因材施藝"。玉料尤其是經過河水磨蝕過的礫石玉料,往往表面都有一層氧化層,此外裂和紋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這樣才可能做好玉雕設計。當然玉石好的表皮,不能隨意剝去,有時可以利用玉石表面不同的顏色進行設計雕琢好了可成為玉器的俏色,提高玉器的價值。
設計
玉器設計是雕琢玉器的關鍵。一般說來,設計者往往是根據玉料的顏色、玦度、紋理和形狀來設計雕琢題材,選擇適合玉料特徵的題材,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據玦度和玉料外形設計,不能浪費玉料;利用好顏色,使其產生最佳效果;儘量摒棄玉件上綹裂暇疵。
粗雕
玉件勾好樣後就可以粗取了,粗雕也可稱為做胚,即按照設計要求將玉料雕琢成形,初步達到設計玉雕的基本造型。粗雕非常重要這一工序是整個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礎,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難回頭,真可謂是"覆水難收"所以雕琢之前要慎重。
細雕與修整
細雕,顧名思義就是仔細雕琢之意。粗雕出玉填輪廓後必須經過細雕,才能完成玉件雕琢的全湖工序。細雕的目的就是對玉雕造型進一步精細勘劃;使表現的花鳥魚蟲、人物山水、飛禽走獸從德胡的輪廓狀態進人精確塑造真實、逼真、有動切、有表情的細微雕琢的過程。
拋光
拋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玉作。無論你如何精雕細磨,玉件表面始終都是粗糙的,顯示不出玉石晶瑩剔透的美麗,只有完美的拋光才能使玉石表現出溫潤光潔的外表,才能使玉器具有高貴的氣質,寸能展現什器的真實價值。
修整、刻字和落款
最後的修活不是必須的,但是有時確實至關重要的。因為有些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的毛病沒有被發現,需要在拋光後修補。此外設計製作者或許需要在玉雕作品上落款刻字,一般都需要在作品完成後處理。
工藝特點
因料施藝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藝。玉雕為工藝創作,無定形。玉雕需想象,並注於玉石之上,無塗改性。每部作品均需從料性、顏色、形狀等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鳥、花卉、動物創作中更是因料設計,獨闢蹊徑。玉雕工藝悠久,其因料施藝之工藝日臻合理。歷史上只以小件為主,製品單一,數量有限。隨着工藝的進步,技藝的提高,因料施藝的技能越來越高,作品更豐富多彩。其玉雕形狀、作品大小、色彩合理利用等均為因料施藝而獲得最佳的效果。
剜髒去綹
髒、綹是玉器製品中之大忌。剜髒即把玉中的雜質去掉,使玉更純潔、明亮。琢藝軒和田玉的穆宇靜老師介紹,玉雕大件難以找到通體皆無一雜質的玉料,要盡其所能剜髒,余其形狀,根據其特徵設計作品,最大限度地用料。在這方面琢藝軒奉承大巧不工的設計理念,追求「唯美、唯藝、唯精」,通過對上等和田籽料的設計彌補其瑕疵,如果沒有能力讓其成為傳世精品,寧願讓其保持億萬年造就的形態而不去破壞它原有的美感。在作品的製作過程中,玉體或再次或多次顯露雜質,或黑色或白點或米粒狀雜質等,尤其是在正面的主要部位,這是設計人員最難處理的問題,均要盡力處理掉或「遮住」。玉製作品很多因剜髒而改變作品的原定結構,既去掉髒斑又使其結構造型趨於合理,煞費玉雕者之苦心。
去綹。綹即玉中之自然裂紋,沒有一定形狀、方向和規律。綹的成因受自然力衝擊、受冷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綹的種類有斷裂紋、破碎紋、龜背紋、炸心紋、炸驚紋等。玉的加工在選料和雕琢中首先要注重紋綹的處理,或順綹鋸玉或躲綹。去綹後根據料形進行設計。在設計後的雕琢中,亦多有再次出現紋綹,曰「紋線」、「水線」。需設計和做工者苦思冥想使其去綹改形,受到意外之效。玉雕作品無定型,剜髒去綹,雖去不利,卻有「因禍得福」另有創意之效。[2]
化瑕為瑜
瑕本為玉中之忌,然玉中難求晶瑩剔透之碧玉,尤其在開採百年後,珍惜玉石資源、充分利用玉料,早已被玉雕專家們注意,形成「化瑕為瑜」的雕琢工藝特點。化瑕為瑜所創作的作品不但不影響作品,更使作品形象生動,增加逼真之感,達到普通玉料所達不到的效果。
廢料巧用
廢料巧用其目的為珍惜玉料資源,降低作品成本,創造出與成品料同等價值或高出成品玉料價值的玉雕工藝品,尤其在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玉資源,「廢料巧用」更是難能可貴。
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為玉雕琢工藝的一大特點,為玉雕界普遍應用。玉色以綠色為主,兼備黃、黑、紅、白等色。有湖水綠、蘋果綠、草綠及綠白等色。有的玉為雜色玉,紅、黃、墨、綠諸色聚於一體,色彩斑斕,河磨玉玉色為墨綠,外包褐黃色之玉皮。玉料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製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亦使玉製品精美、形象、生動逼真,給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感覺,而使世人更加真愛。
浮雕
浮雕為玉雕工藝種類之一。在雕刻平面的底板上塑造或琢制形象,形體輪廓線近似繪畫,凸凹變化不一,不拘泥於形式,主要從正面欣賞。浮雕主要用於素活、爐、瓶熏、器皿之中,其他各類作品亦施以浮雕。玉雕作品因浮雕各種花樣、紋飾,使作品古色古香、典雅華貴。浮雕的種類較多。
淺浮雕:即雕刻較淺,層次交叉少,其深度一般不超過2毫米,淺浮雕對勾線要求嚴謹。常用以線和面結合的方法增強畫面的立體感
中浮雕:「地底」比淺浮雕要深些,層次變化也多些,一般地子深度為2-5毫米,也根據膛壁的厚度決定其深度。
深浮雕:層次交叉多,立體感強。浮雕的圖案有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各種變形紋樣如回型紋、雷紋、勾蓮紋等。一類為寫實圖案如花卉、草蟲、鳥獸、山水、人物及具象型的龍鳳、吉祥圖案等。各種變形的傳統動物紋樣使器皿古樸、莊嚴、厚重。植物圖案紋樣富麗輕巧。幾何紋樣使器皿穩定均衡。變形圖案紋樣常施在器皿的腹、頸及各種邊沿上。
透雕
透雕是浮雕的進一步發展,又叫鏤空雕。是在淺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礎上將某些相當於「地」或背景的部位鏤空。使形象的景象輪廓更加鮮明,使作品能體現出玲瓏剔透、奇巧的工藝效果。透雕使玉雕作品層次增多,許多作品花紋圖案上下起伏二三層乃至四層。由於層次增多,花紋圖案、景物上下交錯,景物遠近有別。因其工藝複雜,製作難度較大,採取鑽孔穿透碾磨法,故鏤空處上下層的線條錯落複雜,在拋光時最為費時費力,然而透雕藝術效果最佳。
圓雕
圓雕又稱「園身雕」,屬三維立體雕刻。前後左右各面均須雕出,觀賞其物不分正面、側面,可以從四周上下任何角度欣賞,器如實物,只是比例差異而已,有實在的體積。圓雕工藝應用最廣的品種是素活類和人物類。北玉圓雕工藝聞名全國,器身與器蓋比例合適,配件精緻,修飾華麗、富貴。通體作品形同實用器物,然而卻是一件精緻的工藝品。
內雕
內雕是較複雜的工藝。在一塊玉料上雕刻里外二層或三層景物,玉雕業稱之為「絕活」。從民國時期至建國初期,由於工具條件所限和玉雕工藝尚不嫻熟,內雕技藝一直空白。20世紀70年代後,玉雕藝人探索內雕技藝,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螺紋組合
螺紋組合是將工業螺紋、組裝工藝應用於玉雕工藝品中。80年代後玉雕大件製品盛行。將螺紋引進玉製品中,效果理想。
此外,各類工藝雖分而述之,然在玉雕作品中很難分出某件作品為某種工藝,多數精品之作,將各種工藝集於一身,或以某一種工藝為主,其它工藝兼備。作品之精正在於此。
玉雕發展史
新石器時代玉器中動物多以鳥、魚、龜、豬、蟬等動物為主,多採用圓雕、浮雕技藝表達,雕琢手法簡單,線條簡潔但非常傳神,頗有神秘感。
商代動物玉雕中的許多形象,是當時頗為流行的動物圖案,在青銅器紋飾中經常被採用。主要以虎、兔、鹿、鳥等為主,並且玉器多為玉佩,中有小孔,以便於佩戴,動物紋飾精美簡潔。
西周春秋時玉器中動物以虎、鹿、豬、馬、牛羊等居多,採用浮雕技藝多而圓雕技藝少,講究表達生動傳神。
戰國漢代玉器中動物題材有了飛躍式的發展,除了常見的動物之外,還出現各種想象出來的神獸和瑞獸,玉器採用的雕琢技藝浮雕圓雕皆有,兼備寫實與抽象藝術風格,栩栩如生,傳神之至。
唐宋時玉器中動物題材發生很大的變化,天祿、辟邪等神獸幾乎消失,孔雀、駱駝等西域等動物開始大量出現在玉器之中,其藝術風格也受西域文化影響,灑脫粗獷。
遼金元動物玉器深受北方少數民族風格影響,出現諸如天鵝戲水、鷹鳥捕獵等活潑自然場面。
明清時動物類玉器達到頂峰,題材包括神獸、生肖、家禽等等,雕琢講究細膩,線條繁密,既寫實又傳神。
由於動物形玉雕主要用於佩帶和觀賞,具有裝飾功能,所以它在構思上脫離了當時禮制性玉器思想意識的束縛,成為玉工們擺脫神秘的藝術色彩,抒發對自然美好形象嚮往感情的一塊小天地。
鑑別示例
佘太翠形成於18-24億年前海底硅質沉積,後經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和含鉻熱液滲入,形成了含鉻為主的石英岩,呈淡綠色到白色、半透明、質地堅硬緻密、拋光後細膩溫潤、色澤亮麗、令人賞心悅目。
摩氏硬度7.1
密度:2.6
放射性3---5R(安全標準為40R)
光學性質:透明—半透明
顏色:淡綠色---白色
抗酸鹼腐蝕
顏色:玉石行家對顏色非常重視。顏色不僅是評價玉石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而且也是劃分玉石種類的主要依據。佘太翠的顏色雖不是各種玉石中的佼佼者,但它特有的豐富的顏色同樣倍受珍視。
佘太翠的顏色與國內外其它地區的硬玉相比,色調較多,自成系列。佘太翠玉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種基本色調,還有一些過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綠色、墨綠色、等等。業內人傳說佘太翠中的白玉有賽和田白玉之說.翠玉有遜翡翠之談。是極為珍貴的高檔玉石。
硬度:硬度是鑑定佘太翠的重要標誌之一。礦物的硬度是礦物抵搞其它物體侵入的一種力學性質。通常硬度有兩種:
相對硬度,或稱摩氏硬度,是一種刻劃硬度。
玉雕
絕對硬度,亦叫壓入硬度。是根據礦物表面上能夠承受的重量來測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為6.9~7.2之間,不同品種略有區別。一般來說白玉硬度稍大於翠玉。珠寶業中一般把硬度作為劃分寶石和玉石的一個重要標誌。寶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拋光性好,便於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密度:密度是玉石單位體積的重量。佘太翠的體重經用小體重樣測定,為2.65~2.85。不同品種略有差別,白玉為2.85,青白玉為2.65,翠玉為2.75。
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許可見光透過的程度,這主要與玉石對光的吸收強弱有關,礦物學上一般分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體、非透明4種。佘太翠屬於微透明體,在一般進取度下,能透過光,但看不清透過物像.
光澤:光澤是玉石對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澤屬玻璃光澤。這種光澤不強也是不弱,即沒有強光的晶靈感,也沒有弱光的蠟質感,柔潤細膩,油光可鑑。
鑑定方法
人們都深愛玉飾和玉雕,但對玉鑑定的方法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玉鑑定也算是玉知識的一項,如果你深愛玉,必須學會對它進行鑑定。
琢藝軒的穆宇靜老師教給大家一套肉眼的玉鑑定方法,玉知識當中,它是比較基本的一項。
眼觀顏色法和田玉顏色以白色和青色為基調,色調比較均勻。白色的白玉,特別是羊脂白玉為和田玉所特有。岫玉和南陽玉也有白色的,但沒有和田玉色正,有的還帶有綠色等雜質。青色的青玉,有時與綠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混淆,要掌握青色的特點,它介於藍與綠之間。和田玉子玉有的有皮色,皮色色調多為褐色,限於局部。
分析質地法和田玉質地緻密細膩,滋潤柔和,具油脂光澤,給人以柔中見剛之感,白玉尤為明顯。其它玉石也有質地細膩的,但是滋潤和油脂光澤都不及和田玉。
檢驗雜質法和田玉質純,雜質極少。雜質常見為鐵質和石墨。雜質多分布於裂紋處,有不同的顏色呈現,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石墨呈黑色,分布於墨玉中。
四判斷硬度法和田玉硬度在6.5-6.9,用鋼刀刻不動,與其硬度相近的玉石有翡翠,南陽玉、玉髓等。翡翠硬度為6.5-7.0,南陽玉硬度為6.0-7.5,玉髓為6.5-7,可以用其它特徵相區別。
一些基本的玉知識,我們除了看介紹,也可以在網上一些大的玉論壇里,看一些行家發表心得中學到。
清潔保養
人講養玉,一個「養」字,不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質,而且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學問。有關玉首飾的保養,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要點:
玉石的硬度很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了。
儘可能避免灰塵。日常玉器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在玉器表面,應以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沖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污劑、除油液。
最好是放在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如是高檔的翠玉首飾,更勿放置在櫃面上,免積塵垢,影響透亮度。
儘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肥皂和人體汗液接觸。玉器如接觸太多的汗液,配戴後又不即刻抹拭乾淨,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有的鮮艷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
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暴曬,因為玉遇熱膨脹,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芙蓉玉、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甚至可能會發生爆裂。
配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擦拭。鑲有鑽石、紅藍寶、祖母綠等寶石的玉首飾,也只宜用乾淨的白布揩擦,將油脂、塵埃等抹掉,這樣有助於保養和維持原質。
要保持適宜的濕度。玉質要靠一定的濕度來維持,尤其是水膽瑪瑙、水晶類的玉器。周圍環境不能過於乾燥。
收藏要點
先看料
什麼是上乘的和田玉料呢?和田玉分為仔玉、山料和山流水料。顏色以白色為主,有純白、月白、灰白色、青白色;也有青色、璧色、糖色、黑色及黃色等。以純白色為上品,黑色的墨玉和黃色的玉也是比較稀少的。特別是白色的子玉加工後像煉製好的羊脂肪,故稱「羊脂玉」,系和田玉中的精品。製成的各種玉器看上去賞心悅目,摸起來有溫潤的感覺,在燈光下晶瑩剔透,色如凝脂,質地均勻,價值最高,也是最受投資人和收藏家青睞的品類,可以稱之為和田玉中的極品。如何來判斷一塊好玉呢?
色要正、不能有二種色像出現,如灰白色、青灰色、黃綠色。白玉的標準色是脂白、奶白、荔枝白;青白與的標準色是粉青、綠豆青、瓜皮青。
質要潤質地溫潤細膩,觀之猶如脂肪、油潤純淨,撫之猶如嬰兒的肌膚細膩光滑。
整體淨,潔白無暇是和田玉的美稱,整體純淨、無瑕疵、無石筋、無裂綹才是上品。瑜不掩瑕、表里如一是和田玉的美德。
看做工
一塊好玉要配好工,都說亂世黃金盛世玉,在當今社會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年代,玉器投資正當時。其中作為中國五大名玉之首的和田玉,更能受廣大收藏者喜愛,成為投資市場的亮點。大師認為,不論是收藏『新的和田玉器』還是『老的和田玉器』,都要依據作品的材料是否上乘,做工是否精細到位,涉及內涵是否高雅藝術性高超來判斷其收藏價值。如果是收藏『古和田玉器』還要加上兩點:
看玉質好加上保存完好
人文歷史價值高。也就是說,選擇要收藏的和田玉器時,玉器原材料是否上乘、做工是否精細才是玉器收藏的重中之重。玉器的升值決定於其材料和做工,所以希望人們在收藏和購買和田玉時,要仔細衡量,爭取做到不盲目跟風,用最少的錢買最超值的和田玉。除了決定和田玉器好壞的玉材品質之外,設計製作水平也是關鍵。首先收藏或者購買時如果自己不懂得就請教其他真正懂行的人。其次如果有財力儘量買名家的作品,這個名家不一定是非要古代的,現代的相對來說作品升值更快些。現代名家和田玉作品如果做到構思巧妙,題材新穎,有着獨到的審美視角,升值空間還會增大。
看名家玉雕作品
「玉不琢不成器」這句俗話,人人皆知的名言,玉雖然很珍貴,只有成器後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目前有些和田玉收藏愛好者在選購藏品中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質,而忽視了雕工的優劣及設計體裁的文化內涵。這個是玉器收藏的最大忌諱。收藏當代和田玉藏品,首先要分清什麼是商品,什麼是作品。二者有着根本上的區別。
商品是可以重複生產的大眾消費品,沒有藝術靈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藝的表現。一件好的和田玉作品,它體現了製作者的文化學識、藝術修養、雕琢功力,使人們在品位、鑑賞、把玩中得到享受,特別是玉雕大師們的傑作及獲獎的名家名作,每件都是神形兼備,都是珍品、神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越來越珍貴。其中最主要的一定要大師親力親為,從作品的設計到雕刻都出自大師之手,這樣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投資價值的好作品,因為大師一年也出不了幾件作品,具有非常的稀缺性,還有大師的設計往往非常的獨到,不光具有非常高超的雕刻技能,同時大師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藝,它是有靈性的有生命力的,藝術與美玉的結合達到巔峰狀態,所以這樣由大師從設計到雕刻全部由大師親力親為的的作品,升值潛力將是無窮的。玉石文化博大精深,玉石收藏特別是和田玉的收藏陷阱很多,購買和田玉一定要慎重,多看,多學,以免打眼造成經濟損失。
看作品的藝術性
什麼是玉器作品的藝術性,如何用刻刀來表現玉器上的藝術美感,當今社會,收藏人士更加注重玉的藝術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注重藝術家創作個性的表達,玉雕藝術真正從表象的美走向深層次的美。和田本身就很美,玉的白糯與溫潤那種無與倫比的美,歷史已經賦予它神秘的色彩,一件好作品首先用料上要力求完美,在料的基礎上的設計圖案要體現這塊玉石的美,賦予這塊玉石更多思想,文化及超高的美感,視覺效果上更有衝擊力,什麼是美?只有滲入心肺觸動人類靈魂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美。一位真正的玉雕大師一定能用刻刀刻畫出玉石的靈魂,那才是真正有藝術水平的玉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