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熱帶風暴(氣象災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熱帶風暴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熱帶風暴

外文名: Tropical storm

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是熱帶氣旋的一種,其中心附近持續風力為每小時63-87公里,即烈風程度的風力。是所有自然災害中最具破壞力的。每年颶風都從海洋橫掃至內陸地區,強勁的風力和暴風雨過後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熱帶風暴是颱風的一種,是指中心最大風力達8-9級(17.5-24.2米/秒)的熱帶氣旋。[1]

成因介紹

熱帶氣旋的形成過程:

成因是地面溫度高,氣流上升,海面風和水蒸氣由於比重大,沿地面補充地面空氣,海面溫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水蒸氣在海上天空積聚,由於蒸汽層上層溫度低,水蒸氣體積縮小比重增大,蒸汽分子下降,由於蒸汽層下面溫度高,下降過程中吸熱,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覆氣體分子逐漸縮小,最後集中在蒸汽層底層,在底層形成低溫區,水蒸氣向低溫區集中,這就形成雲。雲團逐漸變大,雲內部上下對流越來越激烈,幅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低,對周圍水蒸氣冷卻力越來越強,水蒸氣補充越空間來越大,水蒸氣體積縮小越來越快,海面水蒸氣快速向上收縮,周圍水蒸氣快速補充空間便產生大風。造成周圍氣壓低。

成因

產生條件

熱帶風暴是熱帶氣旋的一種,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8-9級(17.2-24.4米/秒)的熱帶氣旋。產生基本條件:

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颱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

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颱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颱風文字中心向四周圍翻騰。颱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颱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產生前提

熱帶風暴的產生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颱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颱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颱風這部大機器運轉。

所以,即使有了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颱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颱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發生地點

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颱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3個緯度以上,但一些特殊的颱風如阿耆尼和畫眉等「奇葩」颱風則在非常接近赤道的地方生成,人們至今仍不清楚這些颱風生成的原因。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着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颱風不易出現。

熱帶風暴繼續增強就形成強熱帶風暴甚至更強。

命名

強熱帶風暴,熱帶風暴,颱風的命名由編號和名字兩部分組成。

按編號

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台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中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繫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如2003年第13號台 風"杜鵑",其編號為0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發生的第13個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按名字

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柬埔寨中國朝鮮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瀏覽颱風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2008年在中國登陸的"科羅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颱風命名表的修改是在2000年颱風委員會第33屆會議上作出的,該表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歷史災難

歷史上,不少地區和國家曾經受到過這種熱帶風暴的襲擊,並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破壞。

1681年,熱帶風暴曾將一艘大船拋到高出湖面3米的懸崖上,還將被毀壞的屋裡的破爛家具搬運到8萬米寬的海灣內。

1780年9月,熱帶風暴襲擊巴巴多斯島時,這個島上的城市、鄉村被夷為平地,破壞了石堡,並把重炮刮到了幾十米之外。在聖盧西亞島停泊的大船被掀落到一所市立醫院裡。有40多艘艦船葬身海底,連同在太平洋上被擊毀的船隻,總計在400艘以上。

1837年,聖托馬斯島上,熱帶風暴激起的巨浪,曾將海底的一塊巨石拋到了岸上,保護港口的要塞徹底被毀。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第三艦隊在海上突然遇到熱帶風暴,損失十分慘重,有146架飛機被毀,800多人喪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