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人水下航行器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人水下航行器是航行器的一種,潛航器無人水下航行器技術是指應用於無人水下航行器,保證其能夠順利執行各種使命的技術。目前已確定了六項關鍵技術,即長續航力推進/能源、水下通信、大地和相關導航、任務管理/控制、傳感器和信號處理以及航行體設計。航行體設計技術的子項目是:材料、低噪音和低速控制。

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潛艇在水下戰場中的作用已發生了明顯變化,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近海海域來支援聯合作戰。然而,這對價格昂貴的常規潛艇及核潛艇來說,風險無疑是增加了。尤其是體積大、噸位大的潛艇,根本無法在近海淺水海域作戰,即使是在水深100米以上的近海活動,也很容易被對方反潛兵力發現和攻擊。與此同時,海軍需要隱形的無人駕駛系統到傳統海上力量無法到達的地方收集情報和攻擊目標;而開展非戰鬥性海軍活動,如搜集氣象和海洋數據等,也需要考慮使用無人駕駛系統,以提高質量降低費用。在這種情況下,無人水下航行器便脫穎而出。目前,世界上已有10多個國家在研究它了[1]

美國海軍已裝備了數百艘執行各種任務的無人水下航行器。美國海軍研製辦公室確定了未來12種新型海戰武器。無人水下航行器是其中的重點。美國海軍眼下正在加緊研製新一代無人水下航行器,使之能作為潛艇的「助手」實施水下作戰。

結構

無人水下航行器身上攜帶着一個多波束主動搜索聲吶和一個側掃分類聲吶,前者主要是在水下進行初始搜索,判定是否存在水雷,後者則進行精確勘測,對類似水雷的物體進行定位和分類。

當攜帶有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核動力攻擊潛艇駛抵預定海域或基地時,可先投放出無人水下駕駛器前去檢查水下是否有水雷。對於不明海峽和水道,也需要派無人水下航行器進行偵察,搜集有關海底地形分布的情報,特別是海底水雷的布放狀況、水雷的種類等,從而決定潛艇能否通過。

功能

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本事」其實遠不止實施水雷偵察,它還是實施下攻擊、進行反潛作戰的「能手」。

無人水下航行器不僅能進行情報搜集、勘測戰場、確定和跟蹤各種感興趣的目標,還能實施攻擊[2]。其實,在完成所有這些任務以後,它們還可以作為遠程傳感器的節點,繼續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並通過網絡與其他節點共同分享情報資源,大大改善水下作戰的狀況。正因如此,無人水下航行器在未來海戰中將很有前途,特別是在網絡中心戰中。網絡戰鬥群中任何一艘潛艇只要擁有發射和回收水下航行器的能力,就能大幅度增加主戰平台使用傳感器和武器的效能,使作戰範圍大為增加。

視頻

無人水下航行器 相關視頻

中國不僅在印度洋部署無人水下航行器,還執行觀測?
無人水下航行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