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蜥腳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蜥腳類(學名:Neosauropoda)是個蜥腳下目的單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於1986命名。
其目前的定義為:包含護甲薩爾塔龍、長梁龍及其他與其為共同祖先的直系後代。新蜥腳類主要分成兩大類:梁龍超科和大鼻龍類。新蜥腳類出現於晚侏羅紀,直到於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其包含了主要的蜥腳下目恐龍,如迷惑龍屬、腕龍屬和梁龍屬。[1]除此之外,還有大型的阿根廷龍屬和波塞東龍屬。[2]
當波拿巴首次命名新蜥腳類時,他將其描述為包含侏羅紀中晚期的蜥腳下目的演化支。而新蜥腳類的確出現在侏羅紀時期,直到白堊紀晚期滅絕。新蜥腳類後來由Upchurch、Paul Sereno和Jeffrey A. Wilson進一步細化,他們發現了新蜥腳類的13個共有衍征。[3]由於新蜥腳類屬於蜥腳下目,它們也有着大型的體型、長頸和柱狀腿。
發現歷史
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於1841年命名了第一個新蜥腳類:鯨龍屬。由於化石殘缺,他本來認為這是一種巨型鱷魚。而鯨龍有事被歸類為新蜥腳類的基礎演化位置,因而成為了這個演化支首次發現的物種。然而根據最近的研究將鯨龍歸類在新蜥腳類以外,為新蜥腳類的姐妹分類。
而真正首次返現的新蜥腳類為在1877年發現於北美洲的迷惑龍屬和圓頂龍屬,和同年發現於印度的泰坦巨龍屬。
定義
新蜥腳類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在1986年所建立。美國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2005將新蜥腳類定義為:包含薩爾塔龍、梁龍,與兩者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參考文獻
- ↑ Rogers, Kristina Curry, and Jeffrey A. Wilson. The Sauropods: Evolution and Paleobiology.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2005.
- ↑ Souza, L. M. De, and R. M. Santucci. "Body Size Evolution in Titanosauriformes (Sauropoda, Macronaria)."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J. Evol. Biol. 27.9 (2014): 2001-012.
- ↑ Wilson, Jeffrey A., and Paul C. Sereno. "Early Evolution and Higher-Level Phylogeny of Sauropod Dinosaur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8.Sup002 (199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