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繞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哲蚌寺

圖片來自eztravel

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繞傑(1856年-1899年)藏族,桑耶那地方人[1],第九世德木活佛

生平

就任攝政

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他經金瓶掣籤被確定為第八世德木活佛的轉世靈童。後來坐床正式繼任德木活佛。

藏曆火狗年4月8日(1886年),攝政達察通善呼圖克圖阿旺貝丹圓寂。5天後,噶廈召開「春都傑措」(民眾大會),推舉第穆呼圖克圖阿旺洛桑赤列繞傑為代理攝政,並通過駐藏大臣轉奏清廷。獲得清廷批准後,同年9月13日,按照傳統方式在布達拉宮東側的日乃貢色殿舉行了攝政就任儀式。阿旺洛桑赤列繞傑朝拜了十三世達賴,並從駐藏大臣手中接過了攝政銀印。[2]

光緒十三年(1887年),奏充十三世達賴的正經師。原副經師普覺活佛留任。在任攝政期間,阿旺洛桑赤列繞傑於1888年協助十三世達賴進行了確認八世班禪額爾德尼轉世靈童金瓶掣鑒

1888年,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中,他積極組織藏軍抗擊入侵的英軍,但損失慘重。駐藏大臣文碩全力支持西藏僧俗抗英,並制定了一系列戰略計劃,反對清政府政策。他致函稱對西藏如此興味,並非僅為通商,另有永久性的險惡目的。西藏人民捍衛佛門教法,保衛自己家鄉的舉動是正義的。因此清政府應當給予支持。清政府並不採納文碩建議,並革去文碩的駐藏大臣一職,改由升泰接任。升泰到西藏就職以後,命令藏軍帕里待命,不得反攻英軍,還親自赴前線,並屢次致信西藏噶廈要求撤走駐在西藏亞東的藏軍。西藏噶廈雖然表面上執行駐藏大臣的命令,其實暗中仍將藏軍分散在原地區,未撤退。

但是,包括上書決戰書在內的西藏僧俗所有請戰意見及建議均被升泰拒絕。同年2月,升泰被清廷任命為全權大臣,赴英屬印度加爾各答同英國代表五部督軍首席大臣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1893年,清廷派代表又同英國簽訂了關於亞東關的《中英藏印續約》。這些條約嚴重損害了西藏的利益,遭到西藏高層的強烈反對。

1890年(光緒十六年),他因辦理印藏通商有功,獲清廷賞「靖善禪師」名號。

藏曆木羊年(1895年),十三世達賴年滿20歲時,在釋迦牟尼像前接受戒律主持傳昭法會,親臨大昭寺,並於元月十一日登上了擺着供燈及供品的釋迦牟尼像及專門迎請的達蘇馬如來像前的法座,由佛師普布覺·強巴嘉措任授戒堪布,為達賴授近圓戒。受戒完畢,達賴在大昭寺接受了攝政第穆呼圖克圖阿旺洛桑赤列繞傑、公、噶倫札薩台吉三大寺代表等全體僧俗官員所獻的哈達曼遮等。

當時,西藏形勢錯綜複雜。首先,因為隆吐山失守,西藏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受到空前損失,社會矛盾日趨激化。其次,英國企圖發動第二次侵藏戰爭。其三,清朝中央政府衰朽不堪,實施對內對外政策的能力大大降低。其四,西藏高層內部權力鬥爭日益激烈。其五,俄羅斯帝國正企圖插手西藏。見此惡劣情形,攝政阿旺洛桑赤列繞傑多次請求辭職,並且奏請清朝中央政府讓達賴管理西藏政務。1895年,他請求辭職時,達賴自認年紀尚輕,故未接受,但民眾大會討論後認為歷世達賴均18歲親政,而十三世達賴已經20歲,應接受全藏民眾的願望,為了全藏眾生之福利而立即親政。

此後,藏曆木羊年8月8日,達賴親政大典在布達拉宮司喜平措大殿舉行。阿旺洛桑赤列繞傑隨即卸任,回到丹吉林

第穆事件(妖鞋事件)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發生了所謂暗害十三世達賴事件,阿旺洛桑赤列繞傑被當作主犯,後於同年在丹吉林圓寂。對於此案,至今眾說紛紜。有的說其陰謀篡位一事完全是莫須有。據說,他最後是被囚禁在丹吉林內餓死,拉薩的上層人士中還有的說法稱是「把第穆浸泡在丹吉林寺內一個巨大的銅水桶里活活淹死的」。

阿旺洛桑赤列繞傑圓寂後,噶廈隨即決定革除德木活佛系統的呼圖克圖封號,並且禁止阿旺洛桑赤列繞傑轉世。後來,親手做靴子的工匠以及阿旺洛桑赤列繞傑的近侍回憶稱,此案是西藏當權者「借靴子做文章」,加害阿旺洛桑赤列繞傑。該事件發生後,十三世達賴確立了在西藏的實際政教領袖地位。《西藏民族政教史略》中稱:「從此十三世達賴威服全藏,莫敢有違。」

阿旺洛桑赤列繞傑圓寂後,宣統二年(1910年),哲蚌寺洛色林札倉、色拉寺麥札倉以及丹吉林全體僧眾,向噶廈呼籲為其冤案平反。清廷下旨,要求査明真相。經調查,結論為「實屬誣害,深表同情。」其後,清廷下達「復其職權,歸還其一切財產」的「詔書令」。同時,清廷宣布允許尋訪第穆呼圖克圖轉世靈童,後經尋訪認定轉世靈童,隨後該轉世靈童被從色拉曲頂迎請至丹吉林,此後經坐床繼任第穆呼圖克圖,這就是德木·丹增嘉措,清廷恢復其此前被革除的名號及財產和權力。但噶廈未恢復其呼圖克圖封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