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廟底溝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廟底溝遺址位於中國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原陝州老城南關附近(原屬陝縣),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63年被列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底溝遺址位於流入黃河的青龍澗河和蒼龍澗河之間的黃土塬上,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因建設三門峽大壩,由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發掘面積4480平方米。發掘表明,遺址下層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遺址上層屬中原龍山文化早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的。2002年因城市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鄭州大學考古專業組成了聯合考古工作隊,對其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發掘。

歷史起淵

1956年至1957年,廟底溝遺址被第一次發掘,其神秘「面紗」首次被揭開。有關部門為配合三門峽市重點工程建設,又對其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搶救性發掘。經過近6個月的發掘,目前二次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令所有考古科研人員興奮不已的是,這次發掘規模之大、發現之多、收穫之豐,在全國文化遺址發掘中極為罕見。

首次發掘

廟底溝遺址位於三門峽市區西南的原陝州老城南關附近,距三門峽市區4公里。在北至青龍澗河、南至老310國道、東至火燒羊溝、西至廟底溝的24萬平方米範圍的土地內,一處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靜靜地沉積在厚厚的塵埃中。中原地區史前文明中獨一無二的一個階段——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便因此而得名[1]

如果說仰韶文化的發現,讓世界震驚於中華大地史前文明的古老和神秘的話,那麼廟底溝類型的發現,更讓人領略了其神奇的一面。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因建設三門峽大壩,國家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發掘。此次發掘面積4480平方米,共發現房屋3座、灰坑194個、窯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極其豐富。而這些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蹟和文物,卻與此前發現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風格迥異,房基布局更加合理,器具製作、紋飾更為精美。

經過對出土的690多件陶器進行碳化測定,考古專家們不僅確立了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還發現了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屬於中原龍山文化早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困擾考古界多年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之間的銜接問題,在廟底溝遺址上得到了初步揭示和佐證。這一極具重要價值的考古發現,立即震驚了當時的整個考古界。

該遺址從而被確定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一直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它又被確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次發掘

2002年,隨着三門峽市「一城三區」組團式大中型城市格局工程的實施,廟底溝遺址處在了連接三門峽市區與三門峽西的「快速通道」重點工程的起點處。為配合工程建設,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鄭州大學考古專業的考古科研人員組成了聯合考古工作隊,進駐廟底溝遺址,對其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

經過近6個月的發掘,記者日前在發掘現場發現,整個現場布滿了探方。正忙碌其間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樊溫泉向記者介紹說,在已發掘的1.6萬平方米範圍內,他們共布探方200餘個,高峰期發掘現場曾動用了500餘人開挖土方。聯合考古工作隊的30餘名考古科研人員「傾巢而出」,在現場指導發掘。在半年時間裡,發掘面積如此之大、參與人員如此之多的大規模發掘,不僅對廟底溝遺址是最大的一次,在全國的文化遺址發掘中也極為罕見。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發現的遺蹟有房基5座、灰坑700餘座、陶窯10餘座、墓葬近200座[2],出土的遺物也極其豐富: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銅器等比比皆是、精美絕倫。站在現場西部即將拆掉的后土祠上,阡陌縱橫、錯落有致的發掘現場一覽無餘,一幅遠古村落的框架圖呼之欲出。

考古成果

和第一次發掘相比,這次發掘收穫之多出乎科研人員的想象。其中最重要的收穫仍屬仰韶文化廟底溝一期文化遺存,該時期遺蹟主要有房基、灰坑、陶窯等。在保存完整的房基前,樊溫泉說,清理出來的房基為圓形地穴式結構,門道朝東,豎穴四周有整齊的柱洞,底部偏東設有灶膛。從房基中部的柱洞來判斷,房屋應為尖椎頂狀。有的房子柱洞底還墊有礫石柱礎,建造技術比半坡類型有所進步。

此外,這次發掘的陶窯比第一次發掘有了更重大的發現:陶窯相對集中,極有可能是當時燒制陶器的作業區。這些陶窯結構均保存較為完整,由窯室、火膛及火道等組成。

視頻

廟底溝遺址 相關視頻

六千年前廟底溝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