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名廣州市第七十六中學原圖鏈接來自 高中庫 的圖片

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廣州市第115中學)位於白雲區太和鎮沙太路邊,背靠上南嶺,前臨花圃,環境幽美,是理想的育人之地。校園占地面積40296平方米,建築面積 10699 平方米。

學校建於1967年,原名廣州市第七十六中學,屬完全中學;文革期間停辦兩年,1978年,復辦原七十六中學並更名為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為區屬完全中學;1983年改為區屬初級中學;1988年改為太和鎮鎮屬初級中學。

學校理念

學校堅持科研促教,科研興校,具有現代的教育辦學理念,以從嚴治校,以質立校為辦學之本,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品德優良,人格高尚、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個性化新人。

學校榮譽

2001年被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2002年被評為區一級學校。

學校位於白雲區太和鎮沙太路旁,背靠蒼翠的上南嶺,西南方有「白雲山風景區」,正南方有「火爐山森林公園」,東南方有「天鹿湖森林公園」,自然風光得天獨厚,濃濃綠意撲面而來。校園建築布局錯落有致、綠樹成蔭、香。走進校園,幽雅的校園環境令人沉醉流連,置身其中,不禁使人慨嘆:一一五中學真是「讀書修學的好地方」。

辦學基礎

學校占地面積41698平方米,建築面積15203平方米,有教學樓4棟、實驗樓2棟、教師宿舍1棟、師生飯堂1棟。學校現有26個教學班,學生1146人,在編教職工97人,高級職稱[1]18人,中級職稱62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強大的師資隊伍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了基礎。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建有電腦室、錄播室、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舞蹈室、器材室、勞技室、檔案室、校史室、心理室、衛生室等功能室;圖書、音體美等器材均按一類標準配備;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體教學平台及空調;建有高標準的塑膠體育場地。一一五中學一流的物質和人文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已成為眾多學子抒寫人生實現理想的神聖殿堂。

教育理念

學校遵循教育規律,以「以生為本,嚮導與服務並重」[2]為教育理念,以「本可持續發展理念,藉綠色文化特色,開啟學生智慧,培養至善至美的合格人才」為辦學宗旨,以「尚綠、啟智、立善」為校訓,「和諧、樸實、創新」為校風,「博愛、精藝、高效」為教風,「求真、勵學、篤行」為學風,以「尚綠精神」為學校精神,構建了特有的辦學理念體系,在這個理念引領下,學校持續優質發展,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學校教學工作堅持「質量立校、課改興校、文化強校」的發展思路,以「嚴、細、實」的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深化課改,逐步形成「導、學、議、提、拓、評」六環節的「生態課堂」特色,以「導學案、模式課、學習小組」為三大抓手,盤活了課堂,提高了效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學校德育工作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堅持系統教育與機會教育相結合;堅持活動育人,設計了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義工隊、社團等常規德育系列活動;以「尚綠精神」為核心,設計了環保知識競賽、公益宣傳、垃圾分類、認養花木、盆栽、學校環境小知識推薦等系列特色活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學生能力的發展提供了鍛煉和展示的平台。

在全體一一五中人的努力下,一一五中辦學成績喜人。校園潔淨美麗、學生文明有禮。湧現了大批名師骨幹,劉肖霞、范天英兩位老師被評為「南粵優秀老師」,陳量文老師被評為市基礎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黃淵義等8位老師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練祥洪等20位老師評為「白雲區優秀教師」,王亞娟等8位老師被評為「太和鎮骨幹教師」。

視頻

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 相關視頻

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簡介
龍街訪 廣州市第76中學街頭訪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