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原圖鏈接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山旺鎮角岩山。山旺古生物化石的地質年代為新生代新近紀中新世,距今約1800萬年前。

1977年12月23日,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1月17日,山旺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2001年12月,設立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簡介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北至靈山,東至潘家莊,南至黃山、菜園,西至東周家莊、清泉溝一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6°32′00″~36°34′3 0″, 東經118°40′22″~118°44′00″,面積約13平方公里。

公園核心區是1980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山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面積1.2平方公里。1999年10月18日,被國家國土資源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確定為國家地質遺蹟保護區。2001年12月10日被國家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地貌概況

園內由解家河和包家河兩個次級盆地組成,盆地被玄武岩組成的盾狀火山環抱, 地形起伏不平,最高峰為堯山,海拔405.5米,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2.4℃,年平均降雨量709毫米。

公園地質是山東地層臨朐群及其包含的牛山組、山旺組、堯山組建群、屬彌河水系,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組的所在地,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尤其是山旺組地層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對比意義。

硅藻土沉積厚度約為25米,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古人形象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1]

生物化石

公園內山旺古生物化石形成於1800萬年前,是中國唯一、世界罕見的在中新世保存完整、門類齊全、具有不可替代和重要科學價值的地層古生物遺蹟。已發現各類生物化石十幾個門類600多屬種。植物化石有真菌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藻類,以枝葉最多,多數保留原有顏色,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動物化石有昆蟲兩棲爬行哺乳動物,是20世紀末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中新世時期之空白,成為中國鳥類化石重要的產地[2]

意義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於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鑑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

三角原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143。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古生物化石產出的硅藻土是我國少有的幾個產地之一,獨具「萬卷書」之稱,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古生物化石產地周邊的火山地質、火山噴發地貌亦為該地質公園重要的地質遺蹟,主要分布於盆地外圍黃山、堯山、靈山、擦馬山等地。目前可觀察到的有古火山口地質景觀、瑪爾式火山盆地地貌、火山熔岩典型結構構造等,是研究華北新生代火山活動、火山盆地形成與演化的重要基地。同時該地亦是山東新生代臨朐群層型剖面所在地,對於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研價值。

視頻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