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將軍崖岩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將軍崖岩畫位於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西南郊的錦屏鎮錦屏山南麓,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將軍崖岩畫刻於南北長22米,東西寬15米的傾斜岩壁上,可分為三組,第一組主要為人面、農作物,第二組主要為星象、鳥獸紋,第三組主要為人面夾雜符號圖案。考古學家推測這裡是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祭祀遺址,距今公曆前約4000年左右。

歷史由來

將軍崖岩畫,位於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的後小山西端,在南北長22.1米、東西寬15米的一塊混合花崗岩構成的覆缽狀山坡上,分布着三組線條寬而淺,粗率勁直,作風原始,斷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鑿磨製而成的岩畫。

將軍崖岩畫,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畫,是東南沿海地區首次發現的岩畫,是唯一反映農業部落原始崇拜內容的岩畫,距今約7000年。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稱之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書。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刻劃在崖壁上的圖畫。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區西南 9公里錦屏山南西小山的西崖上。海拔20米,山體為混合片麻岩,硬度摩氏6~7度。山周圍分布着二澗村等11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桃花澗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將軍崖岩畫發現於1979年冬。岩畫分布在長 22米、寬 15米、面積約 330平方米的黑色岩石上,內容反映了原始先民對土地、造物神以及天體的崇拜意識,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反映農業部落社會生活的石刻畫面。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岩畫介紹

岩畫分為3組。第 1組位於西部,長4米,寬2.8米。刻有人面、獸面和禾苗圖案,並有9個符號。最大的人面高90厘米,寬 110厘米。頭上刻一高32厘米、寬88厘米的尖圓頂飾物,上部為一複線半圓形圖案,沿部刻有上下相對菱形的複線三角紋,中以弦紋分開。人面的口部與另一個人面的頭部相接。

眼睛以兩條線勾出眼皮,再以 3條橫線表示眼睛腮部刻有許多與五官無關的雜亂線條。其他人面的眼睛皆是在同心圓中加一圓點表示。人面大都有一條貫通的直線向下與禾苗圖案相連。這一組還有兩個不加臉框的人面圖案,與龍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獸面紋極相似。

禾苗圖案分為 2種:一種由下向上刻4~8根呈輻射狀的線條;另一種是在第一種圖案的下部加一個三角形,中刻幾條橫線或圓點(見圖)。 第2組位於南部,長8米,寬6米。左側刻一長6.23米的帶狀星雲圖案,中以短線分為4節,左上角刻一個寬14厘米的獸面。星雲圖案用大小不同的圓點或圓點外加圓圈表示。這組岩畫的下側主要是各種動物的頭骨圖案,眼、、口、齒可辨,但無臉框。

右上側有 3個排列規整的太陽圖案:同心圓外加放射線14~21根3個圓心連接成直角三角形。在這些主體圖案之間,刻有許多表示星雲的圓點或短線構成的各種圖像

第3組位於東部,刻4個與古代傳說中天神有關的人面,用短線和圓點表示五官,其中兩個人面的頭上刻羽毛狀飾物,人面之間也間雜以圓點和符號。3 組岩畫的中心相互倚迭着3 塊從別處搬來的石頭,每塊大小為長2米、寬1.5米左右,石表面分布着對稱的圓圈圖案,直徑3~7厘米不等。東側有一未脫離基岩的大石,長3.7米,高2.5米,上述遺蹟似與東夷先民奉大石為社神「下有三小石為足」的祭祀風俗有關。

為了確保將軍崖岩畫的安全,1980年,連雲港市人民政府指示停止對岩畫下地層中礦藏的開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於1981年 6月組織文物、地質、採礦等方面的專家到現場討論保護問題。1983年,岩畫周圍裝置了保護柵欄,並成立了文物保管所。目前,岩畫表面的裂縫已趨穩定[2]

視頻

將軍崖岩畫 相關視頻

春遊"東方神書"將軍崖岩畫,距離已萬年,隱藏大山深處
將軍崖岩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