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2是一種單引擎雙翼飛機,現主要為農業用途,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於1946年設計。

安-2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農業用途外,它亦可用作輕量運輸、降傘運動等用途。由於安-2飛行較慢及對降落場地的要求較低,因此能使用跑道較短及設備較差的機場。此外,部分特製型號更能適應嚴寒或其他惡劣環境。

安-2於1947年投產,主生產線於1991年停產,總產量超過18,000架。其近45年長的投產期曾經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已被C-130運輸機[1]取代。

發展沿革

1946年,蘇聯決定成立一個新的飛機設計局。這就是由奧列格·安東諾夫擔任首任局長兼首席飛機設計師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蘇聯交給該設計局的任務主要是從事軍、民用運輸機的設計生產。安東諾夫設計局甫一成立,蘇聯林業局便向其提出要求:研製一種中小型運輸機,以取代老式波-2飛機,滿足蘇聯林業和農業生產的需要。

按說,當時剛滿40歲的安東諾夫應當拿出一種新銳進取的精神設計出他的設計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作品。然而安東諾夫呈現出的設計思路卻讓人頗為吃驚。新設計出來的飛機採用氣冷星型活塞發動機、4葉螺旋槳、上下雙翼結構,前三點固定起落架……這些設計幾乎完全和二戰甚至戰前的設計風格一樣!

新飛機被命名為SKH-1,後改名為安-2。安-2運輸機[2]於1947年首飛成功。這時,人們開始發現安東諾夫看似保守的設計背後的巨大優點:沒有使用過多新設計新技術使得該型製造簡易,成本低廉,這對於戰後初期的蘇聯十分重要;雙翼結構讓飛機翼載荷很小,升力很大,有利於提升飛行品質;能搭乘12人的機艙運載能力適中;富有特色的向兩側突出的駕駛艙設計讓飛機向下視界良好。安-2運輸機最大飛行速度為258公里/小時,有效載荷2.1噸,航程845公里。

1954年中國開始進口安-2飛機,於1957年仿製安-2成功,並命名為運-5。曾創下生產時間最長的飛機的記錄。

該型可在田野等處起飛降落,滑跑距離只有180公尺,能作5公尺低空飛行;設有最新的無線電導航、定向、盲目飛行和着陸設備;操縱和維護簡單;載重量很大,用作運輸機可載運一噸半貨物或十多名旅客;可作播種、滅蟲、施肥、除草等四十多種用途。此外裝上浮簡可在水上使用,裝上雪橇可用在雪地使用。

視頻

安-2 相關視頻

安-2運輸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