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出生 1942年6月7日
國籍 利比亞:蘇爾特
別名 歐麥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職業 利比亞政治家、軍事家、政治理論家
知名於 前任利比亞最高領導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外文名 :مُعَمَّر القَذَّافِي‎ Muʿammar al-Qaḏḏāfī(阿拉伯語)、Muammar Muhammad Abu Minyar al-Gaddafi(英語)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3.jpg

別 名: 歐麥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國 籍 :利比亞

民 族:貝都因人

出生地:蘇爾特

出生日期 :1942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職 業: 軍事家、政治家、國家領導人

畢業院校 :班加西利比亞大學(肄業)、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信 仰:伊斯蘭教-遜尼派

主要成就 :創立了世界第三理論、綠皮書思想

代表作品 :《綠皮書》《卡扎菲小說選》

軍 銜:上校

所獲榮譽: 南非共和國好望角秩序獎

接班人:穆塔西姆·比拉·卡扎菲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視頻

最新錄像顯示卡扎菲被捕後遭毆打

利比亞政治家軍事家政治理論家,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九月革命的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最高領導人。

  • 1969年9月1日,他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
  • 1970—1972年,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長,後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 2001年6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說選》中文版問世。 [2]


  •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亞爆發「憤怒日」大規模示威抗議,要求政府下台。


  •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稱奪取控制權; 卡扎菲政權正式倒台。
  • 2011年10月20日,執政當局占領卡扎菲殘餘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於槍殺。執政當局武裝將兩人遺體送至米蘇拉塔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了4天 後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後,利比亞分崩離析。[5]

視頻

經典人文地理:卡扎菲傳奇

人物生崖

早年時期

  • 1963年,卡扎菲放棄了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大學歷史專業,加入保衛國王的精銳部隊——昔蘭尼加衛隊,進入利比亞皇家軍事學院學習。
  • 1966年,他獲得了去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培訓的機會。

非洲雄獅

視頻

沙漠狂人 卡扎菲落幕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4.jpg
  •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出任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
  • 1977年,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成為「革命導師與領導弟兄」,任「人民委員會總秘書處總秘書」,成為革命領導人兼任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 1979年3月,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只保留「革命導師和兄弟領袖」稱號。
  •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
  • 2000年,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在多哥首都洛美召開,卡扎菲率領代表團參加。

日落西山

視頻

全球零距離:「瀟灑哥」卡扎菲

  •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亞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民眾要求從1969年就已經上台統治長達42年的革命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下台和進行民主變革。
  • 2011年3月19日起,英國法國美國等多國軍隊發動對利比亞的空襲。卡扎菲多次發表講話,號召其支持者抗擊反對派武裝和北約卡扎菲在電話中警告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如果自己丟掉政權,恐怖集團將在中東崛起並必將攻擊歐洲。[6]
  •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稱奪取控制權統治利比亞。 [7]

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占後逃亡至家鄉蘇爾特,不停變換藏身之處。卡扎菲前衛隊隊長曼蘇爾·達奧說,卡扎菲和他的兒子穆塔西姆以及20多名親信在絕望的逃亡之旅中幾乎與世隔絕,躲在沒有電視、電話甚至沒有電的廢棄房子中,用蠟燭照明。 卡扎菲用看書、做筆記或者在一個炭爐上煮茶來打發時間。 「他不指揮戰鬥,都是他兒子指揮。他沒做任何部署,也沒想過任何計劃。」[8]


卡扎菲也曾感到壓力,因為他的朋友拋棄了他,包括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總統薩科齊、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等。這使他感到失望,因為他曾認為他們是很親近的朋友。」

鐵腕統治一個600萬人口國家的卡扎菲在最後階段「緊張、憤怒,有時候會暴怒,大部分時間處於悲傷和生氣狀態。即使後來我們告訴他的黎波里已經被占領,他仍然相信利比亞人民還愛着他」。 [9]

由於戰火紛飛,蘇爾特遭到破壞,斷電斷水,食品稀缺,卡扎菲變得很失望和不安。此間,穆塔西姆一直領導着蘇爾特的戰鬥,賽義夫根本沒來這裡。在蘇爾特卡扎菲的忠誠戰士都由穆塔西姆指揮,他們最初有350人,後來很多人逃跑了,只剩下150人左右。

在被反對派包圍的時候,其它人曾經多次勸卡扎菲投降或者離開利比亞,但卡扎菲和他的兒子穆塔西姆甚至都沒有考慮過這兩個選項。 [10]蘇爾特卡扎菲和他的親信差不多每4天就變換藏身之地,他們主要躲在被當地逃亡居民遺棄的房子裡。[11]


卡扎菲被俘之日,卡扎菲及其親信正打算乘車逃出蘇爾特,但車隊遭到北約轟炸,卡扎菲受傷被俘。 [12]


卡扎菲死前據信已立下遺囑,要求穿「死時穿的衣服」,按照伊斯蘭教習俗葬在家鄉蘇爾特的家族墓中。卡扎菲在遺囑中還要求善待他的家人,呼籲利比亞人民維護自己的「身份、歷史和成就,以及祖輩和英雄們的榮耀」,「今天、現在和將來都要繼續與任何外國侵略者鬥爭到底」。他還表示,自己為了「榮譽和責任」,拒絕了「許多建議」,選擇了繼續「抵抗外國侵略者」。[13]


殞命沙場

視頻

記者受邀走進卡扎菲住所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稱在蘇爾特已經俘獲了卡扎菲卡扎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捕,慘遭虐待後,頭部和腹部遭到致命連環槍擊身亡。

卡扎菲重傷身亡後,其遺體沒有按照伊斯蘭教慣例馬上被下葬,而是與其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遺體一起,被放在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14]


當地時間2011年10月25日清晨,利比亞執政

當局「全國過渡委員會」(以下簡稱「過渡委」)已將該國前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的遺體埋葬在利比亞境內一處秘密地點。[15]

其兒子穆塔西姆及卡扎菲一名親信也被埋葬。 為了避免其墓地成為一處「聖地」或者遭到蓄意破壞,決定將卡扎菲秘密埋葬在沙漠深處,下葬處不會有墓碑等標識,葬禮只有一些部落酋長和宗教人士參加。報道指,葬禮共只有4名「目擊者」,他們都向《古蘭經》發誓永不泄漏墓地的位置。 [16]

據埃及媒體報道,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在醫院裡看到了卡扎菲被殺的電視新聞和畫面,極為傷心和悲痛,於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很快就昏厥過去了。報道引用醫院消息靈通人士的話說,「穆巴拉克昏厥過去後,如果不是大夫採取措施及時,並給他吃了鎮靜藥,穆巴拉克的心臟就會停止跳動。」 [17]

為政舉措

軍事

視頻

卡扎菲倒台八年後,數萬大軍欲為其翻案,下令逮捕現領導人

1973-1974年間,法國利比亞出售了9個連的「響尾蛇」防空導彈系統,共27台戰車,主要用於機場防禦。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卡扎菲蘇聯大量採購武器裝備,建成了非常可觀的蘇式防空體系。莫斯科共向的黎波里供應了39個S-75M3「伏爾加」防空導彈營、36個S-125M防空導彈營、7個「平方」自行防空導彈團(140台戰車)。之後又補充供應了2個大隊4個營的S-200VE遠程防空導彈團、1個「黃蜂-AK」防空導彈團(20台戰車)。

卡扎菲統治期間利比亞陸軍還從蘇聯得到了144台「箭-1」防空導彈系統戰車。在1984-1985年間採購了60台「箭-10」防空導彈系統戰車,另外還有大量14.5、23、30、57毫米高射炮,包括ZSU-23-4在內,以及「箭-2M」、「箭-3」、「針-1」蘇制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18]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所有這些分隊和部隊共編成18個防空導彈旅,其中9個S-75M3和S-125M混成旅,7個「平方」旅,1個「黃蜂-AK」旅,1個S-200VE旅,另外還有1個法國製造的「響尾蛇」防空導彈旅。 [19]

政治

卡扎菲執政的42年裡,他曾用盡各種手段削弱潛在的競爭勢力。根據利比亞1972年確立的法律,遊行和組黨可以被處以任何處罰,包括死刑。利比亞傳統的政治精英已經被卡扎菲收拾殆盡,逃到國外的反對者也要作為叛國者清算。而後他重置政治體系,從最初的革命委員會到阿拉伯社會主義者聯盟再到後來的人民委員會,一撥又一撥「值得懷疑」的革命老同志被清洗,最終掌權的只有他自己的家族勢力和忠心不二的親信。[20]

外交

反西方殖民主義

視頻

卡扎菲訪問意大利,在胸前佩戴的這張照片,讓意大利總理尷尬萬分

卡扎菲驅趕意大利人、收回英美軍事基地、石油國有化、發動旨在消除西方影響的「文化革命」,到支持對西方國家採取恐怖主義行動,再到遭受西方制裁、與西方國家斷交、甚至與美國兵戎相見。

  • 2001年「9·11」之後,卡扎菲一反常態,強烈譴責恐怖活動,成為當時最早譴責恐怖主義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之一。以此為契機,利比亞與西方的關係有所改善。
  • 2003年,利比亞與美英達成對「洛克比空難」的賠償協議。

對美關係

視頻

卡扎菲上校 叫板西方

  • 1972年,卡扎菲廢除了前國王與美國簽訂的9項軍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並聲稱美國阿拉伯國家的頭號敵人,利、美兩國的外交機構也由大使級降格為代辦級。
  • 1993年,為擺脫孤立,卡扎菲轉性盛讚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為「新世界的救星」,隨後宣告放棄研製大規模殺傷武器,並同意賠償泛美空難死者家屬。

非洲政策

視頻

如此「西化」的卡扎菲,依舊難逃西方國家的組團收拾

卡扎菲利比亞提供了非洲第一個近代革命——通過電話、電視、廣播和其他一些如遠程醫療和遠程教學等技術的應用把整個非洲大陸連接起來,包括農村地區。

利比亞的西爾特設立非洲投資銀行, 2011年在猶恩德成立擁有420億美元資本的非洲貨幣基金和基於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的非洲中央銀行。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2.jpg
  • 1996年3月,向尼日爾提供了200萬美元的援助,向馬里提供了20萬美元的贈款。

民生

  • 2011年,在卡扎菲的領導下,的黎波里大搞市政建設,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看到現代化的公路四通八達,瀕臨地中海的海濱大道上車流不息,卻不顯擁堵。

卡扎菲政策下,憑藉石油、天然氣資源帶來的豐厚收入,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民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國家對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蓋的樓房和磚房,大多數家庭都有小汽車。卡扎菲積極改善百姓的住房條件,在首都的黎波里和全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建設了數萬套安居住宅。這些住宅作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出資建設,成立家庭的利比亞人均可以向政府申請住房,並以十分低廉甚至是象徵性的價格獲得。

通信方面,在利比亞使用固定電話進行國內通話是免費的,手機話費價格也非常低廉,至2010年7月,利比亞手機覆蓋率為103%,利比亞使用的手機號數量已經超過了其人口總數。

1983年,卡扎菲控制下的議會通過了關於大人工河項目的最終方案:50年內建造長2485英里的混凝土管道,組成一個巨大的水道系統。工程分為5個階段,總造價接近250億美元,由利比亞政府自己承擔,不需國外援助。

1984年大人工河項目正式啟動,截至2011年已經完成前3個階段的施工。

1989到1991年,大約1500英里長的管道將淡水引向了3個巨大的水庫,1996年將淡水引到了的黎波里,2007年到達蓋爾揚的東北部城鎮。截至2011年該工程每天可運輸大約650萬立方米的水用於農業及人類消耗。

個人生活

個性喜好

視頻

侶行夫婦與局座談卡扎菲,他竟是這樣被推翻的,今利比亞人後悔了

無論任何場合,卡扎菲總是身着同一顏色的服裝,有時是白衣、白褲、白鞋、白頭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鑲着金邊的白色斗篷;有時是黃色卡其布軍服,戴同樣顏色的頭巾,在十幾名保鏢的護衛下出場。卡扎菲的飲食十分簡單,早餐是麵包和駝奶。午餐多為烤牛肉或燒牛排,外加利比亞湯,有時也吃柏柏爾人愛吃的古斯古斯。 他喜愛足球運動,是意大利老牌球隊尤文圖斯隊的股東。[21]

傳奇婚姻

視頻

新聞人物:卡扎菲 執政42年功過受

關於卡扎菲與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的邂逅更是眾說紛紜,其中最傳奇的說法是:他之所以娶了第二個妻子,是因為這個女人是刺殺他的兇手。

在1970年的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建國一周年的慶典上,卡扎菲正在檢閱台上高高興興地閱兵,這時候一個負責急救的女護士悄悄地走上了檢閱台,並且很快地接近了卡扎菲,趁他不注意,突然打開急救箱拿起裡面的手槍就對準了卡扎菲的頭,就在她準備扣動扳機的一剎那,卡扎菲也正好一扭頭,看見了她,當時28歲的卡扎菲望着黑洞洞的槍口和槍口前這位年輕的女子不知所措,而睜大眼睛看着帥氣的卡扎菲的這個女護士一時間竟然忘記了自己是前來行刺的槍手,竟然慢慢地放下了手裡的槍,這時卡扎菲笑了,他正打算迎上前去,身邊剛反應過來的警衛撲上前去就制服了這位女刺客,卡扎菲命令警衛退下然後得知這位女子叫薩菲亞,一個禮拜後,卡扎菲和薩菲亞舉行了婚禮,後來薩菲亞為丈夫訓練出個個身手不凡的女子軍。

這聽起來不可思議,的確,真相其實是這樣的:1969年卡扎菲正在外地視察,突然一股強烈的不適感讓他不得不停下工作去當地的醫院檢查,值班醫生說他只是普通的感冒,可在一旁的女護士否認了醫生,堅持說是闌尾炎,這個女護士就是薩菲亞,後來的檢查證明薩菲亞是正確的,這次的巧遇就成全了卡扎菲和薩菲亞的姻緣。

人物軼事

脾氣古怪

視頻

利比亞:卡扎菲家庭錄像流出 顯露長輩慈愛

1988年,他親自開推土機推倒的黎波里監獄的大牆,放出400名政治犯。卡扎菲反美,但對釋放在黎巴嫩菲律賓扣押的西方人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他憂傷時,他不是醉心於文學創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帳篷里靜思,聆聽真主的聲音。

卡扎菲善於演說,他講話從不用講稿,口若懸河,慷慨激昂,不時揮舞着雙手,顯示出勇氣和力量。

1988年,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卡扎菲右手戴了一隻白手套,說這是為了與「 美國走狗 」 握手時不至髒了自己的手。 [22]

2000年7月,卡扎菲率領由二百多輛汽車組成的龐大政府代表團,白天驅車趕路,夜宿臨時搭的帳篷,浩浩蕩蕩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首都洛美,出席非統組織首腦會議。 [23]

微服私訪

1971年,他到一些政府機關突訪,發現許多機關職員在辦公室里喝咖啡聊天,這引起他的極大不滿。為了使他們把主要精力都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軍用卡車開進政府辦公大樓,拉走了辦公室里的大部分家具。還有一次他喬裝成平民,和醫生說他的父親得了重病,着急下班的醫生給了他兩片阿斯匹林了事,大發雷霆的卡扎菲立刻下令將這個草菅人命的醫生驅逐出境。[24]

堅持夢想

早期的卡扎菲是納賽爾的狂熱崇拜者,卡扎菲本人也毫不掩飾這一點。無論是他在「九月革命」提出的目標,還是在「九月革命」的演講中,都很明顯地模仿納賽爾20年前在埃及發動的革命。[25]

人物爭議

個人簡樸

視頻

張召忠:「一國之主」卡扎菲到美國白宮訪問要在草地上睡帳篷

卡扎菲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執政後在利比亞提出恢復伊斯蘭教的「純潔性」的口號。利比亞原是酒的出口國,但卡扎菲頒布法令禁止釀酒和出售一切烈性飲料。

卡扎菲出身遊牧民族,主張部族社會的自然公平,他反對奢侈豪華,過着簡樸的生活。他本人生活十分簡單,僅喜歡喝礦泉水和駝奶。他喜歡住帳篷而不喜歡住豪華宅邸,喜歡騎駱駝而不愛坐高級轎車。他的妻子和兒女一直住在的黎波里的軍營里。他在帳篷里辦公和會見外賓。1989年,他到南斯拉夫出席不結盟首腦會議,就住在自己帶去的帳篷里。 [26]

家族生活

當人們篤信卡扎菲是一個生活簡樸的人後,另一種反對聲音則認為他生活奢華,並同樣拿出了證據。

2011年8月,當利比亞反對派攻入首都後,卡扎菲家人在的黎波里的一些住所被反對派控制,被曝光的多處豪宅也顯示了卡扎菲一家曾經擁有的奢華生活。

度假城內設潛水中心、網球場、游泳池、足球場、餐廳和醫院。卡扎菲子女每人都有一座獨立別墅,有些別墅還有專設的健身館和游泳池,海邊拴着一排摩托艇。卡扎菲的臥室十分寬大,各種家具很考究。

反對派在首都的黎波里阿齊齊亞兵營里也發現了卡扎菲奢華生活的足跡。除了設施豪華的居所之外,還有巨大的健身房、高爾夫球場和直升機停機坪等。卡扎菲直接控制着利比亞中央銀行的140多噸黃金儲備,折合成現金將近80億美元。 [27]

視頻

卡扎菲生前最後視頻曝光,他說了

參考資料

  1. 作為小說家的卡扎菲)]鳳凰網.2011-08-29[引用日期2016-04-13]
  2. [引用日期2016-04-13]
  3. 卡扎菲成非洲萬王之王]搜狐新聞.2009-02-12[引用日期2016-04-13]
  4. 希拉里郵件:美國為黃金石油軍事干預利比亞]鳳凰網.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
  5. 希拉里郵件:美國為黃金石油軍事干預利比亞]鳳凰網.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
  6. 希拉里郵件:美國為黃金石油軍事干預利比亞]鳳凰網.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
  7. 卡扎菲逃亡生活細節披露:光看書不指揮戰鬥]人民網.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
  8. 卡扎菲逃亡生活細節披露:光看書不指揮戰鬥]人民網.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
  9. 卡扎菲逃亡生活細節披露:光看書不指揮戰鬥]人民網.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
  10. 利比亞當局稱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 騰訊新聞.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1. 卡扎菲逃亡生活細節披露:光看書不指揮戰鬥]人民網.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
  12. 卡扎菲逃亡生活細節披露:光看書不指揮戰鬥]人民網.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
  13. 利比亞當局稱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騰訊新聞.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4. 利比亞當局稱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騰訊新聞.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5. 利比亞當局稱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騰訊新聞.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6. 利比亞當局稱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騰訊新聞.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7. 別了,卡扎菲 解放!利比亞]中國新聞網.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
  18. 卡扎菲短視代價慘 未及時購先進戰機和導彈)]新浪網[引用日期2015-10-09]
  19. 卡扎菲短視代價慘 未及時購先進戰機和導彈)]新浪網[引用日期2015-10-09]
  20. 還原非常卡扎菲)]大眾數字報[引用日期2015-10-09]
  21. 軍事人物:沙漠的傳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
  22. 軍事人物:沙漠的傳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
  23. 軍事人物:沙漠的傳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
  24. 軍事人物:沙漠的傳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
  25. 卡扎菲與他的舞台 ]搜狐新聞[引用日期2015-10-09]
  26. 軍事人物:沙漠的傳奇——卡扎非) , .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
  27. 卡扎菲奢華生活:裝飾品都是頂級品牌(圖) ,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