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汗·帕穆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費里特·奧爾汗·帕穆克 Ferit Orhan Pamuk | |
---|---|
出生 | 1952年6月7日 |
國籍 | 土耳其 |
職業 | 小說家 |
活躍時期 | 1974年至今 |
獎項 |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 |
網站 | http://www.orhanpamuk.net/ |
費里特·奧爾汗·帕穆克(Ferit Orhan Pamuk,1952年6月7日-),土耳其作家,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 。
奧爾罕·帕慕克出生於1952年,在伊斯坦布爾市尼尚塔石區( Nisantasi)成長。童年時,帕慕克學過繪畫,並一直希望成為一名畫家。他開始學的是建築專業,後來改學新聞學。然而,帕慕克後來的職業既不是設計師,也不是記者,而是最終決定成為作家。1974年,他開始了寫作生涯[2]。
奧爾汗·帕穆克的作品風格[2]
- 以講述故事見長;
- 作品屬於後現代小說;
- 帕慕克偏愛將東西問題作為他小說的題材:
- 在小說《黑書》(The Black Book)中,他營造了扣人心弦的氛圍,讓人深切感受到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它的街道和它的歷史。
- 在他的著作《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Cevdet Bey and Sons)中,他描了住在Nisantasi街區的一家三代人,這個街區推崇西方生活方式。
- 帕慕克不僅描述故事還坦誠自己,這贏得了讀者的讚賞與尊敬。
- 雖然帕慕克不時撰寫文章批評權力、自由等問題,但他一直與政治保持距離。
- 讀者還可以從中了解到作者對伊斯坦布爾深刻的洞察。帕慕克不僅講述自己國家的特質、事件和問題,還憑藉其先鋒的寫作風格,激起讀者對於不同文化和普遍性問題的興趣。
代表作品
- 帕慕克的書不僅僅是有意思的文學作品,讀者還可以從中了解到作者對伊斯坦布爾深刻的洞察。在小說中,作者不僅講述自己國家的特質、事件和問題,還憑藉其先鋒的寫作風格,激起讀者對於不同文化和普遍性問題的興趣。對於喜歡土耳其文學和熱愛伊斯坦布爾的人來說,奧爾汗·帕穆克的著作是不二之選[3]。
- 《我心中的陌生人》(土耳其文:Kafamda Bir Tuhaflıkı,麥田出版社:臺灣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暌違六年最新長篇小說)。
- 《純真博物館》(土耳其文:Masumiyet Müzesiı,麥田出版社:臺灣出版繁體中文譯本。
- 《傑夫代特先生》(土耳其文:Cevdet Bey ve Oğullar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中譯本。
- 《寂靜的房子》(土耳其文:Sessiz Ev,1983年發表,並於1991年獲得歐洲發現獎。麥田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譯本。
- 《白色城堡》(土耳其文:Beyaz Kale,1985年發表,榮獲1990年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麥田出版社: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譯本。
- 《黑書》(《黑色之書》)(土耳其文:Kara Kitap,1990年出版,法文版獲「法蘭西文化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麥田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譯本。
- 《隱蔽的臉》(土耳其文:Gizli Yuz,1992年作者以《黑書》為藍本,完成的電影劇本。
- 《新人生》(土耳其文:Yeni Hayat,1997年發表。麥田出版社: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譯本。
- 《我的名字叫紅》(土耳其文:Benim Adım Kırmızı,1998年發表。這本書確定其在國際文壇上的的文學地位,獲2003年獎金高達10萬歐元的都柏林文學獎,還有法國文藝獎 和 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麥田出版社: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007年出版中譯本。
- 《雪》(土耳其文:Kar,2002年發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麥田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譯本。
-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土耳其文:İstanbul: Hatıralar ve Şehir,2005年發表,同年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馬可孛羅出版公司: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譯本。
- 《純真博物館》(土耳其文:Masumiyet Muzesi,2008年發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麥田出版社:2012年出版中譯本。
- 《天真和傷感的小說家》(土耳其語:Saf ve Düşünceli Romancı}},2010年出版。2012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 《我心中的陌生人》(土耳其語:Kafamda Bir Tuhaflık(2014,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