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簡稱天津中醫二附屬,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河北區增產道69號。1957年,在天津市工人醫院的基礎上籌建天津中醫醫院,1963年建成,後轉隸屬於天津中醫學院。1969年,天津中醫學院遷至河北省石家莊市後,醫院改隸屬於天津市衛生局,更名為天津市王串場中醫醫院。1970年,劃歸隸屬於天津市河北區衛生局。1978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准重建天津中醫學院。1980年2月,天津市王串場中醫醫院轉隸屬於天津中醫學院,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6年,天津中醫學院更名天津中醫藥大學後,醫院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

目錄

醫院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是原天津中醫學院所在地。歷經四十年發展和進步,醫院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對外交流於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83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92人,高級專業人員139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5人,教授、副教授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擔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各1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醫院占地面積20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504張,擁有磁共振成像系統、快速成像螺旋掃描CT機、彩色多普勒、CR-X光機、全自動生化儀、呼吸機血液淨化設備等。

醫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婦科[2],天津市重點專科專病5個—婦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腦病科、糖足科,國家藥監局藥品臨床試驗基地,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三部),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西醫婦科研究所,天津中醫藥大學疑難病研究中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設有臨床科室 32個,教研室13個。

近年來,醫院承擔各級科研課題50餘項,中標各類基金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面上1項,重大項目1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入圍參評天津市科委重點項目1項。獲國家中管局科技進步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局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項。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醫院已形成了以婦科、呼吸科、心腦血管科、臨床藥理基地為重點,集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三級甲等中醫院。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已涵蓋了本市河北區、河東區、東麗區、北辰區及濱海新區,輻射到華北地區,服務人口近200萬,吸引許多國外患者來院就醫。

視頻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相關視頻

專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雒明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