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類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腸類癌(Carcinoid)又稱嗜銀細胞瘤,發生於腸粘膜腺體的嗜銀細胞(Kulchitsky細胞),這種細胞呈嗜鉻性。因多從粘膜層的下部發生,早期即延伸至粘膜下,曾歸屬於粘膜下腫瘤。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類癌好發於闌尾、小腸、直腸、胃、十二指腸及小腸憩室處。[1]
病因
大腸類癌的病因不明,有報道大腸息肉、炎症性腸病、膽囊切除術後大腸類癌發病率升高,另有研究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1.闌尾類癌
闌尾類癌術前診斷是困難的,多數患者都是以闌尾炎手術時偶爾被證實。但也有極少數類癌在闌尾根部浸潤及盲腸粘膜時結腸鏡可窺見闌尾開口部周圍變化或單個細小的隆起性改變。深取活檢組織可獲病是理確診。
2.直腸類癌
肛門指檢可捫及粘膜下腫物,質硬,邊緣清楚光滑。結腸鏡檢查可在直腸窺見寬基隆起性腫物,質硬、光滑,類似增生性息肉。確診有賴於病理組織學檢查,故診斷率與活檢取材技術有直接關係,對較小的瘤體應儘量深取,必要時電凝摘除作全瘤活檢。
3.結腸類癌
內鏡下可見類癌呈微黃色或灰白色,呈半球形隆起無蒂息肉狀,表面光滑,中央部常可見畸形凹陷。若類癌較大表面可能有潰瘍形成,此時與結腸癌不易區別。
類癌的確診有賴於瘤體的正確取材及病理活檢。組織學上有特徵性的形態變化:瘤細胞較小,形態一致,為圓形,核小而規則。瘤細胞形成巢狀或假菊形團結構。值得注意的是類癌常同時或相繼並有其他腫瘤,故內鏡檢查時不應滿足於發現一種或一處腫瘤,而應在術前、術中仔細檢查,術後定期複查期隨訪,以便及時診治。[2]
檢查
1.活檢組織可獲病理確診。
2.結腸鏡檢查可在直腸窺見寬基隆起性腫物,質硬、光滑,類似增生性息肉。
診斷
結腸癌病人在早期可無自覺症狀,或有腹部間歇性隱痛和不適,常常不被注意。大便習慣也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隨着病情的發展,病人腹部脹滿不適,可有持續性鈍痛,大便習慣明顯改變,次數增多,稀便或濃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現為貧血狀,消瘦,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當出現腸梗阻時,可表現為高度的腹脹、腹部絞痛,並伴有噁心、嘔吐。[3]
治療
1、手術治療
大腸類癌一經確診,應以手術治療為主。伴肝轉移者應爭取切除,否則可做肝動脈結紮或栓塞術,對類癌綜合徵有一定緩解作用。結腸類癌合併出血及鄰近器官受壓時,須緊急手術。對已失去手術時機或有廣泛轉移的患者,行簡單的短路手術,解除梗阻,便可生存數年。對已有廣泛轉移,不能完全切除乾淨者,也不應放棄手術,應爭取儘可能地切除轉移癌組織,即使切緣經過癌組織也無妨,經這種姑息切除治療後,常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病人存活多年。也有報道應用奧曲肽治療殘留病灶,療效有待觀察。
2、化療
化療多不敏感,主要用於廣泛轉移、不能手術切除或行姑息性切除者。無CS的患者行複合化療偶可顯效。常用藥物有氟尿嘧啶、鏈佐星(STZ)、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多柔比星(ADM)、甲氨蝶呤(MTX)、環磷酰胺、白消安(馬利蘭)和達卡巴嗪(氮烯咪胺,DTIC)。其中氟尿嘧啶和鏈佐星或氟尿嘧啶和洛莫司汀(CCNU)較為有效。遺憾的是,對化療較敏感的腫瘤化療時易出現嚴重甚至致命的CS發作,故活動的CS患者不宜化療。也有人認為術前化療3~9個月,然後經皮肝動脈插管栓塞化療,數周后結紮肝動脈及其他側支循環,對有CS的患者療效良好。如化療用血清素、α-腎上腺素及緩激肽等的拮抗藥或阻滯藥有效,可制定一長期個體化療方案。用量應低於常規化療劑量,以減少不良反應。治療前腎上腺素試驗陽性,治療後腎上腺素試驗轉陰表明有效。初步治療方案宜在醫院確定,以後改在門診治療、隨訪。
3、放療
對肝轉移灶有一定的效果,還可緩解骨轉移引起的疼痛,常用劑量為4000~4500Gy。
4、類癌綜合徵及其他併發症的治療
依症狀及嚴重程度不同因人而宜。均應予高蛋白飲食、補充煙酸及維生素。除甲氧明和血管緊張素慎用於嚴重低血壓和休克者外,禁用腎上腺素類藥物,包括所有血管收縮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擬交感類藥物應嚴加限制,並阻斷內源性兒茶酚胺的釋放,禁煙、避免物理刺激和情緒緊張。即使患者接受危險極小的手術,麻醉也應慎重,否則將招致嚴重併發症。術前備用抗血清素和抗緩激肽類藥物,使用硫噴妥鈉、巴夫龍及氧化亞氮(笑氣)等能顯著減少危險。鴉片類製劑如複方苯乙哌啶、洛哌啶等能有效控制腹瀉,投用足量的抗膽鹼藥偶有幫助。生長抑素、干擾素可緩解面色潮紅、減輕腹瀉,對轉移性類癌有一定療效。胰酶製劑也可改善脂肪瀉和吸收不良。若系膽鹽性吸收不良尚可使用考來烯胺(消膽胺)。在術中將摻在塑料微球中的90Yi行肝動脈注射,利用其β射線也可有效控制CS。[4]
預後
大腸類癌的大小、浸潤深度是決定患者預後的重要因素。直徑<1.0cm的黏膜下腫瘤幾乎不發生轉移,切除範圍充分可以治癒;直徑>2.0cm,尤其肌層受累者,淋巴結和腦、骨、肝轉移率明顯增加,轉移率達90%,預後差。[5]
預防
1、飲食調整
雖然大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絕大多數散發性的大腸癌與環境因素,特別是飲食因素密切相關,對飲食干預,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①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與大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大腸癌危險性有關係,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②脂肪與紅肉大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婦女與低脂婦女相比大腸癌相比大腸癌風險增加32%。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大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儘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大腸癌的發生。
③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因此在平時的飲食,應該儘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素,合理飲食,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④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目前資料並不支持用抗氧化維生素來預防大腸癌。微量元素與大腸癌的關係,目前研究還不甚詳細。葉酸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病,但具體機制不清楚。
⑤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蔥、韭菜、蔥中含有的硫醚;柑桔類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蘋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蘿蔔、薯蕷類,西瓜中含有的胡蘿蔔素,都被認為是能夠抑制突變,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強保護作用而使人們免患遠端結腸癌的蔬菜。
2、改變生活習慣
①與運動尤其是腹型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可以影響結腸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從而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②吸煙吸煙與大腸癌的關係還不十分肯定,但吸煙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已經得到證實,目前研究認為,吸煙是大腸癌基因產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經過大約40年的時間才能發生作用。
③飲酒酒精的攝入量與大腸癌的有關係,酒精也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但具體原因不清楚。減少酒精攝入量有利於預防大腸癌。
④生殖因素激素與生殖因素可能影響大腸癌的發生,美國研究表明,單身女性的大腸癌發病率高於結婚女性,有人認為這與激素能影響膽汁酸鹽代謝有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