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多倫路 (上海)

多倫路 (上海)

圖片來自珍妮佛的花草呢喃
地點    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

原名    竇樂安路(Darroch Road)

命名日期  1943年10月1日

道路長度  0.55公里(0.34英哩)

多倫路是位於中國上海市虹口區中部偏西的一條道路,多倫路全長550米,寬10-13米,呈L字型,東起四川北路,向西折北再與四川北路(1945年以前稱北四川路)交匯。自建成起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John Darroch)命名。多倫路以眾多近代名人的故居而聞名,20世紀末多倫路被打造成為休閒文化名人街。

多倫路是一座完整的文物綜合體,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沙灘,這是一條老街,最能反映老上海的風格,它原名竇樂安路,又名北四川,建於1911-1920年。多倫路長約500米,呈L字形,東起四川北路,西轉四川北路,20世紀初,中國文壇的一群代表就住在這條街上。歷史書上記載的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瞿秋白丁玲沙汀王造時柔石等人的名字,使這條古街成為文化街。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上海經歷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十英裏海洋農場,再到今天東方大都市的形成。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邊集中展示了這一過程的痕跡和文化縮影,這才是真正的「多倫路,百年上海灘」。這一時期,魯迅、茅盾、郭沫若、蘇雪林、葉聖陶、丁玲、柔石等左翼作家的文學活動,創造了多倫路的「現代文學之城」的地位,著名的公啡咖啡館(廢墟)、鴻德堂、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范(光陵)公館風格迥異的大廈,博物館還使多倫路成為上海式建築的露天博物館,從瞿秋白陳望道趙十堰王正石、內山到京雲里中華藝術大學上海藝術劇院俱樂部、名人故居、海上古蹟,在多倫路腳下積累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唉,這讓人們留連忘返。多倫路主要通過文化景觀促進文化管理網絡的形成,文化景觀主要是突出多倫路文化街沿線的特色建築風格和文化氛圍,結合子彈台階鋪設、道路綠化、路燈等市政設施,展示文化街的基本風格。在此基礎上,對「公啡咖啡館」、「內山書店」等古老文化景觀進行了修復與重建,並開展了「世紀鐘樓」、「街頭花園」、「名人雕塑廣場」等文化休閒景點的建設,特別是近30個「民間合作社」的引進與建立。「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組成以文化博覽會為特色的文化街,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作為上海最大的線性休閒市場和四川北路商業街的主要分支,其文化品位和商業效益十分突出。一方面,它強調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特點,同時招募中國優質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比如名人畫廊、藝術陶瓷、四寶書房、古玩市場、石庫門店等。

目錄

歷史沿革

20世紀初以前,多倫路還是寶山縣一處不起眼的農村和縱橫交錯的無名小浜。多倫路修建於1911年,起初將今多倫路201弄以南狹長小路及路西的小浜填浜拓寬,多倫路一帶雖在理論上隸屬華界,但卻是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路的產物。1918年又與今多倫路201弄以北的四川北路(原北四川路)相連接,形成現在的路況。

多倫路的建築多是中國早期民族資本家發達之後建造的別墅,抗戰期間歸屬日本人和汪精衛政權官員所有,為日本侵華海軍保甲制度區。多倫路215號梁鴻志舊居;這些住宅在抗戰後作為敵產被政府要員所占據。其中有國民黨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具有伊斯蘭風格的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在抗戰後一度居住過的多倫路210號白崇禧公館,台灣作家白先勇也曾在小時候短暫居住在這裡。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法式別墅湯恩伯公館曾先後作為湯恩伯陳儀的住所。多倫路93號花園洋房則是在1950年被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徵用為王造時住宅。多倫路還有上海現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典型的石庫門裡弄景雲里永安里等等,為海上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多倫路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左翼知識分子最活躍的地區。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竇樂安路233號中華藝術大學成立。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王造時等知識分子曾經居住在多倫路和附近的景雲里丁玲沙汀瞿秋白等一大批左翼作家也一度在多倫路附近的虹口地區居住和創作。 1943年10月1日,汪精衛政府以察哈爾省多倫縣改為今名[1]。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多倫路先後出現太陽社、基督教會、上海藝術劇社、中華藝術大學、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新中國劇社、自由出版社等社會團體與組織。

現況

1999年初,多倫路改造一期工程啟動,建設集旅遊和文物保護為一體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1999年10月22日,虹口區政府舉行一期工程竣工暨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街牌揭幕儀式。[2]沿街開闢了文物收藏館和名人故居,在多倫路L行拐角點建造了高18米的標誌性建築夕拾鐘樓,並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官方的當代藝術館多倫現代美術館。目前涉及多倫路後排建築的多倫路改造二期工程已完成規劃[3],正在建設中。屆時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將延伸至海倫西路寶山路,成為X字型文化街區。[4]

沿路歷史建築

交會道路(南向北)

視頻

漫步上海多倫路文化街:名人故居雲集地 / 2020年夏 / 虛擬遊覽 / 上海街景

參考文獻

  1. 縣鎮級類路名.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2. 文化名人街——多倫路.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3. 虹口區多倫路保護與整治社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2014-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4. 「L」型多倫路將成「X」型文化街區. [2014-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