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日春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日春情
圖片來自pixnet

《夏日春情》是一部1958年的美國電影,由馬丁·里特執導,歐文·拉夫奇和小哈瑞特·弗蘭克編劇,根據威廉·福克納的多部小說改編。影片也從田納西·威廉斯的《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中汲取了靈感。[1]

影片的劇情圍繞着一位名叫本·快克的流浪漢到達一個密西西比州小鎮後導致當地一個家庭中所出現的衝突展開。擁有鎮上大部分產業的一家之長威爾·瓦納,對自己獨子喬迪的能力有了質疑,將本看成一位更優秀的繼承人,於是想讓他和自己的女兒克拉拉結婚。克拉拉起初不願意和本在一起,而喬迪也意識到本對自己的位置產生了威脅。

影片主要在路易斯安那州克林頓進行拍攝,大部分演員以前都是演員工作室的學生,導演里特當時擔任伊利亞·卡贊的教師助理時認識了大家。對於電影的男主角,華納兄弟保羅·紐曼「租」給了二十世紀福斯。電影製作期間奧遜·威爾斯和里特的矛盾引來了媒體的關注。影片的配樂由亞歷克士·諾斯作曲,與電影同名的主題歌《The Long Hot Summer》由吉米·羅傑斯 (歌手)演唱。

電影上映後獲得了評論家的好評,但在票房上表現一般。馬丁·里特在1950年代的大部分時期都身處好萊塢黑名單,這部電影評論上的成功讓他的事業恢復了活力。影片也給保羅·紐曼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他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劇情

本·快克是一起縱火案的犯罪嫌疑人,但由於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法官無法入罪,只能將他驅逐出小鎮。本於是動身前往密西西比州一個小鎮,瓦納是這個鎮最有錢有勢的家族,威爾·瓦納擁有鎮上的大部分產業,他有一個兒子喬迪和一個女兒克拉拉,喬迪已經與歐拉結婚。

威爾與本見面來試探對方,他感覺本就是年輕時的自己,對其無情和野心深感滿意,這些品質正是喬迪所不具備的。威爾也對克拉拉的現任男友感到失望。這個叫阿蘭·斯圖爾特的年輕人是個南方上流社會的「貴族」,還是個被媽媽寵壞了的孩子。威爾於是打算把女兒和本湊作堆,給家中帶來新鮮而陽剛的血液,不過克拉拉對本的印象不怎麼樣。本一開始是被威爾所提議經濟上的好處吸引,不過他也逐漸在克拉拉身上看到了一些特別的東西。與此同時,威爾長期的情婦,寡婦米尼對兩人的關係感到不滿意,希望可以嫁給他。

喬迪開始警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受到了低估。而威爾為了說服本追求克拉拉而安排他接替喬迪開始經營一家雜貨店,然後又邀請他住到自己家的豪宅。當喬迪發現本落單時,他拔出一支槍威脅要殺死對方。本於是告訴喬迪自己在威爾送的地盤上找到了一筆於南北戰爭時期埋藏的財寶,這個地盤是本和威爾就追求克拉拉所達成協議的首付。兩人於是動身前往,喬迪開始挖掘。找到一袋錢幣後,喬迪心花怒放,覺得自己終於有機會擺脫父親的壓力,並決定從本的手中買下這塊地。

夜裡,威爾發現自己還在挖坑的兒子。對其中一個錢幣進行檢驗後,他發現這是1910年鑄造的。與此同時,克拉拉與阿蘭漸行漸遠,後者越來越關注自己的母親,並且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意願想與克拉拉更進一步,而本則非常主動地追求克拉拉。次日,深受打擊而失望的喬迪發現父親獨自一人呆在家裡的穀倉,於是他栓上門,點着火打算燒死自己的親生父親,但到最後關頭還是把對方放了出來。不過這一事件卻讓父子間達成了和解,威爾很佩服兒子的勇氣。這場火給本帶來了麻煩,鎮上的人將他的名字與穀倉火災聯繫起來,認為他就是罪魁禍首,並聚集起來準備將本私刑處死。克拉拉開車來救了本,而威爾之後聲稱火災是因為自己疏忽大意扔了支雪茄而引起的。

這場火讓本回憶起了不堪的過往,他承認真正的縱火犯是自己的父親。他告訴克拉拉,自己在十歲時是如何被迫發出警報出賣自己準備再次縱火的父親。他感激克拉拉救了自己的性命,坦承了與威爾的交易並自願離開這個鎮。但是,克拉拉已經愛上了他,於是本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製作

劇作家歐文·拉夫奇的推薦下,製片人傑瑞·沃爾德聘請了以前的同事,華納兄弟公司導演馬丁·里特來將兩部根據威廉·福克納小說改編的劇本搬上銀幕。沃爾德說服公司高管付5萬美元買下小說《喧譁與騷動》和《村子》的電影版權。其中後者率先製作,但更名為《夏日春情》,以免和威廉·莎士比亞同名名著衝突。

拉夫奇和小哈瑞特·弗蘭克編寫了劇本,並增加了福克納另外兩部短篇小說中的內容。新的劇本中,原著的主角弗萊姆·斯諾普斯(及整個斯諾普斯家族的內容全部刪除,劇情改為以其中的一個小角色本·快克和瓦納家族的和解為中心。這是拉夫奇和弗蘭克的第一個重要劇本,兩人建立了自己標誌性的風格,對於人物的姓名和背景語焉不詳,但在故事細節上巨細無遺。最終完成的劇本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田納西·威廉斯舞台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的影響,讓這變成了一個「充斥着情慾」的故事。


電影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克林頓和巴吞魯日進行拍攝,是一部寬銀幕彩色電影,預算為164.5萬美元。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南方哥特式的故事,里特決定在拍攝過程中要捕捉到該地區的特點,強調區域性的細節導演里特在演員工作室任教時認識了男主角保羅·紐曼,其他幾位主要演員也大多是這裡的校友,包括瓊安·伍華德、安東尼·弗蘭西歐薩和麗·萊米克。

電影引起了奧遜·威爾斯的注意,他有意出演瓦納家族族長威爾·瓦納一角。考慮到威爾斯的脾性,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本希望可以避免請他出演,但里特覺得威爾斯會很適合這個角色而說服了公司。可是,導演和威爾斯在電影拍攝期間出現了多處分歧,這其中包括台詞的解讀問題,服裝設計以及拍攝時威爾斯所站的位置。其中有一次威爾斯還通報里特說自己不想記台詞,要求之後給予配音。其他部分演員被威爾斯的脾性和態度給嚇着了。

威爾斯和里特的衝突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在電影拍攝剛剛完成後接受《生活》的一次採訪時,威爾斯解釋了自己行為的原因。他不知道與自己合作的演員會搞出什麼樣的「惡作劇」,或是他們會覺得自己有多「反覆無常」。他還表示大家最後克服了這些分歧成功完成了影片。威爾斯之後寫了一封信給里特,稱讚了對方的工作,並對自己在電影拍攝期間的一些干擾表示歉意。里特則在回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威爾斯的欽佩之情。儘管雙方有相互道歉,但在1965年接受一次採訪時,里特回憶了片場所發生的一起事件。當天很適合進行拍攝,但威爾斯非但沒有準備好,反而還在看一份西班牙語報紙。里特於是決定先跳過威爾斯的鏡頭拍攝之後的部分。導演認為,威爾斯以後的合作,就是因為覺得自己在這一起事件上受到了羞辱。里特也因此在整個好萊塢電影界贏得了「奧遜馴獸師」的綽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