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壺關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壺關縣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位於山西東南部,東與河南省林州市輝縣市相連,西與上黨區潞州區為鄰,北與平順縣隔界,南與晉城市陵川縣接壤。截至2017年,壺關縣轄5個鎮、7個鄉和1開發區,總人口29.93萬人,面積1008平方公里,有漢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蒙古族等七個民族。故西鐵路蔭林公路橫貫縣境,是國家中部地區經濟開發的重化工基地,也是晉豫經濟文化交流的要衝。壺關風景秀麗,旅遊景點眾多[1]

名稱緣起

縣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

歷史演變

商、周時期,屬黎侯國,為冀州域。

春秋,屬晉。

戰國初期,屬韓上黨郡,後為趙所有。

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屬上黨郡。

漢王劉邦元年,始置壺關縣,屬上黨郡,因古壺關口山形似壺,且在此置關,古名壺關。

魏、晉十六國時期,屬并州上黨郡。

北周建德七年,屬潞州

隋開皇元年,更名上黨縣,仍屬上黨郡。

隋大業三年,併入上黨縣。

武德四年,復職壺關縣,屬河東道上黨郡潞州。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改屬河東路昭德大都督府威勝軍節度。

元大德九年,為晉寧路潞州所轄。

明初,屬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

清朝,屬山西省安府。

民國元年,屬山西省冀寧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長治專區。

1959年,屬晉東南專區。

1974年,屬晉東南地區。

1979年底,屬晉東南行署。

1985年4月30日,屬長治市管轄。

行政區劃

壺關縣轄5鎮7鄉1區:

鎮:龍泉鎮晉莊鎮、店上鎮、百尺鎮、樹掌鎮

鄉:集店鄉、黃山鄉、五龍山鄉、東井嶺鄉、石坡鄉、橋上鄉、鵝屋鄉

開發區:常平開發區

地理要素

位置境域

壺關縣位於山西東南部,東經113度10分—113度40分,北緯35度51分──36度13分之間。全縣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東西長46公里,南北寬42公里。東與河南省林州市輝縣市相連,西與本市的上黨區、潞州區為鄰,北與本市的平順縣隔界,南與晉城市陵川縣接壤。

地質地貌

壺關縣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地質類型以奧陶紀石灰岩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區,平均海拔為1252米。土壤有褐土、草甸土、2個土類,分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粗骨性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鹽褐土、淺色草甸土6個亞類。

氣候特點

壺關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630.1小時,日照率60%。境內年平均氣溫8.9℃,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6.5℃,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1℃。年降水量在574.5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約153天。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縣總人口為299261人,比上年末增加670人。全年全縣出生人口2793人,人口出生率為9.34‰;死亡人口2123人,死亡率為7.1‰;自然增長率為2.24‰。性別比(女=100)為100.88。

壺關縣有七個民族,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壯、白、彝、蒙六個少數民族[2]

交通線路

327、225、325省道

經濟總值

2012年GDP36.10億元[3]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全縣有高中3所;初中21所;小學23所;幼兒園79所;職業高中3所

風景名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陽護三嵕廟、真澤二仙宮、莊頭天仙廟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常行村民兵抗日窯洞保衛戰鬥遺址、沙窟遺址秦莊東嶽廟

壺關縣文物保護單位: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境內東南部。

歷史文化

壺關迓鼓

始於宋,興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本縣百尺鎮鴉村、趙村一帶,是當地群眾迎神驅邪的一種民間民俗祭祀活動。

壺關「迓鼓」民間音樂的演奏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大鼓、馬鑼、小馬鑼、鈸(包括大鈸、小鈸),狗嘶咬、拍板(也叫扎)等。在不斷發展演變中,壺關「迓鼓」融打擊樂(鼓樂)、表演為一體,以韻律多變的鑼鼓曲牌,奇特多樣的表演形式,古樸典雅的服裝扮相,場面壯觀的離奇陣法,形成了獨特的鑼鼓藝術特徵和表演風格。

壺關鼓書

上黨地區民間說唱的另一種形式,曲調簡單易學,唱腔優美動聽,表演樸素自然。從道罷「提綱板」,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其歌詞通俗易懂,合轍押韻;其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深得廣大群眾喜愛。

壺關鼓書的源流、沿革,沒有詳實史料記載。因是在當地民間俚歌、小曲等基礎上產生,所以也就不必再細加追究。壺關鼓書,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人民群眾充分利用這種簡便快捷的曲藝表演形式,宣傳革命,鼓舞抗戰士氣,尤其在農村廣為流傳。

壺關秧歌

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於壺關長治、陵川、長子、屯留、潞城、平順一帶的戲曲劇種。源於長治西火和壺關趙屋。約興起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原為逢年過節打鐵挖煤時唱的調子,打地攤演唱,道光年間勃興,幾乎遍及長治大小村鎮。清光緒年間,壺關石坡、川底、西關壁等10多個村組織秧歌班社,將說唱形式的「地圪圈」干板秧歌搬上舞台,成為地方戲曲,藝術日臻成熟,出現與上黨梆子爭勝的局面。

壺關秧歌約有傳統劇目近20齣,以《琵琶調》、《打磨坊》、《清官斷》、《白綾記》等為代表劇目,新一代演員有栗良菊王立明王石弟馮桂蓮等,頗受群眾歡迎[4]

龍燈

一般用布或紙做成,平年用十二節,閏年用十三節,體內裝有電燈(古為特製蠟燭)。表演時,先用銃放三聲大炮,緊接着鞭炮齊鳴,一穿短衣裝的追龍者,翻跟斗、持紅蜘蛛上場。這時,一股濃煙(用狼糞特製的煙料)瀰漫演出場地,十幾個身穿統一服裝的小伙子用木棍分別舉着龍頭、龍身、龍尾緩緩上場,隨即,一條游龍在雲霧中上下翻滾,時隱時現,並伴隨鏗鏘的鼓樂聲,做出各種舞姿造型,威武雄壯、氣勢恢宏,令人振奮。全縣最有名的龍燈是樹掌龍燈(紙做),此外還有城關鎮溝西坡、北河的龍燈(用布做)和實驗小學的二龍戲珠龍燈。

獅子舞

由2人扮演,共披1張獅子皮(由布、麻之類做成),穿1條外型如獅子腿腳的連腳褲。表演時,在鼓樂聲中1人手拿繡球逗引獅子上場,讓獅子做出前進、後退、滾翻、蹲臥、撓癢等舞姿動作,俗稱獅子滾繡球。有時還表演鑽人橋(10人做成橋狀,下面5人手拉手為圓圈,又5人站在下5人的肩上手拉手為圓圈,引獅子隔空隙中鑽進鑽出,直立跳躍)、跳方桌、攀高山(用桌椅板登搭成高山狀,逗引獅子攀上攀下)等高難動作。獅子舞在城關鎮最為流行,尤以北河、龍潭河、壇上等村有名氣。

扛妝

始於明代。在本縣只有兩家,一是辛村鄉天池村的古式扛妝,一是城關鎮西街的新式扛妝。由撈妝者和扛妝者組成。扮妝者為3—5歲俊美女孩,身着古裝,手搖彩扇,衣裙遮蓋全身,下面另做假腳(三寸金蓮),整個身體懸於杆上。地面扛妝者為強壯男子,將杆卡在肩上,隨着吹打樂舞蹈,前五後四,左右相轉。一行少則十扛,多則十幾扛。打妝還伴隨一把桶形彩傘者隨扛妝者在八音會吹奏中翩翩起舞,鼓樂齊鳴,五彩繽紛。

高蹺

起源於戰國時期,由六人以上人員表演。演員兩腿上各綁縛一米多高的木拐,載歌載舞,形式多樣。晉莊鎮泉則河村的高蹺聞名全縣,不但蹺高(1.5米),而且表演技巧高超,能打樁,能走弓箭步,能跌八叉,能翻筋斗。

跑旱船

旱船用竹片或木條為架,船艙和船身俱用布綢裝飾而成。表演者手把船幫站立船中,雙腳走動帶動船行,胸腹前安放兩條穿彩色褲子和花鞋的假腿,看時儼然1個少女坐在船中:其表演形式,有2~4隻旱船不等,但都有2位手握槳板,頭戴斗笠的老翁划船。表演時,旱船或快或慢,走圓場,左右穿插,風趣盎然。春節元宵節期間這種舞蹈隨處可見。

地方小吃

刀拔面

「刀拔面」製作方法是將白面和水按2:1和成麵團(冬熱,春夏秋冷),餳10分鐘後,放在案板上,將麵團用擀杖灑上澱粉,一層層疊起來,一般可疊六至七層,約5厘米厚。將專用小案板放在沸水鍋邊,將疊好的麵條放在案上,雙手緊握刀柄,刀身橫在面片上,由遠而近倒着下刀,用力一切一拔,直接拔入沸騰的鍋里,煮熟後撈出,過溫開水,炒食,澆鹵,涼拌皆可吃着筋軟可口。

風景名勝

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面積5848公頃,地處晉豫兩省交界,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東南部。林草覆蓋率達74.9%。區內有享譽全國的紫團參、紅豆杉等300餘種珍稀植物和金錢豹、黑鸛、金雕等130種國家保護動物。共有自然景觀400餘處,景點44個,以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三大峽谷為主線,串聯真澤宮、紫團洞、十八盤、青龍潭、「貓路」險道、「天橋」奇觀等風景名勝。

文物古蹟

壺關縣文物古蹟和革命遺址遍及境內13個鄉鎮區。不可移動文物537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有紹良遺址沙窟遺址、三嵕廟、真澤二仙宮、天仙廟、東嶽廟、萬佛寺石刻、大安橋碑、森掌墓地、苗晉卿墓地、抗大一分校舊址朱德總司令舊居、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常行民兵窯洞保衛戰舊址紀念館

榮譽稱號

2017年,壺關縣被評為省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2017年,壺關縣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5]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視頻

壺關縣相關視頻

山西壺關城市規劃片
壺關縣的民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