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樹掌鎮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地處壺關縣東南部,東與橋上鄉接壤,南與陵川縣搭界,西與東井嶺鄉為鄰,北與石坡鄉相連,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44千米 ,總面積99.33平方千米 。

1949年,樹掌鎮境域屬壺關縣樹掌區;1984年,樹掌公社改樹掌鎮 ;截至2018年末,樹掌鎮有戶籍人口11579人 ;截至2020年6月,樹掌鎮下轄2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樹掌村 。

2011年末,樹掌鎮有商業網點12個,職工25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民人均純收入2521元 ;2018年,樹掌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1]

目錄

簡介

樹掌鎮位於壺關縣東南部45公里處,與晉城市陵川縣毗鄰,版圖總面積99.33平方公里,林地總面積70426畝,森林覆蓋率47%,耕地總面積10800畝。全鎮共轄25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1249人(2017年)。

樹掌鎮共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10人,下設民政所、土管所、司法所、林管站、財政所、計生所、農機站、農科站、統計站、勞動保障所等10個站所。全鎮共有27個支部,580名黨員,其中男黨員516名,女黨員64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37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172名,初中及以下以上的黨員408名。

全鎮地上地下資源匱乏。 "抗大一分校"曾在樹掌鎮神北村辦學,國保單位"真澤宮"坐落在樹掌鎮神北村,其神話傳說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如繁星,古今名人薈萃,民風淳樸。[2]

歷史沿革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轄鎮。1958年設樹掌公社,1984年建鎮。1942年日寇在此地製造神郊大屠殺慘案。

經濟狀況

全鎮 地上地下資源匱乏,土地貧瘠,鎮村集體經濟薄弱,全鎮農作物以傳統的玉米、土豆種植為主,農戶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靠外出務工和微薄的農業收入,2010年人均純收入為1050元,屬壺關縣最貧困山區鄉鎮之一。

行政區劃

樹掌、河東、翠谷、南坡腦、森掌、磨掌、碣則上、大會、大坪上、郊掌、南郊、趙和池、汪流水、李家河、梁家、南雙泉、紫團、東腦、福頭、馬家莊、回車、芳岱、西柏坡東柏坡、莊則上、青松嶺26個行政村。

自然環境與資源

樹掌鎮全鎮地上地下資源。地面以奧陶系石灰岩為主,汪流水村、梁家村和樹掌村有零星分布的岩漿岩,屬中性閃長岩類。轄區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主要特徵是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冬長夏短,雨熱同季;季風強盛,年度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8.9℃,其中春季為10.2℃;夏季為21.0℃2;秋季為9.0℃;冬季為-5.9℃。年平均降水量在574.5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一般在120天左右。

人口與耕地

全鎮2005年總戶數3733戶,總人口1203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9人;2010年總戶數4183戶,總人口118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99人。2010年樹掌鎮有林地面積70426畝,森林覆蓋率47%,耕地面積10800畝。[3]

交通

省道長平公路途經樹掌鎮大坪上村、大會村、碣則上村、磨掌村、樹掌村、神北村、神南村和上河村,西至陵川縣平城鎮。旅遊循環路途經樹掌鎮河東、翠谷、汪流水等7個村。縣道東忽線貫穿樹掌鎮馬家莊和福頭村,轄區內交通便利。2010年完成了趙和池、南郊、後溝、南坡腦、森掌、回車、青松嶺等村通達通暢工程50餘公里,旅遊循環公路的竣工通車,使全鎮25個行政村100%實現了"村村通"。

鄉鎮建設

按照壺關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樹掌鎮農村低保覆核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為確保覆核工作健康順利開展,該鎮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並提出明確要求:要把低保覆核工作與當前正在開展的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精心組織,嚴格程序,把好"四關",圓滿完成全鎮農村低保覆核工作。

把好宣傳動員關。要求各支部召開宣傳動員會議進行宣傳發動,要緊密結合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和農村低保覆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利用多種渠道大力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了解農村低保覆核審批工作的新規定新要求。

把好家庭收入核算關。為使家庭收入核算便於操作,更加切合實際,該鎮認真按照農村低保覆核的有關規定,經過充分的深入調查研究,逐一細化了農戶家庭收入各項指標的確定數額,並由包村幹部、大學生村官、村紀檢小組及相關人員組成的專門核查小組對各村進行入戶調查核算,初步擬定了享受低保人員名單。

把好民主評議關。要求各村及時召開支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對擬定享受低保人員名單進行認真篩選、評議。

把好張榜公示關。要求各村對家庭收入核算情況和擬享受家庭人員名單進行張榜公示接受村民監督,真正做到了按照政策辦事,嚴格時間程序,公開公正公平,陽光透明操作。

文教衛生

樹掌鎮有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1所,在校教職工85人,在校中小學生506人。2010年,投資40萬元,對中心校周邊環境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並對校園周邊的小商小販進行了整治,為學校創造了優美、安靜的教學環境;建設了神北、樹掌2所敬老院,為全鎮百名五保老人集中供養提供了條件;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配套建設了20餘個便民超市,安裝健身器材80餘套,建設綠化小品30餘處;大力推進幹部培訓、農民技術培訓、科技普及、群眾文化活動、全民健身等社會事業,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投資119.5萬元,新建改建了神北、神南、大會、福頭、碣則上、方岱等14個行政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實現了村村有文化室、圖書室;沼氣入戶逐年增加,環境衛生保持長期乾淨整潔,人民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得到有效改善;2010年,全鎮有標準化衛生院1所,衛生技術人員5人,編制床位16張。村村普及了衛生所。全鎮新農合參合率95%以上。

名勝古蹟

真澤二仙宮,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位於樹掌鎮神北村,創建年代不詳,宋開寶八年(975年)及元、明、清、民國均有增建重修。坐北向南、五進院落。宮內供奉着樂氏二仙女,又稱"二仙奶奶廟"、"二聖廟"。宮外紅牆碧瓦,巍峨莊嚴,內部雕樑畫棟,結構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築砌成的五進院落,一院高於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門、當央殿、萬壽亭、鐘鼓樓、寢宮、聖公母大殿及兩側的樓閣式配殿,有陽宮、陰宮、嬰兒宮、奶水宮、梳妝樓等,使整個建築統一在古樸典雅、高低錯落的環境之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