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埃里溫地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埃里溫地鐵亞美尼亞語:Երեւանի մետրոպոլիտեն),是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埃里溫地鐵於1981年開通,像大多數前蘇聯的地鐵系統一樣,埃里溫地鐵站位置較深 (離地面20-70米)。埃里溫地鐵目前只有1條線路,全長13.4公里,共有10個運作的地鐵站[1]。由於1988年亞美尼亞地震的影響,地鐵建設基本陷入停滯。由於地震前地鐵線路並沒有發展至連接主要的住宅區,以及亞美尼亞獨立後所面對的經濟危機,小巴現已取代地鐵成為埃里溫主要的公共運輸系統。乘坐人數的減少又惡化了財政狀況,修建新站成了天方夜譚,就連請俄羅斯專家維護已有線路都捉襟見肘。到2009年,體面的金屬代幣也改換作粗糙、醜陋的塑料代幣。

歷史

1981年3月7日,埃里溫地鐵正式開通,並成為前蘇聯第8個地下鐵路系統。當時地鐵只有1條線,全長7.6公里,共有4個地鐵站。其後此線逐步延長至13.4公里,總共10個地鐵站。 儘管1988年的亞美尼亞大地震只對鐵路系統造成小量損毀,但這場地震卻癱瘓全國。自此,大多數原本用作擴建埃里溫地鐵的資金都被撥去重建工作上。除了1996年前往Charbakh的支線開通外,埃里溫地鐵基本上自1989年起並沒有重大的擴建工程。

營運情況

埃里溫地鐵每5分鐘一班,營運時間為上午6:30至下午11點。2003-2011年,每程地鐵車資為50亞美尼亞德拉姆,加價前每日客運量約6萬人次。2011年車費加價一倍後,每日客運量下降20%至50000人。2012年,埃里溫地鐵的年客運量為1490萬人。 埃里溫地鐵共聘有1200名員工。

由於埃里溫地勢起伏不平,有3座地鐵站位於地面。就像其他前蘇聯的地鐵系統,埃里溫大部分的地鐵站均有精美的裝飾

於1990年代早期,埃里溫地鐵曾總共有70卡車廂(全部為81-717/714型號),組成約12架共有3節車廂的列車。然而,當時中間的車廂已賣給莫斯科地鐵聖彼得堡地鐵[2]作維修首尾兩節車廂。在2000-2001年,總共有13架 81-717型號 、只有首尾2節車廂的列車在運行(其中12輛在主線運行,1輛在前往Charbakh的支線運行)。2002年埃里溫地鐵的年度預算為1.44億亞美尼亞德拉姆,預算中8千萬由國家資助,其餘的經費由車資、廣告等收入支付。現時單程車費為100德拉姆。

視頻

埃里溫地鐵 相關視頻

帶你看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地鐵,前蘇聯期修建,使用至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