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壤學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壤學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土壤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性期刊。主要刊登土壤科學各分支學科及相關領域(如植物營養科學、肥料科學、環境科學、國土資源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述與評論、新視角與前沿、問題討論等。主要讀者對象為土壤學及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決策與管理人員。《土壤學報》系中國期刊方陣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學評價中心權威期刊、江蘇省雙十佳期刊。該刊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1](CJFD)、中國學術期刊文摘(CSA)、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國內重要數據庫和文摘的來源期刊,並被SCOPUS、CA、CAB Abstracts系列、CBST、JST及FAO Agris AGRINDEX等國際檢索系統收錄。該刊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連續多年居全國農業科技期刊前列。《土壤學報》為雙月刊,大16開,192頁,逢單月11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基本內容

《土壤學報》反映土壤學各分支學科有創新或有新意的、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學及相關領域,如植物營養科學、肥料科學、環境科學[2]、國土資源等領域中具有創造性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前沿問題評述與進展和問題討論。該刊主要讀者對象為土壤學及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管理幹部。《土壤學報》的前身是《中國土壤學會會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於1948年12月創刊。1952年更名為《土壤學報》。1955~1956年定期出版,為半年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為季刊,全國各地郵局發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科研工作停頓,《土壤學報》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復刊。該刊為16開本,每期144頁,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該刊歷任主編:1948年主編是宋達泉研究員;1950~1954年主編是馬溶之研究員;1955~1983年主編是熊毅研究員;1984~1996年主編是魯如坤研究員;1996~2003年主編是季國亮研究員。現任主編是蔡祖聰研究員。該刊編輯部現有編輯人員4人。

收錄情況

《土壤學報》在國際上與英、美、日、德等27個國家153個單位和個人建立了交換聯繫,發表的論文被國際著名的美國出版的CA、CAB文摘收錄。該刊已成為國際同行所重視的學術刊物,在國內已是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刊物。該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技文獻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的來源期刊和《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的收錄期刊。《土壤學報》在選題、組稿上能緊跟土壤學發展前沿,對科研工作起着導向的作用,深受廣大讀者作者歡迎。

視頻

土壤學報 相關視頻

熱烈祝賀《土壤學報》創刊70周年
土壤學第一節

參考文獻

  1. 數據庫發展史 ,搜狐,2019-07-12
  2. 【教授講專業】環境科學 ,搜狐,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