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国府迁台)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或稱國府遷台,是指1949年至1950年、即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中國國民黨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及其跟隨的二百萬軍民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除了中華民國國軍的主力部隊之外,還有許多平民也跟隨國軍離開中國大陸,大部分部隊是從華南撤退到台灣的,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個月之後才離開在中國大陸最後駐紮地四川省的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在中華民國歷史以及現代台灣歷史上均是重大事件。以時任總統蔣中正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國民黨及國軍原計劃藉由暫時撤退至台灣,重新集結及鞏固軍隊,準備反攻大陸以取回中國大陸的統治權,此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優先事項。隨着這樣的計劃變得明顯不可能實現,中華民國的國家焦點轉移到台灣的現代化和經濟發展上。李登輝政府上台後,主張中華民國主權與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在2004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便不再發行疆域包含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全圖」[1],而改成目前中華民國治權所及的台澎金馬地區。但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大陸仍然為中華民國的法理領土。

背景

1945年二戰結束後,蔣中正所領導的中華民國國軍與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內戰。雙方都試圖控制和統一中國。蔣中正依賴美援,毛澤東則依賴蘇聯和農村人口的支持。國共兩黨之間的血腥衝突始於國民革命軍北伐(1926-1928年),並持續到抗日戰爭時期(1932-1945年)。毛澤東和蔣中正都認為有必要消滅軍閥,但理由不同:對毛澤東來說,消滅軍閥將結束中國的封建制度,使得國家得以邁向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對蔣中正來說,軍閥是中央政府的巨大威脅。毛澤東的共產黨軍隊動員中國農村的農民對抗日本人,在1945年日本投降時,中國共產黨已經建立了一支近百萬士兵的軍隊。毛澤東的軍隊對日本施加的壓力使蘇聯受益,因此中共軍隊由蘇聯提供補給。中共在意識形態上的統一,以及在抗日戰爭中取得的經驗,為下一場與國民黨的戰鬥做好了準備。

雖然國軍的裝備精良,但缺乏有效的領導、政治上的團結和經驗。1949年1月,蔣中正卸任中華民國總統,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李宗仁與中共進行談判,但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中共等同逼降的要求。1949年4月中旬,李宗仁尋求進一步拖延時間,中共解放軍渡過長江。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最終宣布政府遷設台北[2]

安置人員

在1948年8月開始的4個月中,中華民國將中華民國空軍遷至台灣,帶走了80多架飛機和3艘只。 陳錦昌在他的書中寫道,在1948年8月至1949年12月期間,平均每天有50至60架飛機在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飛行,運輸燃料和彈藥。蔣公還將國軍的26艘海軍艦艇派往台灣。共產黨對國軍的最後一次進攻始於1949年4月20日,一直持續到夏末。到了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幾乎控制了中國大陸的所有地區;國民黨只控制了台灣和澎湖、廣東以及中國偏遠西部的一些地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帶頭說服學者們帶着書籍和文獻轉進台灣。

搬運大陸珍寶

1948年,蔣中正開始策劃中央政府及國軍撤退台灣,並計劃從大陸搬運黃金和寶藏。一些學者表示,黃金和寶藏的轉移是抵禦日本侵略和占領的保護措施的一部分,類似於二戰期間歐洲各國政府將黃金轉移到其他地方的做法。自中國大陸運出的黃金數量因來源不同而異,但通常估計在300萬至500萬兩之間(約113.6-115.2噸;一兩為37.2克)。人們普遍認為,帶到台灣的黃金是用來為台灣經濟和政府奠定基礎的。 蔣介石搶運黃金6個月後,新台幣發行,以1:40, 000的比率取代舊台幣。據信,其中80萬兩黃金被用來穩定自1945年以來一直遭受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

除了黃金,中華民國政府還帶來了文物,現保存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稱,在1948年中國內戰期間,朱家驊、王世傑、傅斯年等董事聚在一起,討論將名作運往台灣保護文物安全的事宜。最著名的三件來台文物即故宮三寶(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對於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珍品,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在中國大陸,有些人認為這些文物是被掠奪的,還有一些人反而認為這些文物是被意外地保護起來的,因為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破四舊運動,這些文物可能會在這期間永遠消失了,另一些人則認為台灣仍然是中國主權領土的一部分,因此搬遷不是問題。

視頻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相關視頻

鐵血紅安:國軍撤退台灣,惠平告別槓子銅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