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卡圈坊(Krispy Kreme)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卡圈坊(Krispy Kreme)
圖片來自Pinterest

卡卡圈坊Krispy Kreme[1] ,是美國一間甜甜圈大型連鎖店

簡介

卡卡圈坊(Krispy Kreme),創立於1937年美國北卡羅萊納溫斯頓-賽倫,也是公司總部位置,也是美國第二大甜甜圈食品店。

卡卡圈坊(Krispy Kreme)母公司是位在歐洲盧森堡的JAB Holdings,卡卡圈坊的足跡已遍布北美中東拉丁美洲歐洲亞洲,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分店,每天生產的卡卡圈數量超過75萬個。

Krispy Kreme Doughnut卡卡圈坊的創立者弗農·魯道夫(Vernon Rudolph)從一名法國廚師手中得到了的發酵製作卡卡圈的獨特秘方。並於1937年7月13日在美國的溫斯頓賽勒姆開出了Krispy Kreme Doughnut卡卡圈坊的第一家門店。

卡卡圈坊精選烘焙7天以內的Arabica咖啡豆,製成各式美味咖啡。與卡卡圈搭配品嘗,更是絕佳組合。

發展歷史

Krispy Kreme的創立人為Vernon RudolphVernon Rudolph。1933年,他從一位來自新奧爾良法國裔廚師Joe LeBeau買下了一間甜甜圈店、一份酵母甜甜圈秘方以及〝Krispy Kreme〞之名[2]

他與家人、朋友一起花了數年到處找適合的遷移地點,終於在1937年7月13日租用北卡羅萊納Winston-Salem的一處物業,開設Krispy Kreme甜甜圈工場,並批發甜甜圈給雜貨店售賣。後來由於越來越多人希望在工場直接買新鮮出爐的甜甜圈品嚐的緣故,Vernon Rudolph決定把工場向街外的牆壁鑿洞作為售賣窗口,正式開始直接售賣甜甜圈給顧客。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Krispy Kreme開始了甜甜圈的機械化量產,令產品更趨至完美。

在1960年代,Krispy Kreme業務在美國東南部發展迅速。奈何在Vernon Rudolph於1973年8月16日去世後,Krispy Kreme業務開始放慢,後來更被Beatrice Food收購。

到1982年,Krispy Kreme終被一眾早期的經營者購回,其業務於1990年代擴展至紐約市加州。在21世紀開始,其業務開始擴展至美國海外,包括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澳大利亞台灣日本南韓東南亞地區。

2008年10月27日,在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下,Krispy Kreme因成本上漲令財務出現問題,宣佈撤出香港,自行清盤[3]

事件

  • 2016年,由JAB Holdings收購Krispy Kreme公司全部股份,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分店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卡卡圈坊,百度百科
  2. Kiak Kazanjian & Amy Joyner:"Making Dough-The 12 Secret Ingredients of Krispy Kreme's Sweet Success",page 195.John Wiley & Sons,Inc.,2004.ISBN 0-471-43209-1
  3. 美式冬甩開業兩年Krispy Kreme清盤. 蘋果日報. 2008-10-28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7) (Chinese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