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成立於1993年9月20日,是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的一個社會團體。

基本信息

登記證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業務主管單位: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登記管理機關: 北京市民政局

社會組織類型: 社會團體

活動資金: 50,000 元

活動地域: 北京市

業務範圍: 開展圖形圖象學研究、學術交流、技術開發推廣、專業培訓、諮詢服務、編輯專業刊物。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王涌天

相關資訊

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

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2022)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承辦,合作學術媒體包括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本次大會內容包括特邀報告、論文報告、前沿論壇交流、專題論壇、優博展示,青年論壇,參觀展覽等部分。圖像圖形技術在新時代中所起的作用、成果、發展及深層次應用,是大會主要研究交流探討的內容,現誠邀國內外研究人員[1]和工程技術人員及廣大在讀學生積極投稿。

出版檢索

英文:被錄用並註冊的英文稿件將由Springer出版公司出版,並送交EI檢索,IGTA系列會議論文集已連續九年被EI檢索。

中文:被錄用並註冊的中文稿件將徵得作者同意,被推薦核心期刊,經期刊審定正式發表。

請在投稿同時提交中英文題目和中英文摘要(含中英文投稿),會議交流、論文宣講時中英文均可。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2022大事記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在2022年的工作中,針對自身的特點,深入進行學術交流,積極通過學會的活動擴大學會的影響,嚴格遵守北京市科協及北京市民政局的各項規定,綜合總結如下:

亞洲觸覺會議(Asiahaptics2022)

11月12日至14日,亞洲觸覺會議AsiaHaptics2022在北京市友誼賓館成功舉辦。AsiaHaptics是觸覺領域的四大國際會議之一,是以交互式演示為特色的觸覺國際學術會議,自創辦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本次會議由學會主辦,旨在展示國內外觸覺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觸覺領域同仁提供國際交流的平台。本次會議採取「一主三副同步、線上線下聯動」的組織和參會形式,在中國北京設立主會場,在中國南京、日本東京、韓國大田分別設立分會場。來自中國北京主會場的信號向全球直播,全球萬餘人次觀看了大會直播。

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2022)

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2022)》,於4月23日線上召開,兩家直播平台累計觀看量總計2300餘人次。本屆會議收到有效投稿論文77篇,通過3輪審稿和終審,收錄中英文論文37篇,其中英文論文將通過Springer出版並提交EI檢索。 精彩的報告向與會者介紹了圖像圖形前沿技術的最新進展,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和熱情,每年的IGTA系列會議都為科技工作者搭建多種形式的平台,促進本行業領域人才的交流。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年學者交流論壇暨新委員招募會

1月16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BSIG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的《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年學者交流論壇暨新委員招募會》以線上形式召開。論壇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田豐研究員及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鍾義信教授分別做了精彩的報告。

論壇上介紹了近幾年青工委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推薦學會各項獎勵等,鼓勵委員們按照學會要求積極發展會員、承辦各類學術活動、開展科普介紹等。青工委在選舉前充分動員和廣泛宣傳,本次選舉共吸引24位優秀青年學者參選。經過在線無記名投票,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第七屆青年委員會招募新委員24位。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暨新委員工作會議

1月26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BSIG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暨新委員工作會議》以線上形式成功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科技大學班曉娟教授和國家青年長江學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索津莉副教授進行特邀報告。論壇上介紹了女科技工作委員會的宗旨和2022年主要工作計劃,鼓勵委員們按照學會要求積極發展會員、承辦相關學術活動、開展建言獻策等活動。本次選舉共吸引29名優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當選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委員。

女工委作為換屆後成立的新工作委員會,以多項交流、學術評價活動活躍在學會中,收到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的歡迎。

青托沙龍走進園區論壇

在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在北京市科協的支持下,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及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工委、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北京市長城偉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聯合承辦的《2022BSIG青托沙龍走進園區論壇》於5月24日線上召開,共計吸引2700餘人參與交流。

本次活動學會邀請了幾位不同領域的跨界專家進行了精彩的報告,是學會在組織學術交流活動上的一次新突破,希望可以繼續發揮學會的人才優勢,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將黨建引領和科研攻關相結合,推動圖像圖形科技創新發展。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

《BSIG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於7月25日以線上形式召開,會議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承辦,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人工智能[2]研究院協辦。多位領域大咖介紹領域前沿研究成果。為本領域的同行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更加廣泛的匯聚女科技工作者,並快速地成長。與此同時,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招募新委員9位。

青年學者成長論壇

9月9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會(BSIG)主辦,BSIG青年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承辦的《BSIG2022青年學者成長論壇》在北京西郊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開設了青托論壇、優青論壇、圓桌討論三場遞進式學術專場交流,邀請了多位青年學者介紹領域前沿科研成果,更有多位領域大咖分享科研工作和科研經驗。為從事人工智能、圖像圖形領域的同行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拓寬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學術視野,於此同時,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第七屆青年委員會招募新委員23位。

2022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生物醫學中的圖形圖像分析

11月3日,《2022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生物醫學中的圖形圖像分析》圓滿召開。本次報告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密雲區人民政府、懷柔區人民政府、懷柔科學城管委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北京科學中心、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承辦,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協辦,科協頻道提供宣傳支持。報告會通過北京科協知乎號、蔻享學術網站、bilibili、進行直播,線上累計近六萬五千人參加,點燃了公眾參與學術交流的熱情,這種「大同行、跨學科、互動式、雲直播」的報告會形式,學科領域廣,成果水平高,參與專家多,會為今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帶來更多啟示。

AI 奇妙夜-和大 UP 主「老石談芯」侃侃自動駕駛的過去、現在、未來

由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OpenMMLab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協辦的直播欄目《AI奇妙夜》10 月 20 日由知名科普 UP 主 「老石談芯」 主理人老石帶來最全面的自動駕駛掃盲講解!以時下熱點「自動駕駛」為切入點,講述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駕駛研發中的應用,加入以算法框架、算力為主要載體,為開發人工智能提供訓練、測試驗證、應用服務,賦能自動駕駛的現狀,生態以及未來,並以實際案例製作 demo 的演示配合此次內容分享。

AI 奇妙夜-面對紛繁複雜的 AI 算法,如何才能少走彎路?

由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OpenMMLab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協辦的直播欄目《AI奇妙夜》11月10日由B 站知名科普 UP 主「同濟子豪兄」剖析學習路徑,玩轉趣味案例,漫談技術跨界,把握研究方向,品味學習心法,做焦慮內卷時代的素心人。

優秀博士論文和優秀導師評選工作

學會在2022年繼續開展優秀博士論文和優秀導師的評選工作,並以此為試點,開展各類型的科技評價工作並做好各種科技評價的基礎準備工作。本次優秀博士論文獎共遴選出5篇優秀論文獎、5位優秀導師獎以及5篇優秀論文提名獎和5位優秀導師提名獎。評獎範圍輻射到北京周邊的京津冀地區。學會將在此基礎上,醞釀更多層次的科技評價工作,豐富學會為會員為社會服務的內容。

最美女科技工作者評選工作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選出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人員的模範和榜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創新,理解創新,參與創新的文化氛圍。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為了更好的發揮科研創新中的女性力量,鼓勵更多女性進入科研領域成為高層次科研人才,有力地推動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和發展,學會開展了「最美女科技工作者」稱號的遴選工作,經過嚴格的評審工作,最終共有8位優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入選。

內部治理

學會專職人員通過參加北京市科協舉辦的多門線上培訓課程,不斷提升學會秘書處工作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開闊了學會工作思路,加強了社團間的橫向交流,為今後開展秘書處工作帶了很多啟示,也為學會的發展夯實了新的基礎。

北京市科協月度工作點評會

9月29日參加科協月度作點評會,作為具有典型經驗的學會,會上重點介紹了學會在學術交流、科技評價、青工委、女工委等方面的工作經驗,以及科協數字平台在學會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建議。

市科協社第九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暨2022年科協系統工作會

2月22日,學會黨建工作小組及部分理事參加了由市科協組織的「第九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暨2022年科協系統工作會」。北京市科協將堅持首都意識、首善標準、首創精神,緊緊抓住融入首都發展大局和服務科技工作者兩個關鍵點集中力量推進「學習年、制度年、作風年」建設,聚焦科普、學術、智庫,打造「數字科協」等方面。學會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搶抓機遇,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創新局。不斷推進自身改革,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小組的能力和水平,在奮進的道路上始終成為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先鋒,不斷鼓舞學會會員接力耕耘,為學會及整個行業的發展凝智聚力。

學習研討中國科協黨組《匯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磅礴力量理論文章》

5月16日,學會組織黨建工作小組以線上的形式學習討論《匯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磅礴力量理論文章》,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團結的力量源於價值的引領。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正逢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也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凝聚廣泛的思想共識,熔鑄堅實的精神支撐,激發強勁的創新動力。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上,學會要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砥礪創新創造,踐行報國之志,面向未來奮發有為,努力開創新時代學會工作新局面。

學習「黨的二十大相關精神」

10月31日,學會組織黨建工作小組線上觀看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與會人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點學習了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建設國家戰略科技人才隊伍等內容。會議聽取了黨建工作小組各組員學習宣傳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精神的情況,並針對穩定支持會員,激勵青年人才快速成長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推薦工作

按照北京市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和關於經理學術實踐的工作部署,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聯合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申報《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23-2025年度項目。11月19日,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舉行了「青年人才托舉項目」終評會議,評出青年人才托舉項目入選者3名。學會已經連續七年申報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項目,共計13位青年學者獲得資助。

第十六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推薦工作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1年第十六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結果揭曉,經學會推薦、專業機構覆核等環節,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共有4篇論文入選,分別是孫顯的《遙感邊緣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及挑戰》、孫哲南的《生物特徵識別學科發展報告》、王偉《視覺對抗樣本生成技術概述》、葉子鵬《從傳統渲染到可微渲染: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學會也榮獲優秀組織單位這一榮譽。

麒麟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

2021年11月,北京市科技人才研究會開啟了麒麟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工作,旨在選樹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人員的模範和榜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創新、理解創新、參與創新的文化氛圍。

在獎項徵集階段,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推薦了銀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相關項目參評,3月28日,評委會公布麒麟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銀河水滴創始人黃永禎、首席算法官曹春水等人申報的《基於步態分析的遠距離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麒麟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獎!

在2023年,學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學術交流品質,梳理首都學術品牌,形成國際學術交流基地。積極參與相關企業創新,在創新成果轉化,新型職稱評定,技術諮詢等方面制定規劃,做出成績。針對數字教育,數字辦公等專項工作,參與數字科協建設,開展對應的調研和支持,拿出具體舉措,實現學會的數字化轉型。積極發揮學會青年委員會和女性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的作用,營造更多,更前沿,更靈活的學術交流氛圍。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在2022年的工作中,針對自身的特點,深入進行學術交流,積極通過學會的活動擴大學會的影響,嚴格遵守北京市科協及北京市民政局的各項規定,綜合總結如下:

亞洲觸覺會議(Asiahaptics2022)

11月12日至14日,亞洲觸覺會議AsiaHaptics2022在北京市友誼賓館成功舉辦。AsiaHaptics是觸覺領域的四大國際會議之一,是以交互式演示為特色的觸覺國際學術會議,自創辦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本次會議由學會主辦,旨在展示國內外觸覺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觸覺領域同仁提供國際交流的平台。本次會議採取「一主三副同步、線上線下聯動」的組織和參會形式,在中國北京設立主會場,在中國南京、日本東京、韓國大田分別設立分會場。來自中國北京主會場的信號向全球直播,全球萬餘人次觀看了大會直播。

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2022)

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2022)》,於4月23日線上召開,兩家直播平台累計觀看量總計2300餘人次。本屆會議收到有效投稿論文77篇,通過3輪審稿和終審,收錄中英文論文37篇,其中英文論文將通過Springer出版並提交EI檢索。 精彩的報告向與會者介紹了圖像圖形前沿技術的最新進展,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和熱情,每年的IGTA系列會議都為科技工作者搭建多種形式的平台,促進本行業領域人才的交流。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年學者交流論壇暨新委員招募會

1月16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BSIG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的《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年學者交流論壇暨新委員招募會》以線上形式召開。論壇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田豐研究員及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鍾義信教授分別做了精彩的報告。

論壇上介紹了近幾年青工委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推薦學會各項獎勵等,鼓勵委員們按照學會要求積極發展會員、承辦各類學術活動、開展科普介紹等。青工委在選舉前充分動員和廣泛宣傳,本次選舉共吸引24位優秀青年學者參選。經過在線無記名投票,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第七屆青年委員會招募新委員24位。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暨新委員工作會議

1月26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BSIG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暨新委員工作會議》以線上形式成功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科技大學班曉娟教授和國家青年長江學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索津莉副教授進行特邀報告。論壇上介紹了女科技工作委員會的宗旨和2022年主要工作計劃,鼓勵委員們按照學會要求積極發展會員、承辦相關學術活動、開展建言獻策等活動。本次選舉共吸引29名優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當選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委員。

女工委作為換屆後成立的新工作委員會,以多項交流、學術評價活動活躍在學會中,收到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的歡迎。

青托沙龍走進園區論壇

在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在北京市科協的支持下,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及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青工委、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北京市長城偉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聯合承辦的《2022BSIG青托沙龍走進園區論壇》於5月24日線上召開,共計吸引2700餘人參與交流。

本次活動學會邀請了幾位不同領域的跨界專家進行了精彩的報告,是學會在組織學術交流活動上的一次新突破,希望可以繼續發揮學會的人才優勢,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將黨建引領和科研攻關相結合,推動圖像圖形科技創新發展。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

《BSIG女科技工作者學術論壇》於7月25日以線上形式召開,會議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承辦,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協辦。多位領域大咖介紹領域前沿研究成果。為本領域的同行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更加廣泛的匯聚女科技工作者,並快速地成長。與此同時,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招募新委員9位。

青年學者成長論壇

9月9日由北京圖象圖形學會(BSIG)主辦,BSIG青年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承辦的《BSIG2022青年學者成長論壇》在北京西郊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開設了青托論壇、優青論壇、圓桌討論三場遞進式學術專場交流,邀請了多位青年學者介紹領域前沿科研成果,更有多位領域大咖分享科研工作和科研經驗。為從事人工智能、圖像圖形領域的同行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拓寬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學術視野,於此同時,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第七屆青年委員會招募新委員23位。

2022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生物醫學中的圖形圖像分析

11月3日,《2022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生物醫學中的圖形圖像分析》圓滿召開。本次報告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密雲區人民政府、懷柔區人民政府、懷柔科學城管委會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北京科學中心、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承辦,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協辦,科協頻道提供宣傳支持。報告會通過北京科協知乎號、蔻享學術網站、bilibili、進行直播,線上累計近六萬五千人參加,點燃了公眾參與學術交流的熱情,這種「大同行、跨學科、互動式、雲直播」的報告會形式,學科領域廣,成果水平高,參與專家多,會為今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帶來更多啟示。

AI 奇妙夜-和大 UP 主「老石談芯」侃侃自動駕駛的過去、現在、未來

由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OpenMMLab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協辦的直播欄目《AI奇妙夜》10 月 20 日由知名科普 UP 主 「老石談芯」 主理人老石帶來最全面的自動駕駛掃盲講解!以時下熱點「自動駕駛」為切入點,講述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駕駛研發中的應用,加入以算法框架、算力為主要載體,為開發人工智能提供訓練、測試驗證、應用服務,賦能自動駕駛的現狀,生態以及未來,並以實際案例製作 demo 的演示配合此次內容分享。

AI 奇妙夜-面對紛繁複雜的 AI 算法,如何才能少走彎路?

由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OpenMMLab主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協辦的直播欄目《AI奇妙夜》11月10日由B 站知名科普 UP 主「同濟子豪兄」剖析學習路徑,玩轉趣味案例,漫談技術跨界,把握研究方向,品味學習心法,做焦慮內卷時代的素心人。

優秀博士論文和優秀導師評選工作

學會在2022年繼續開展優秀博士論文和優秀導師的評選工作,並以此為試點,開展各類型的科技評價工作並做好各種科技評價的基礎準備工作。本次優秀博士論文獎共遴選出5篇優秀論文獎、5位優秀導師獎以及5篇優秀論文提名獎和5位優秀導師提名獎。評獎範圍輻射到北京周邊的京津冀地區。學會將在此基礎上,醞釀更多層次的科技評價工作,豐富學會為會員為社會服務的內容。

最美女科技工作者評選工作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選出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人員的模範和榜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創新,理解創新,參與創新的文化氛圍。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為了更好的發揮科研創新中的女性力量,鼓勵更多女性進入科研領域成為高層次科研人才,有力地推動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和發展,學會開展了「最美女科技工作者」稱號的遴選工作,經過嚴格的評審工作,最終共有8位優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入選。

內部治理

學會專職人員通過參加北京市科協舉辦的多門線上培訓課程,不斷提升學會秘書處工作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開闊了學會工作思路,加強了社團間的橫向交流,為今後開展秘書處工作帶了很多啟示,也為學會的發展夯實了新的基礎。

北京市科協月度工作點評會

9月29日參加科協月度作點評會,作為具有典型經驗的學會,會上重點介紹了學會在學術交流、科技評價、青工委、女工委等方面的工作經驗,以及科協數字平台在學會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建議。

市科協社第九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暨2022年科協系統工作會

2月22日,學會黨建工作小組及部分理事參加了由市科協組織的「第九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暨2022年科協系統工作會」。北京市科協將堅持首都意識、首善標準、首創精神,緊緊抓住融入首都發展大局和服務科技工作者兩個關鍵點集中力量推進「學習年、制度年、作風年」建設,聚焦科普、學術、智庫,打造「數字科協」等方面。學會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搶抓機遇,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創新局。不斷推進自身改革,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小組的能力和水平,在奮進的道路上始終成為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先鋒,不斷鼓舞學會會員接力耕耘,為學會及整個行業的發展凝智聚力。

學習研討中國科協黨組《匯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磅礴力量理論文章》

5月16日,學會組織黨建工作小組以線上的形式學習討論《匯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磅礴力量理論文章》,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團結的力量源於價值的引領。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正逢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也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凝聚廣泛的思想共識,熔鑄堅實的精神支撐,激發強勁的創新動力。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上,學會要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砥礪創新創造,踐行報國之志,面向未來奮發有為,努力開創新時代學會工作新局面。

學習「黨的二十大相關精神」

10月31日,學會組織黨建工作小組線上觀看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與會人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點學習了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建設國家戰略科技人才隊伍等內容。會議聽取了黨建工作小組各組員學習宣傳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精神的情況,並針對穩定支持會員,激勵青年人才快速成長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推薦工作

按照北京市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和關於經理學術實踐的工作部署,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聯合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申報《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23-2025年度項目。11月19日,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舉行了「青年人才托舉項目」終評會議,評出青年人才托舉項目入選者3名。學會已經連續七年申報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項目,共計13位青年學者獲得資助。

第十六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推薦工作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1年第十六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結果揭曉,經學會推薦、專業機構覆核等環節,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共有4篇論文入選,分別是孫顯的《遙感邊緣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及挑戰》、孫哲南的《生物特徵識別學科發展報告》、王偉《視覺對抗樣本生成技術概述》、葉子鵬《從傳統渲染到可微渲染: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學會也榮獲優秀組織單位這一榮譽。

麒麟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

2021年11月,北京市科技人才研究會開啟了麒麟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工作,旨在選樹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人員的模範和榜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創新、理解創新、參與創新的文化氛圍。

在獎項徵集階段,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推薦了銀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相關項目參評,3月28日,評委會公布麒麟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銀河水滴創始人黃永禎、首席算法官曹春水等人申報的《基於步態分析的遠距離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麒麟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獎!

在2023年,學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學術交流品質,梳理首都學術品牌,形成國際學術交流基地。積極參與相關企業創新,在創新成果轉化,新型職稱評定,技術諮詢等方面制定規劃,做出成績。針對數字教育,數字辦公等專項工作,參與數字科協建設,開展對應的調研和支持,拿出具體舉措,實現學會的數字化轉型。積極發揮學會青年委員會和女性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的作用,營造更多,更前沿,更靈活的學術交流氛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