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協和醫學院(英語: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縮寫為PUMC)位於中國北京,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捐資,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為藍本建立,是中國第一所開設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院。1985年後,一度改名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目前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結合,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雙重領導。北京協和醫學院與北京清華大學合作辦學,8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清華進行醫學預科階段的學習,可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名稱。2017年,中國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協和在基礎醫學得到A+[1],臨床醫學得到A。
沿革
1906年,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了協和醫學堂,為協和醫學院的前身。英文名為Union,即聯合之意,被雅致地譯成中文,稱作協和。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協和醫學堂。1916年,負責設計協和建築的柯立芝來華考察豫王府,決定設計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宮殿式外觀的校園和醫院群建築。
1917年9月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幫助建立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醫預科,附屬醫院為北京協和醫院,首任校長為Franklin C.McLean。1919年10月開辦醫學本科,學制為八年制。1920年開辦護士學校,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沃安娜(Anna D.Wolf)擔任護校校長。
1928年6月,國民教育部規定高等院校校長必須是中國人,學校董事會必須華人董事為多數。1929年4月,美國董事辭呈,董事會改選,胡適、張伯苓、伍朝樞、施肇基、周詒春、翁文灝、劉瑞恆等組成北京協和醫院新一屆董事,劉瑞恆出任第一任中國籍協和醫學院院長。同年,北京協和醫學院被國民政府教育部改名為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1942年1月,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學校停辦。
1947年10月學校第一次復校。1949年9月復稱北京協和醫學院。1953年學校停止招生。1951年改名中國協和醫學院。1957年併入中國醫學科學院。1959年在原協和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國醫科大學。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辦。
1979年8月復校,校名改為「中國首都醫科大學」。1985年改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2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兩部領導簽署了清華大學與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緊密合作,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協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進入「211」和「985」工程建設項目。此協議在2007年5月的新協議誕生後終止。「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名稱從未正式註冊和使用過。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官方網站以及清華大學的官方網站上均無此稱謂。
2006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簽署的《清華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關於落實兩部協議的實施意見》,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英文名稱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接受教育部、衛生部雙重領導,原有隸屬領導關係、資產關係和經費管理體制不變,仍為獨立法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由清華大學納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及其他相關計劃之中。此協議在2007年5月的新協議誕生後終止。
2007年5月,根據教育部、衛生部共建協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和清華大學關於落實兩部協議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關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的通知》以及《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鑑於與清華大學緊密合作辦學的需要,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名稱。更名後仍為獨立法人單位,原隸屬關係、人員編制、資產關係和經費管理體制保持不變。
2016年6月,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曹雪濤院士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校長萬立駿院士在合肥中國科大簽署《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生物醫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計劃(Ph.D. Program)合作協議》,探索生命醫學交叉人才培養的新模式[2]。
2018年,北京協和醫學院長學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開始招生。長學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擬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三所大學的本科生中進行招生,招生對象為:在非醫學部/院/系學習、有志於醫學、已完成本科三年學習的學生。學生經考試錄取後,在本科第四年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始醫學專業的學習,醫學專業學程共5年。
視頻
北京協和醫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A+、A類學校),光明網,2017-12-29
- ↑ 院校與中國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探索生命醫學交叉人才培養新模式,中國醫學科學院 & 北京協和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