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海報)原圖鏈接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是迪士尼電影公司2007年推出的奇幻歷險電影,也是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第三部作品。由戈爾·維賓斯基執導,傑瑞·布魯克海默製片,約翰尼·德普、奧蘭多·布魯姆[1]、凱拉·奈特莉和傑弗里·拉什主演。

影片劇情圍繞威爾·特納、伊麗莎白·斯旺、赫克托·巴博沙以及「黑珍珠號」海盜船的一眾船員們試圖營救傑克·斯派洛船長的努力展開,他們還需要與卡特勒·貝克特和戴維·瓊斯為首的東印度貿易公司對抗,挫敗他們永遠消滅所有海盜的野心。

該片於2007年5月25日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傑克船長遭伊麗莎白致命一吻後被章魚怪捲走生死未卜,棄船逃走的「黑珍珠號」殘部、威爾·特納和對傑克的「死」半是哀傷半是內疚的伊麗莎白,結成救援小分隊跟隨解除不死魔咒後尚在人間的巴博薩船長到傳說中的「世界盡頭」搭救傑克。

得到海魔王大衛·瓊斯心臟的貝克特總督無疑掌握了致命武器,他找到大衛·瓊斯並要挾他為自己服務;貝克特的野心很簡單,也很可怕,為了保證東印度公司在海上橫行無忌,生意暢通無阻,他必須肅清七大海域的海盜分支力量,而大衛·瓊斯的魔船隊和他們召喚海怪的能力正是貝克特急需的。

在女巫的指引下,巴博薩一行來到遙遠的新加坡搬救兵。可這位救兵也絕非善類,被人稱作「新加坡海盜王」的嘯風帶領一批好勇鬥狠的嘍羅霸占這一帶水域,他手上有一張神秘的地圖能讓巴博薩一行找到傑克,狡猾的嘯風不願捲入傑克與大衛·瓊斯之間的恩怨,但當他發現伊麗莎白極有可能是海洋女神托生的時候改變了主意,伊麗莎白被押下做人質,嘯風也出手協助他們從與現實世界顛倒的世界盡頭把傑克找了回來。回到大家身邊的傑克沒了自己的船,而這時他和巴博薩等人也知道貝克特和大衛·瓊斯即將殺到,仇人見面之時也宣布海盜們的末日即將來臨。危急關頭,本來彼此結怨頗深的海盜們只能團結起來,七大海域的海盜王被召集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為了海盜的生存和自由的靈魂進行最後的抗爭[2]

幕後製作

劇本創作

《加勒比海盜》系列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原創,編劇特里·羅西奧和特德·艾利奧特曾一手創造出《怪物史萊克》中那童話般優美的幻想世界,而他們的靈感之源則來自於迪斯尼主題公園中一項好玩的經典遊樂設施。確實,自從1952年的《紅海盜》之後,就再沒有出現過一部像樣點兒的海盜影片,是時候為此類影片重新樹立一個經典的地位了。

不過,羅西奧和艾利奧特拿出的劇本還是比較「規矩」的,雖然主題隱晦而尖銳--明顯不是給孩子看的奇幻歷險劇,但劇本中的傑克船長可沒有大銀幕上那般古怪另類。

角色設定

雖然導演戈爾·維賓斯基和主演約翰尼·德普兩人當初並不知道將「傑克船長」這個角色弄得如此瘋癲如此古怪是否行得通,還是將風險一併承擔下來。傑克船長結合了搖滾歌手基思·理查茲和有着法國腔的知名卡通形象臭鼬「Pepe Le Pew」的某些共性:生活不安定、性格狂野、想做就做、矛盾而混亂。約翰尼·德普表示自己並非單純地模仿理查茲的動作,而是抓住了其中的神髓,那是一種美麗又懶散的自信,眼睛上的濃眼影、頭髮上的連串珠子,都是「自由」的標誌--「海盜」一詞在德普的心中就代表着「絕對的自由」,感覺就像是18世紀的搖滾明星。於是他詮釋的傑克船長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精明的冒險家,有着輕鬆快樂、不加停頓的圓滑腔調,說着像婦人一樣陰柔狡詐的花言巧語,走起路來搖曳生風--這些都令迪斯尼公司的行政長官們牙齒不停地打顫,說德普一個人就可以毀掉這部耗資巨大的影片,還嘲笑他的傑克船長看起來就像是個基佬。

然而,《加勒比海盜1&2》所帶來的巨大票房收益,最終讓這些傢伙閉上了嘲弄的嘴巴,約翰尼·德普還憑他推陳出新的表演,得到了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然後,影片又變成了全世界最暢銷的DVD,直至四年後的2007年,影片的副產品仍然為公司賺進了大把的鈔票,累積已經高達15億美元。相信迪斯尼的主席迪克·庫克一定美得在被窩裡偷笑呢。現在任誰都不能否認,「傑克船長」是影片成功的最大要素之一,但戈爾·維賓斯基也表示,一旦《加勒比海盜3》太過倚重約翰尼·德普的個人表演,只會遭遇「沉船」的命運,所以他為其中充填了數不清的人物,來分擔德普的表演重擔,前兩集所有的重要人物悉數出席不說,還有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海盜大佬、美麗神秘的女巫、東印度貿易公司的操盤手等等。再加上傑克船長和鐵匠威爾·特納當海盜的父親紛紛現身,可謂熱鬧非凡。

視頻

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 相關視頻

電影片段: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片段欣賞,片段六。
排簫:《世界的盡頭》加勒比海盜3主題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