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與中華民國新疆自治省主席盛世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後的辦事機構所在地。

位置簡介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位於烏魯木齊市勝利路392號,建築面積503.6平方米,占地1100平方米。1962年,辦事處舊址被烏魯木齊市政府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命名為「革命烈士紀念館」,1965年10月更名為「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該舊址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被團中央列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2004年12月,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點)重點建設規劃」之一。

歷史經過

創建背景

據了解,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原是一處私人住宅,房主趙德壽,在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任塔城行政長。這幢樓房是他親自設計並僱人建築,始建於1928年,落成於1933年。1937年,「新疆王」盛世才逮捕趙德壽,沒收此樓,改為新疆邊防督辦公署第二招待所。也就是在這一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全面抗戰在中國大地上爆發,國共兩黨再度攜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為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推動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聯絡友軍,採購與轉運軍需物資,接待中共過往人員,輸送愛國人士參加八路軍和新四軍,掩護中共地方組織的活動,營救被捕的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八路軍先後在南京武漢西安重慶太原長沙桂林蘭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

由於盛世才是在蘇聯的支持下才成為「新疆王」的,因此,當時的新疆是蘇聯與延安之間的重要通道。為保衛和建設新疆這一抗日大後方,「保持一條和(前)蘇聯之間物資運輸與人員往來的通道」,八路軍改編後,中國共產黨還決定以八路軍名義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設立辦事處[1]。而就在這是,奉行親蘇政策的盛世才也發電邀請中共派員協助其政府工作。1937年10月,黨中央經過仔細研究後,決定抽調50多名得力幹部,由周小舟以八路軍總部代表身份帶領,從延安來到新疆,得到盛世才同意後,在迪化設立了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對外稱「南梁第三招待所」。不久,恰逢陳雲從蘇聯回國到達新疆,於是黨中央委任他擔任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

主要業績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既是八路軍在新疆的辦事機構,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疆的領導機關,它領導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新兵營)和在新疆工作的黨員幹部,動員新疆各族人民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通過發動群眾募捐等各種方式為八路軍抗日籌集物資,管理在迪化治療養病的八路軍傷殘病員,推動新疆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事業的發展,確保國際援華物資途經新疆運往內地。

同時,這裡還接待取道新疆來往於蘇聯與延安之間的中共幹部和國際友人,周恩來任弼時王稼祥、蔡暢、鄧穎超等,以及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胡志明、日本共產黨主席野坂參三、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領導人阿里阿罕姆等人都曾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安排下,往來於延安與莫斯科之間。

辦事處成立後就積極投入工作,其中毛澤東的胞弟毛澤民還擔任新疆民政廳長(後改任財政廳長)。同志們積極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論持久戰》等,先後創辦了《新疆日報》、《阿克蘇日報》、《喀什日報》等,還針對新疆教育十分落後的狀況,籌建了多所小學中學

此外,辦事處還協助盛世才創辦了坦克學校、炮兵學校和飛行學校,聘請蘇聯軍事專家擔任教員[2]。由於中共人員熱心幫助、勤奮工作,短短几年,貧困落後的新疆發生了重大變化。不但民族]]矛盾趨於緩和,而且抗日統一戰線更是紅紅火火。滕代遠馬明方陳潭秋等一批重要人物先後擔任過辦事處主任。

關閉經過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處於最艱難時期,盟軍在歐洲戰場進退維谷,蘇聯面臨德寇重大壓力。盛世才看到蘇聯處境十分危險,開始檢討原先完全對蘇「一邊倒」的政策,轉而向蔣介石靠攏。1941年8月29日,宋美齡飛抵迪化,要求盛世才肅清新疆共產黨。1942年9月,盛世才突然變臉,下令逮捕了共產黨員陳潭秋(時任辦事處主任)、毛澤民、林基路等131人。1943年,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杜重遠等10位優秀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慘遭殺害。辦事處被關閉。

1945年抗戰勝利後,毛澤東親赴重慶參加國共和平談判。經過嚴正交涉、艱苦努力,我軍在新疆被關押人員終於獲釋,並與辦事處其他留守同志一道,於1946年返回延安

歷史貢獻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雖只存在了短暫的5年,卻在中共黨史上寫下了重要而光輝的一頁。辦事處使中國抗日戰爭獲得共產國際和蘇聯在思想、人員、物資和情報等多方面的支持,從而有效地促成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視頻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 相關視頻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