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免疫學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免疫學雜誌》由中國免疫學會和第三軍醫大學主辦,1985年創刊,現為月刊,A4開本,內文92頁,銅板紙、彩圖隨文印刷,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0—8861,國內統一刊號:CN51—1332/R。

辦刊宗旨

本刊堅持以交流學術信息、開展學術爭鳴、繁榮學術園地為其辦刊辦刊宗旨;為本學科及相關學科讀者充實理論、更新知識、積累經驗服務為其目的。主要欄目有免疫學進展、專家論壇、基礎免疫學、臨床免疫學、免疫學[1]技術與方法、短篇報道等。

1989年以來先後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AJ)、波蘭哥白尼索引(IC)、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源期刊」、「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中國生物醫學光盤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文數據庫」等國內外10多家重要數據庫及檢索刊物作為來源期刊收錄。《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1年第1版、1996年第2版、2000年第3版和2004年第4版均將《免疫學雜誌》列為基礎醫學類核心期刊。

1990年獲四川省首屆科技期刊評比編輯加工獎;1995年獲重慶市首屆優秀期刊評選二等獎;1997年獲重慶市優秀期刊一等獎;1997年獲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二等獎;1997年獲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9年獲重慶市高校優秀學報(期刊)二等獎;1999年獲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優秀獎;2000年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2004年獲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優秀獎。2005年被重慶市新聞出版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慶市科技期刊編輯學會評為重慶市科技期刊優秀編輯部。

本刊公開發行,全國各地郵局訂閱,國外讀者可向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郵編:100044)訂閱;國內代號:78-32,國外代號:BM4316;每本訂價15元,全年90元。也可直接來信郵購。編輯部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岩第三軍醫大學,郵政編碼:400038。

欄目設置

設有專家述評、基礎免疫學、中醫中藥與免疫、腫瘤免疫學、獸醫免疫學、免疫學技術與方法、臨床免疫學、教學園地、專題綜述、短篇快訊、信息速遞等欄目,併兼顧重大學術交流活動的報道。

來稿要求

文稿應科學、創新、邏輯性強,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文字通順精煉、數據可靠(應作統計學處理)、圖表清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須排斜體等應予以註明。論著一般不超過10000字。稿件須經作者單位學術主管部門審核,並開具介紹信,對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署名無爭議及無一稿多投等負責。文稿凡屬基金資助、國家攻關項目請寫明編號,並附相關證明的電子版掃描件;如獲專利,請註明專利號。

1、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突出主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應儘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式、數學公式、不太為同行所熟悉的符號、簡稱、縮寫以及商品名稱等。

2、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順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宜再作改動。作者系指在論文主題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上做出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是論文的法定主權人和責任者。署名人數不宜過多。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證明信。首頁腳註第一作者及指導教師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學位[2](是否在讀需標清),技術職稱,是否碩導或博導,主要研究方向,E-mail 等。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不是一人時,在論文首頁腳註通訊作者姓名及E-mail。

3、單位 作者單位為作者從事本工作時的單位,應註明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同一作者同時屬於不同單位時,務請標清。本刊要求文章的署名單位只有一個,屬於同等貢獻的合作單位及其他單位均以腳註形式在首頁註明。

4、中圖分類號 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按照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標出。

5、摘要 論著採用中英文對照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冶四部分的結構式摘要,200字左右,

6、關鍵詞 論著須標註4~6個關鍵詞,應按GB3860-83《文獻主題標引規則》的規定,選取列入最新版的《MeSH》詞表中的規範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如遇新技術、新學科尚未被主題詞表錄入的名詞術語,亦可用非規範的自由詞標出。

7、醫學名詞 以1997年及其以後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彙》為準。中文藥名應使用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彙》(非法定藥物)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使用縮略詞時應於首次出現時先使用中文全稱,然後在括號中註明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或縮略語,後兩者之間用「,」分開。如縮略語已公知,也可不註明全稱。

8、圖表 圖、表務求少而精,設計合理,有自明性,不與正文重複。照片與繪圖清晰,反差明顯,圖片分辨率不低於300dpi;細胞或組織圖片應標註放大倍數;大體標本照片應有尺度標記;涉及到組織、細胞免疫組化、熒光染色方法時,需提供相應圖片;病理圖片應註明放大倍數與染色方法;繪製線條圖,高寬比例約為5:7左右。統計表採用三線表格式;表內數據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應相同,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引用已發表的圖表,應註明出處並獲得版權許可。本刊規定圖表題為中英文對照,圖表中的內容及注釋為英文形式。

9、參考文獻 按GB7714-7 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右上標),並列於該段文字結尾處。在表格或插圖說明中引用的文獻,亦應按照該表格或插圖在正文中首次出現的順序來編碼。參考文獻必須與原文核對無誤。本刊原則上允許期刊、書籍等正式出版物作為參考文獻,電子出版物也可,但儘量選用刊登同樣內容的紙質正式出版物(電子出版物格式參見紙質版)。格式如下:

期刊類:前3名作者.文題[J].刊名(外文刊名按IM 中縮寫),年份,卷(期):起頁-止頁。

書籍類:前3名作者(主編).書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頁-止頁。

電子文獻: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誌/ 文獻載體標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10、稿件 採用與否,均由本刊編委會最後審定。本刊在收到稿件後會告知稿件編號並及時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請作者按照要求進行修改補充後及時返回。有關稿件一切事宜編輯部均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聯繫。

11、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一稿多用、偽造、剽竊及抄襲者,本刊將進行如下處理: ①退稿或撤銷論文;②向作者所在單位學術主管部門通報;③ 年內拒絕接收第一作者的來稿;④向國內免疫學期刊編輯部通報。

12、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來稿有文字刪改權,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件逾期2個月不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13、稿件確認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製作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本刊被多家數據庫收錄,凡錄用的稿件,均以印刷、光盤和網絡版同時刊發,向本刊投稿即視為同意上述傳播方式。本刊不收審稿費,同時取消稿酬,贈當期雜誌2冊。稿件刊登後獲獎者,請發送獲獎證書掃描件至編輯部郵箱。

14、為減輕自費讀者負擔,對自費個人訂戶實行8折優惠,每本16.00元(含郵費1.50元),中國免疫學會會員訂戶每本14.50元,免費郵寄。如錯過訂閱時間可直接匯款到《中國免疫學雜誌》編輯部,請註明所購卷期、冊數及「自費」字樣。

15、本刊僅接受在線投稿,不接受紙質與電子郵件投稿。投稿時請將單位介紹信、版權轉讓協議、課題基金掃描件一併壓縮為「.rar」文件,作為稿件附件上傳供審核。審核通過後,將分配稿號並發送提示郵件。投稿成功後可登錄「作者中心冶實時查詢稿件進度。接到稿件退修通知後,應於10天之內將修改稿、修改說明一併上傳至投稿系統。

16、編輯部聯繫方式:吉林省長春市建政路971 號《中國免疫學雜誌》編輯部130061。

視頻

免疫學雜誌 相關視頻

臨床執業醫師免疫學
免疫學第一講第二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