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風悅達起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東風悅達起亞(即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的轎車製造企業,成立時間為2002,總部位於江蘇省鹽城。

1986年7月,起亞汽車同美國福特汽車簽定了產權合作協議。2001年11月27日, 東風、悅達、起亞三方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2017年,東風悅達起亞旗下產品KX7在六朝古都南京上市。

2018年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與東風悅達起亞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體系。2018年3月13日,東風悅達起亞獲得「2018年度中國汽車卓越品質金口碑獎」[1]

集團背景

東風集團

東風汽車公司始建於1969年,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骨幹企業。已陸續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車、零部件、汽車裝備事業為主)、襄陽(以輕型商用車、乘用車為主)、武漢(以乘用車為主)、廣州(以乘用車為主)等主要生產基地,公司運營中心於2003年9月28日由十堰遷至武漢。主營業務包括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裝備。整車業務產品結構基本形成商用車、乘用車各占一半的格局。截至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768.9億元(RMB),淨資產339億元(RMB),在冊員工10.6萬人[2]

進入新世紀,東風公司着眼參與國際競爭,按照「融入發展,合作競爭,做強做大,優先做強」的發展方略,積極推進與跨國公司的戰略合作,先後擴大和提升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的合作;與日產進行全面合資重組;與本田拓展合作領域;整合重組了悅達起亞等。全面合資重組後,東風的體制和機制再次發生深刻變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慣例,構建起較為規範的母子公司體制框架,東風公司成為投資與經營管控型的國際化汽車集團。

東風公司構建了完整的研發體系,在研發領域開展廣泛的對外合作,搭建起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研發平台及其支撐系統,進一步完善了商品計劃和研發流程。東風將在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自身研發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悅達集團

江蘇悅達集團為全國520戶重點大型國有企業之一,位居全國重點規模企業前百強、江蘇省重點規模企業前十強,為江蘇長江以北最大的國有企業。在境內外擁有兩家上市公司、近30家子、分公司、3萬多名員工、資產總額200多億元。以汽車和紡織為兩大支柱,多元化經營,形成了工業製造、能源礦產、公路投資、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集團先後與韓國現代起亞、法國家樂福、日本富士重工以及德國黛安芬、印度馬恆達等世界500強企業及國際知名企業攜手合作,走出了一條以國際化帶動新型工業化的成功之路。

起亞汽車

起亞汽車成立於1944年。公司起初位於漢城,以手工生產自行車配件為主,韓國內戰期間遷至釜山。在釜山,起亞生產出了韓國第一輛自行車,並於1951年把公司名稱命名為起亞,並沿用至今。作為韓國最老牌的汽車製造廠,起亞汽車自創始以來,就一直專注於韓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從1961年生產第一輛摩托車到1973年第一台汽油引擎的問世,從1974年韓國第一輛乘用轎車Brisa遠銷中東,再到2002年第一千萬輛小汽車下線,起亞用執着和熱情一次次履行着自己的使命——製造、供應和支援各類高品質汽車,為起亞的用戶提供價值,並使起亞的合作夥伴實現利益。

起亞汽車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積極發展在華業務,通過持續快速的銷售及售後網點開發,如今已在全國範圍內29個大中城市擁有50多個銷售及售後服務網點。公司向中國市場推出OPIRUS(歐菲萊斯)[3],SORENTO(索蘭托),SPORTAGE(獅跑),CARENS(新佳樂)和VQ(威客)等5款車型。每一款都以出眾的品質和超凡的價值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讚譽和青睞,在各類車型評比中榮膺大獎。據統計,起亞進口整車的數量每年以平均30%的比例增長。

視頻

東風悅達起亞 相關視頻

東風汽車公司宣傳片
悅達集團簡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