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一般指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北部,位于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37′,北緯19°51′~20°1′,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紅樹林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綿延海岸線總長28公里,是中國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線之一[1] 。因陸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線曲折多灣,瀉湖灘面緩平,紅樹林就分布在整個海岸淺灘上[2] 。保護區內的紅樹林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且具有世界地質奇觀的「海底村莊」。

紅樹林保護區有鳥類204種、軟體動物115種、魚類119種、蟹類70多種、蝦類40多種,是物種基因和資源的寶庫,除了生物多樣性,紅樹林還具有許多獨特的生態功能,鮮為人知。如,防浪護堤,有着巨大的防災減災作用,其次,它還能淨化環境,包括大氣淨化功能、水體淨化功能和土壤淨化功能等,被譽為「綠色氧吧」。

中文名稱: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外文名稱: East Harbou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行政區類別: 自然保護區

所屬地區: 中國海南省海口市演豐鎮

地理位置: 海南島東北部

面 積: 2500公頃

氣候條件: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馬陵溝演洲河

機 場: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

保護對象: 紅樹林生態系統

保護現狀

基礎建設

東寨港紅樹林定位站現有潮汐模擬實驗室150平方米、潮汐波浪自動觀測平台4座、電子氣象站6座(含標準氣象站1座)、固定樣地16塊、鳥類觀測屋1座、分析試驗室2間、試驗苗圃1個。並有Li-cor6400光合儀LI3000C葉面積儀望遠鏡超聲測高測距儀底泥採集器采水器NOVA水質儀微電腦熱量計超淨工作檯振盪培養器筆式熒光儀手持式氣象測定儀自計水位計手持折光儀等一批先進儀器設備。

管理人員

東寨港紅樹林定位站現有固定研究人員1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5人。定位站為國內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了野外試驗和研究平台,在紅樹林濕地恢復、生物多樣性、防災減災效益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

科研成果

2000-2005年間,東寨港紅樹林定位站共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累積科研經費達1100多萬元。定位站成立以來3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其中「紅樹林主要樹種造林與經營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紅樹林濕地研究的專譯著5部,發表論文80餘篇。制定了《紅樹林造林技術規程》和《紅樹林控制米草屬植物技術規程》2項技術規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紅樹林主要樹種造林經營技術成果在華南沿海紅樹林恢復工程中成功推廣應用,其中珠海和廣東電白分別推廣造林10000畝和5000畝;《紅樹林造林技術規程》為華南沿海紅樹林營造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紅樹林專用菌肥(專利)也逐步推廣應用,在珠海和電白分別營造推廣示範林300畝和500畝,造林成活率提高10%以上;利用速生紅樹植物替代互花米草的生態控制技術(專利),為華南沿海地區大範圍控制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有效途徑和實用技術。

歷史沿革

  • 1605 年,發生瓊州大地震,沉沒了72個村莊,陸陷成海,形成了東寨港。
  • 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
  • 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 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2000年,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開建,2004年晉升為國家林業局生態定位站,是國內唯一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生態過程為研究對象的濕地生態站。
  • 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範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省東北部,處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37′,北緯19°51′~20°1′,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337.6 公頃,核心區面積1635公頃,緩衝區面積1167.1公頃,實驗區面積535.5 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1771公頃 ,灘涂面積1759.4公頃。

地形地貌

東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05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層下陷形成的,海岸線曲折多彎,海灣開闊,形狀似漏斗,灘面緩平,微呈階梯狀,有許多曲折迂迴的潮水溝分布其間。漲潮時溝內充滿水流,灘面被淹沒;退潮時,灘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澤灘面。紅樹林就分布在海岸淺灘上。海岸地區是微咸沼澤地,海灣水深一般在4米內,海水含氯量最高為33.44%,最低為9.3‰,平均為21.86‰.

氣候

保護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8℃(7月份平均28.4℃,1月份平均17.1℃ ),年降雨量1700毫米,雨季多颱風,帶來狂風暴雨。海水溫度最高32.6℃,最低14.6℃,平均24.5℃。

水文

保護區東有馬陵溝、演洲河,南有三江河,西有演豐東、西河,北有塔市桃蘭溪,此外還有若干短小河道流經保護區入海。

保護對象

綜述

該區主要保護對象有沿海紅樹林生態系統,以水禽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及區內生物多樣性。

植物

紅樹植物19科35種,其中真紅樹植物11科23種,半紅樹植物9科12種(其中真紅樹白骨壤和半紅樹許樹同屬馬鞭草科),占全國紅樹林植物種類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鹵蕨、瓶花木、玉蕊、楊葉肖槿和銀葉樹等11種為中國紅樹林珍稀瀕危植物。

動物

棲息的鳥類有194種,其中鳥類珍稀物種包括黑臉琵鷺白腹鷂白頭鷂斑頭鵂鶹橙胸綠鳩褐翅鴉鵑黑翅鳶黑鳶紅隼黃嘴白鷺灰雁領角鴞綠嘴地鵑普通鵟小鴉鵑游隼原雞等18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保護區最常見的鳥類有池鷺小白鷺大白鷺牛背鷺夜鷺蒼鷺綠鷺綠翅鴨紅腳鷸青腳鷸絲光椋鳥棕背伯勞鐵嘴沙鴴蒙古沙鴴等。魚類有103種,主要有鯛魚鯔魚中華烏塘鱧土魚)、中華豆齒鰻土龍)和鱸魚等。螃蟹主要有鋸[[[緣青蟹]]、沼潮蟹相手蟹等;類主要有斑節對蝦口蝦姑鮮明鼓蝦等。軟體動物115種,主要有萊彩螺紫游螺斑肋濱螺黑口濱螺粗糙濱螺紅樹蜆棒錐螺瘤背石磺毛蚶泥蚶海月近江牡蠣僧帽牡蠣團聚牡蠣胖紫蛤縊蟶長竹蟶文蛤紅肉河藍蛤珠帶擬蟹螺等。

重點對象

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有所分布。東寨港及其附近的海灘上尚保存有面積較大、生長良好的紅樹林,且紅樹林樹種之多,為中國之最,全球紅樹林樹種約40多種,中國分布有24種,而東寨港就有19種。該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紅樹植物16科32種,其中水椰、紅欖李、海南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鹵蕨為珍貴樹種。海南海桑和尖葉鹵蕨為海南特有。 該區主要紅樹林群落有

  1. 木欖群落
  2. 海蓮群落
  3. 角果木群落
  4. 白骨壤群落
  5. 秋茄群落
  6. 紅海欖群落
  7. 水椰群落
  8. 鹵蕨群落
  9. 桐花樹群落
  10. 欖李群落
  11. 紅海欖+角果木群落
  12. 海桑+秋茄群落

東寨港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骨根、海漆、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視頻

4K超清航拍保護區的紅樹林,帶你俯瞰上千公頃的紅樹林,壯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