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翅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綠翅鴨(學名:Anas crecca) [1]是小型鴨類,體長37厘米,體重約0.5千克。嘴腳均為黑色。雄鳥頭至頸部深栗色,頭頂兩側從眼開始有一條寬闊的綠色帶斑一直延伸至頸側,尾下覆羽黑色,兩側各有一黃色三角形斑,在水中游泳時,極為醒目。飛翔時,雌雄鴨翅上具有金屬光澤的翠綠色翼鏡和翼鏡前後緣的白邊,亦非常醒目。跗鱗盾片狀;雄體氣管有不對稱的膨大部;兩者鳴聲不同,通常羽衣及行為亦異;配偶關係及家庭生活維持時間短;一年換羽2次;雄體常換「蝕羽」及鮮艷的婚羽各1次;幼雛的絨羽有明顯花紋;雌體有「逗引」表演。廣泛分布於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綠翅鴨
- 拉丁學名:Anas crecca
- 別稱:小鳧、小水鴨、小麻鴨、巴鴨、八鴨、小蜆鴨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目:雁形目
- 科:鴨科
- 亞科:鴨亞科
- 屬:鴨屬
- 種:綠翅鴨
- 亞種:3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Common Teal
- 英文名稱:Green-winged Teal
- 英文名稱:Eurasian Teal
外形特徵
綠翅鴨雄鳥繁殖羽頭和頸深栗色,自眼周往後有一寬闊的具有光澤的綠色帶斑,經耳區向下與另一側的相連於後頸基部。自嘴角至眼有一窄的淺棕白色細紋在眼前分別向眼後綠色帶斑上下緣延伸,在頭側栗色和綠色之間形成一條醒目的分界線。上背、兩肩的大部分和兩脅均為黑白相間的蟲蠹狀細斑;下背和腰暗褐色,羽緣較淡;尾上覆羽黑褐色,具淺棕色羽緣;尾羽亦為黑褐色,但較為深暗;肩羽外側乳白色或淡黃色,外翈具絨黑色羽緣;兩翅表面大都為暗灰褐色;大覆羽具淺棕色或白色端斑;次級飛羽外側數枚外翈絨黑色,內側數枚外翈為金屬翠綠色,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綠色翼鏡;最內一枚外翈灰白色,具寬闊的絨黑色邊緣;次級飛羽具白色或灰白色端斑,與大覆羽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明顯的白色帶,分別位於翼鏡的前後緣。
下體棕白色,胸部滿雜以黑色小圓點,兩脅具黑白相間的蟲蠹狀細斑,下腹亦微具暗褐色蟲蠢狀細斑;尾下覆羽兩側前端為絨黑色,後部為乳黃色,中央尾下覆羽絨黑色。非繁殖羽似雌鳥,但翼鏡前緣白色部分較寬。雌鳥上體暗褐色,具棕色或棕白色羽緣;下體白色或棕白色,雜以褐色斑點;下腹和兩脅具暗褐色斑點。翼鏡較雄鳥為小,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色羽軸紋。虹膜淡褐色,嘴黑色,跗蹠棕褐色。大小量度:體重♂205-380g,♀238-398g;體長♂338-470mm,♀306-440mm;嘴峰♂31-39mm,♀32-38mm;翼♂163-195mm,♀160-187mm;尾♂70-90mm,♀65-95mm;跗蹠♂27-39mm,♀25-3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在開闊、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擾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種水塘中,非繁殖期棲息在開闊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灣、沙洲、沼澤和沿海地帶。
生活習性
遷徙
每年3月初開始從中國南方越冬地北遷,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大量出現在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遷徙時常成40-50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飛行疾速,排成一條線或 『V』字形,兩翅鼓動甚快,發出『呼呼』的鼓翼聲。秋季遷徙開始於9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到達長江流域,10月初到達廣東沿海一帶。遷徙高峰期在9月末至10月末,少數個體留在東北和華北地區越冬。
習性
喜集群,特別是遷徙季節和冬季,常集成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活動。飛行疾速、敏捷有力,兩翼鼓動快而且聲響很大,頭向前伸直,常成直線或『V』,字隊形。在水面起飛甚為靈巧,有時沖天直上,有時扇動兩翅在水面掠過一段距離後才從水中升起。游泳亦很好,但在陸地上行走時顯得有些笨拙。
食性
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特別是水生植物種子和嫩葉,有時也到附近農田覓食收穫後散落在地上的穀粒。其他季節除吃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螺、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覓食主要在水邊淺水處。多在清晨和黃昏有時晚上和白天亦覓食。每日覓食時間較長。休息多在水邊地上或沙洲和湖中小島上。
繁殖方式
繁殖於整個古北界,在南方越冬。 1齡時性成熟,但不都能參與繁殖,有的到第2齡時才開始繁殖。對的形成多數在冬季越冬期間,也有少數在春季遷徙路上才形成對。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營巢。繁殖期5-7月。營巢於湖泊、河流等水域岸邊或附近草叢和灌木叢中地上。巢極為隱蔽,用蘆葦、燈芯草(Juncus eppusus)和羽毛築成簡陋的巢,通常為一凹坑,內墊有少許乾草,四周圍以絨羽。每窩產卵8-11枚,卵白色或淡黃白色,大小為41-49mm×30-35mm,重25-30g。雌鳥孵卵,雄鳥在孵卵開始即離開雌鳥到安靜地區換羽,孵化期21-23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行走和游泳,在雌鳥帶領下經過30多天即能飛翔。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阿魯巴、奧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白俄羅斯、比利時、伯利茲、貝寧、百慕大、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多米尼加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薩爾瓦多、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岡比亞、格魯吉亞、德國、加納、希臘、格陵蘭、危地馬拉、幾內亞比紹、海地、洪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里、馬耳他、馬提尼克、毛里塔尼亞、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尼日爾、尼日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爾、羅馬尼亞、盧旺達、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 、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維爾京群島、西撒哈拉、也門。 旅鳥:瓜德羅普島、幾內亞、巴拿馬、塞舌爾。
形態描述
量度全長在350毫米以上;嘴蜂34—40,翅162—191,尾68—85,趾蹠28—34毫米(♂)。雌鴨較小;嘴峰29—37,翼160—178毫米。形態頭及頸部深栗色,從眼到上頸有紫綠色橫紋,上下綠白色;嘴基及眼的上下有白色細紋。肩羽,下頸及脅部灰黑色,有白色的蟲樣斑紋;腹部淺灰色,具有黑色圓斑。翼鏡部分綠色,部分黑而有金屬光澤。雌體背部棕黑色,羽的外緣肉黃色。幼體羽毛與雌體相似。眼棕色;嘴黑色但下嘴色較淺,腿和腳青灰色或棕褐色;爪黑色。
種群現狀
綠翅鴨在中國曾經是相當豐富的,不僅分布廣,數量也極為龐大,遷徙時成千上萬隻,一群接着一群,像一團團烏雲在天空掠過,遍布於中國南方各水域,是中國數量最多和最常見的一種產業狩獵鳥類。但已經很難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種群數量明顯減少。
據世界水禽研究局1990年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中國37967隻,日本189136隻,整個亞洲為638254隻。歐洲西北部25萬隻,地中海和黑海75萬隻,北美 (北美亞種)300萬隻。總的種群數量仍是相當豐富的。中國雲南大山包保護區是以保護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及其棲息的亞高山沼澤化草甸為主體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這裡保存着完整、廣闊的是高山濕地生態系統。為有效保護黑頸鶴及濕地生態,大山包保護區實施了退耕還濕、人工種草等生態恢復工程,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環境教育活動,廣大村民愛鳥護鳥意識得到普遍提高,加之2013年整個大山包保護區雨量充沛,濕地植被長勢良好,濕地面積擴大,濕地生態環境得到不斷改善,這為野鴨「添丁」提供了更多的地理空間和食物來源,也為野鴨在大山包保護區繁殖提供了安全保證。
為確保野鴨小幼仔能安全成長,大山包保護區加強濕地監測,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為繁殖野鴨保駕護航。2013年6月9日,大山包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大海子黑頸鶴夜宿地監測發現帶着剛出生的野鴨幼仔的綠翅鴨,這些遷來大山包越冬的候鳥首次在大山包保護區停留「安家繁殖」度夏,由候鳥變成了留鳥。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