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綠鷺

中文學名:綠鷺
拉丁學名:Butorides striata
別 稱:綠背鷺、綠鷺鷥、打魚郎、綠蓑鷺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鸛形目
科:鷺科
屬:綠鷺屬
種:綠鷺
亞   種: 26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 Striated Heron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綠鷺[1]學名:(Butorides striatus)為鷺科綠鷺屬的鳥類,共有26個亞種。體長48厘米,翼展52-60厘米,體重200-250克。的深灰色鷺。體型小,頭頂黑,枕冠亦黑色;上體蟬灰綠色;下體兩側銀灰色。常見于山間溪流、湖泊,棲息於灌木草叢中、灘涂及紅樹林中。單獨活動,它們通常會靜立於水中,伏擊獵物,以小魚、青蛙和水生昆蟲為食。此鳥除繁殖期外,多單獨生活。6月在中國東北及山東一帶繁殖。結小群營巢。原來屬於該物種的4個美洲亞種,已經獨立歸類為美洲綠鷺。

目錄

外形特徵

綠鷺是體形較小的涉禽,額、頭頂、枕、羽冠和眼下紋綠黑色。羽冠從枕部一直延伸到後枕下部,其中最後一枚羽毛特長。後頸、頸側及頰紋灰色;額、喉白色。背及兩肩披有窄長的青銅綠色的矛狀羽,向後直達尾部。所有矛狀羽均具有細的灰白色羽干紋。頭具黑頂冠,枕冠亦黑色;上體蟬灰綠色;下體兩側銀灰色。前額至後枕及冠羽墨綠黑色;眼後有一白斑,頰紋黑色,顎紋白色;後頸、頸側和體側煙灰色;背部披灰綠色矛狀長羽,羽干紋灰白色;腰至尾上覆羽暗灰;尾黑色具青銅綠色光澤; 初級覆羽、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綴黃白色狹緣;次級飛羽、大、中覆羽銅綠色,有金屬閃光;頦、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 斑雜灰色;兩脅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嘴緣褐色;腳和趾黃綠色。

幼鳥背面較暗,為暗褐色,翅有白色斑點,下體皮黃白色,有黑褐色縱形斑點。

叫聲:告警時發出響亮具爆破音的kweuk聲 ,也作一連串的kee-kee-kee-kee聲[2]

生活習性

遷徙:綠鷺部分遷徙,部分為留鳥。在中國長江以南繁殖的種群多為留鳥,長江以北繁殖的種群多要遷徙。通常在4月中旬到4月末遷來北方繁殖地,9月中旬到9月末離開東北繁殖地遷往南方越冬地。

習性:性孤獨,常常獨棲於有濃密樹蔭的枝權或樹椿上,有時也見棲息於濃密的灌叢中或樹蔭下的石頭上,不棲於較暴露的樹木高處或頂枝上。通常在黃昏和晚上活動,有時也見在水面上空飛翔、飛行時兩翅鼓動頻繁,飛行速度甚快,但通常飛行高度較低,一般多在水而上10-20米,很少超過河岸樹的高度,飛行時腳往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但縮頸較小而不甚明顯。性較羞怯.白天總是偷偷摸摸的躲在陰暗的地方,一聲不響的縮着脖站在岸邊樹木或灌木的低枝上,如無驚動,很少移動地方,即使有危險,也多先伸脖瞭望,然後慢慢鼓動兩翅,沿岸飛到不遠處另一處陰暗地方。通常不到地面活動,但當翅膀受傷時,它在地面奔跑也甚靈活。

食性:主要以魚為食。也吃蛙、蟹、蝦、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覓食主要在清晨和黃昏,有時白天也覓食。通常站在水邊等待過往魚類到來,然後從棲息的樹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飛翔時也能扎到水中捕食[3]

釣魚老手

綠鷺的釣魚方式非常獨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綠鷺的釣魚方式是所有的鳥類當中最先進的,也是最有效果的,綠鷺不愧為鳥類當中最聰明的一種鳥。

它可以利用誘餌來釣魚,綠鷺用來做魚類誘餌的物品是相當廣泛的,從森林當中非常常見的木屑、小蟲子等,還有類似於食物的東西,都可以被綠鷺當作是勾引魚上鈎的誘餌,而且在一般情況下,綠鷺特別的釣魚方式都是非常有效的,很多時候,小魚都會乖乖上鈎,就等着綠鷺來將它們給一一收走。

綠鷺的誘餌釣魚技術,使用的非常純熟,一看就是經常釣魚的老手,要知道,綠鷺雖然被我們人類稱作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然而它的體型卻是很小的,所以在有些時候,想要捕捉體型大的魚類就會有一點力不從心,所以綠鷺會時刻待在自己放下的誘餌旁邊,觀察水中經過的魚。

如果上鈎的魚體型過於巨大的話,那麼綠鷺就會放棄這個魚。這時候,綠鷺就會非常迅速的叼走誘餌,以免誘餌被大魚給吃下去,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是不是很聰明[4]

棲息環境

綠鷺棲息于山區溝谷、河流、湖泊、水庫林緣與灌木草叢中,有樹木和灌叢的河流岸邊,海岸和河口兩旁的紅樹林裡,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樹木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和茂密的植被帶。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柳樹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最為喜愛。

繁殖

綠鷺繁殖時間因地而異,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繁殖期在5-6月。5月初到5月中旬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富有柳樹等耐水樹木和灌叢的河岸或河心島上灌木林或柳樹林內,巢多放置在老令柳樹樹冠部較為隱蔽的枝杈上。巢相當簡隔,主要是用一些干樹枝堆集而成,形狀呈淺碟狀,直徑為25厘米,巢高11厘米,距地高1.7-2米。產卵期在5月中旬到5月末。每窩產卵較為固定,多為5枚,每天產一枚卵,但在產最後一枚卵時通常間隔一天。卵的形狀為橢圓形,顏色為綠青色,大小為29-32×39-42毫米,平均30.7×40.5毫米;卵重18-21克,平均19克。通常在產完第4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間親鳥戀巢甚烈,經多次干擾,甚至用槍射擊也不棄巢。孵卵期21±1天。孵化成功率在90-100%。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14.5克,嘴峰9毫米,翅長和跗跖13毫米,全身除頭、肩、上背、下背和腰等處有部分灰色絨羽,頸側和兩脅有白色絨羽外,其他全赤裸無羽,顏色為肉黃色。育雛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育雛時親鳥站在巢緣將嘴伸到幼鳥嘴中,大約10餘天后幼鳥方能離巢。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度、中國、東北亞及東南亞、馬來諸島、菲律賓、新幾內亞、澳大利亞。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5]

視頻

綠鷺捕魚技術高,站在河裡,嘴巴一紮就是一條魚

綠鷺受傷墜落 警民聯手救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