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北部,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37′,北緯19°51′~20°1′,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紅樹林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1],綿延海岸線總長28公里,是中國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線之一。因陸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線曲折多灣,瀉湖灘面緩平,紅樹林就分布在整個海岸淺灘上。保護區內的紅樹林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且具有世界地質奇觀的「海底村莊」。

紅樹林保護區有鳥類204種、軟體動物115種、魚類119種、蟹類70多種、蝦類40多種,是物種基因和資源的寶庫,除了生物多樣性,紅樹林還具有許多獨特的生態功能,鮮為人知。如,防浪護堤,有着巨大的防災減災作用,其次,它還能淨化環境,包括大氣淨化功能、水體淨化功能和土壤淨化功能等,被譽為「綠色氧吧」。

歷史沿革

1605 年,發生瓊州大地震,沉沒了72個村莊,陸陷成海,形成了東寨港。

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

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0年,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開建,2004年晉升為國家林業局生態定位站,是國內唯一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生態過程為研究對象的濕地生態站。

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範保護區[2]

地理環境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省東北部,處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37′,北緯19°51′~20°1′,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337.6 公頃,核心區面積1635公頃,緩衝區面積1167.1公頃,實驗區面積535.5 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1771公頃[1],灘涂面積1759.4公頃。

保護對象

綜述

該區主要保護對象有沿海紅樹林生態系統,以水禽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及區內生物多樣性。

植物

紅樹植物19科35種,其中真紅樹植物11科23種,半紅樹植物9科12種(其中真紅樹白骨壤和半紅樹許樹同屬馬鞭草科),占全國紅樹林植物種類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鹵蕨瓶花木玉蕊楊葉肖槿銀葉樹等11種為中國紅樹林珍稀瀕危植物。

動物

棲息的鳥類有 194 種,其中鳥類珍稀物種包括黑臉琵鷺白腹鷂白頭鷂斑頭鵂鶹橙胸綠鳩褐翅鴉鵑黑翅鳶黑鳶紅隼黃嘴白鷺灰雁領角鴞綠嘴地鵑普通鵟小鴉鵑游隼原雞等18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保護區最常見的鳥類有池鷺小白鷺大白鷺牛背鷺夜鷺蒼鷺綠鷺綠翅鴨紅腳鷸青腳鷸絲光椋鳥棕背伯勞鐵嘴沙鴴蒙古沙鴴等。魚類有103種,主要有鯛魚鯔魚中華烏塘鱧(土魚)、中華豆齒鰻(土龍)和鱸魚等。螃蟹主要有鋸緣青蟹、沼潮蟹和相手蟹等;蝦類主要有斑節對蝦、口蝦姑和鮮明鼓蝦等。軟體動物115種,主要有萊彩螺紫游螺斑肋濱螺黑口濱螺粗糙濱螺紅樹蜆棒錐螺瘤背石磺毛蚶泥蚶海月近江牡蠣僧帽牡蠣團聚牡蠣胖紫蛤縊蟶長竹蟶文蛤紅肉河藍蛤和珠帶擬蟹螺等。

重點對象

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有所分布。東寨港及其附近的海灘上尚保存有面積較大、生長良好的紅樹林,且紅樹林樹種之多,為中國之最,全球紅樹林樹種約40多種,中國分布有24種,而東寨 港就有19種。該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紅樹植物16科32種,其中水椰紅欖李海南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鹵蕨為珍貴樹種。海南海桑和尖葉鹵蕨為海南特有。該區主要紅樹林群落有(1)木欖群落,(2)海蓮群落,(3)角果木群落,(4)白骨壤群落,(5)秋茄群落,(6)紅海欖群落,(7)水椰群落,(8)鹵蕨群落,(9)桐花樹群落,(10)欖李群落,(11)紅海欖+角果木群落,(12)角果木+桐花群落,(13)海桑+秋茄群落。

東寨港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骨根海漆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視頻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海口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潮漲潮落任起伏「海上森林」定海針
濕地秒拍: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