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大戰役 |
名稱: 三大戰役 發生時間: 1948年9月12日一1949年1月31日 地點: 中國東北、華北、華東 參戰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民國國軍 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蔣介石 東北地區: 林彪、劉亞樓、羅榮桓 淮海地區: 陳毅、粟裕、劉伯承、鄧小平 華北地區: 聶榮臻、林彪、羅榮桓 戰役名稱: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莊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而濟南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1]
指揮人員
指揮三大戰役的統帥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兼總司令朱德,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周恩來,國民黨方面是在南京的國防部(部長何應欽)和參謀本部(總長顧祝同),由於解放戰爭時期取消了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軍委會,蔣介石以總統名義親自指揮國防部和參謀本部,甚至多次乘機到東北、華北前線指揮,但沒有到淮海前線指揮。國民政府在前線指揮的將領是: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另外杜聿明作為前敵總指揮負責了東北國軍的撤退和徐州戰場的現地指揮(劉峙的指揮部撤退到蚌埠)。
華東野戰軍饒漱石、陳毅、粟裕、譚震林和中原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負責淮海戰役,華東、中原軍區提供支援;
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和華北野戰軍聶榮臻負責平津戰役,華北軍區和東北軍區提供支援。各軍區系統主要提供的是軍區地方武裝和後勤支援。
遼瀋戰役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的中原解放區發起進攻,國共大規模內戰全面爆發。 1948年7月初,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已由戰爭爆發時的3.14:1,變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與國民党進行戰略決戰,決戰方向首先指向形勢於己有利的東北。1948年8月,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已控制了東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國民黨軍隊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但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由於部分北寧鐵路為人民解放軍所控制,長春、瀋陽通向山海關內的陸上交通被切斷,補給全靠空運,物資供應匱乏。當時東北是全國唯一一個人民解放軍軍力超過國民黨軍隊的地區。因此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把決戰的第一個戰場選在東北。東北地區的重要性在於它既是中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和最大的產糧區,又是侵華日軍最早侵占的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東北即成為國共兩黨兩軍爭奪的焦點。
遼瀋戰役是第一個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最為關鍵的戰役。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衝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其"西進兵團"出動後,也遭到解放軍3個縱隊的阻擊,進至彰武、新立屯一帶後,未敢繼續南進。10月9日起,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攻擊。經過激戰,於15日攻克該城,全殲守敵10萬餘人。隨後,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於10月17日起義,新編第七軍也放下武器投誠。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11月2日,直下瀋陽、營口。遼瀋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遼瀋戰役在52天激戰中,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1萬餘人。
遼瀋戰役的具體領導人:林彪、羅榮桓、劉亞樓
紀念塔
這座高16米、由花崗岩砌成的紀念塔位於錦州市凌河區烈士陵園內,塔身正面鑲嵌着朱德題寫的 "遼瀋戰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二個鎏金大字,兩側刻有錦州攻堅戰和遼西圍殲戰的浮雕。
碑頂是一座6米高、極富動感的銅質英雄塑像。解放戰爭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1948年9 -11月)歷時52天,殲敵47萬,解放了東北全境,加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進程。為紀念在遼瀋戰役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人民政府於1957 年11月2日建成了這座塔。該塔1963年9月被列為遼寧文物保護單位。
意義
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占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占了優勢,遼瀋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淮海戰役
戰爭過程戰役時間: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正規軍兵力對比:66萬:80萬。華東野戰軍全部主力15個縱隊和1個特種兵縱隊,第35軍(吳化文部),華東軍區地方部隊,中原野戰軍全部主力7個縱隊和中原軍區地方部隊等;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司令部、前進指揮部,第2兵團5個軍、第6兵團4個軍、第7兵團5個軍、第8兵團2個軍、第12兵團4個軍、第13兵團3個軍、第16兵團2個軍,第1綏靖區5個軍、第3綏靖區4個軍等。
淮海戰役是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解放軍投入官兵66萬人,加地方武裝40萬人,國民黨軍兵力理論滿編值80萬人,據《國民黨視角下的大決戰》實際50萬多一點。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莊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1948年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解放軍傷亡官方數字13餘萬(但是有專家表示實際只多不少)。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淮海戰役的具體領導人: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
意義
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嚴重動搖了國民黨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我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此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誌着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統治的瓦解。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打好了基礎。
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是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948 年11月29日發起。從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1949年1月15日,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義率部接受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人,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殲滅和改編,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平津戰役具體領導人: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平津戰役的意義
平津戰役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對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