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月風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月風暴,是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重要事件,事件於1967年1月在上海開始,由於毛澤東的認可而進一步推動了全國的奪權運動,是全國大規模武鬥的重要導火索一月風暴這一稱呼出自《人民日報》社論,文革期間也有稱「一月革命」,是張春橋等意欲與蘇俄十月革命相應、比肩的對稱,後來也直稱「一月奪權」。

背景

1966年底,上海工總司負責人王洪文等人製造了矛頭直接指向上海市委的「安亭事件」、「解放日報事件」和「康平路事件」,造成上海黨政系統的癱瘓和社會生活極度混亂。1967年1月1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表了題為《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元旦社論,提出1967年「將是全國開展階級鬥爭的一年」,「將是無產階級聯合其他革命群眾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開展總進攻的一年」。在這種思想和社會十分混亂的情況下,1967年1月初,張春橋、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組調查員」的身份到上海策劃奪權。

經過

1967年1月4日《文匯報》的權被奪,並發表奪權宣言。5日,又奪了《解放日報》的權,聲明不再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機關報。6日,張春橋、姚文元借工總司等全市各造反組織名義,召開「打倒市委大會」,批鬥了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的主要負責人陳丕顯曹荻秋魏文伯等,並將全市幾百名局級以上幹部揪到會場陪鬥。大會發出三項通令:

會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員會所有機構被迫停止辦公,權力落到張、姚、王等人手裡。這次大會是上海「一月革命」的開端和標誌。

1月8日,在張春橋、姚文元指揮下,成立「上海市抓革命促生產火線指揮部」成為全市生產的實際領導機構。張春橋稱之為「經濟蘇維埃」。隨後又成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保衛委員會」,取代公安、司法機構。還企圖用上海市「造反組織聯絡站」,取代中共上海市委。同日,毛澤東對上海造反派的奪權活動表示支持,表示「這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這是一場大革命」,「兩個報紙奪權,這是全國性的問題。我們要支持他們造反」,「上海革命力量起來,全國就有希望。它不能不影響整個華東,影響全國各省市」。9日,《人民日報》發表上海造反組織《告上海全市人民書》,並加《編者按》傳達了毛澤東的意見[1]

11日,中央文革小組為中共中央、國務院起草了致上海各「革命造反團體」的賀電,並號召全國學習上海「造反派」的經驗。2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為「一月風暴」是「今年展開全國全面階級鬥爭的一個偉大開端」,號召「從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和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頑固分子手裡,自下而上地奪權」。在這一時期「上海市紅衛兵革命委員會」(簡稱「紅革會」)等其他組織曾經先後發動過四次全市性奪權,都被張春橋等人分化、搞垮、鎮壓。2月5日,正式成立上海人民公社[2]。後來由於毛澤東不贊成用公社之名,於24日改名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張春橋為主任,姚文元、王洪文、徐景賢等為副主任。

影響

上海「一月風暴」在全國產生了廣泛而強烈的影響,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山西(1月14日)、山東(2月3日)、黑龍江(1月31日)、貴州(1月25日)等省紛紛奪權。從此,「文化大革命」進入了全面奪權的新階段。奪權引起的震盪,革委會籌備委員會的權力爭奪中進一步搞亂了全國,造成派性分裂,迫害了大批幹部;同時林彪集團和中央文革小組支持的造反派在各地乘機膨脹,扶植黨羽,攫取了相當部分黨政大權。

1967年天馬電影製片廠「造反派」拍攝完成紀錄片《一月革命》(5本)。同年創作、排演了話劇《一月風暴》,演員章非飾張主任一角。1970年創作了電影劇本《一月風暴》並投入拍攝。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 建國以來若干歷史事件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 1981.07. 
  2. 鳳凰周刊編. 大沉浮 時代人物的命運.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