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斐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斐乐 Fila, Ltd. | |
---|---|
公司类型 | 私人 |
成立 | 1911年在义大利比耶拉 |
代表人物 | 尹润洙(会长及CEO) |
总部 | 韩国首尔 |
产业 | 纺织业 |
产品 | 运动鞋、休闲服、配饰 |
网站 | fila |
斐乐(英语:Fila )是世界知名的运动服装百年品牌,于1911在义大利由斐乐兄弟创立,于2003年被“运动品牌国际”(Sport Brands International Ltd.,简称SBI)收购后迁到美国纽约,2007年统筹斐乐亚太事务的“斐乐韩国株式会社”(Fila Korea Ltd.)再从SBI手上取得斐乐鞋类及服装全球业务。在公司会长及CEO尹润洙领导下,斐乐现时在全球1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历史
斐乐于1911年在义大利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比耶拉由斐乐兄弟创立,最初为山区居民制造内衣,1923年这所由家族经营的小纺织厂开始扩张,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比耶拉针织厂”(Maglficio Biellese)。1942年与“弗拉泰利·斐乐”(Fratelli Fila)合并。
直到1970年代初期才建立产品开发部门,开始多元化发展,转向生产运动服饰。1973年在斐乐时任董事总经理恩礼科·弗朗基(Enrico Franchey)的指导下,日本设计师伊信(Inobu)设计出斐乐的“F-方框”(F-box)商标,红、蓝两色代表了地中海阳光和海洋。1974年斐乐开始赞助瑞典网球运动员比约恩·博格(Björn Borg),穿上斐乐的经典幼直条球衣连赢5届温网锦标,创造传奇;而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于1986年不用氧气补给成功独力登上珠穆朗玛峰,亦是穿著由斐乐特别设计的高科技登山服装,逐渐使斐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时尚运动品牌。
2003年由于公司过度花费,斐乐的义大利东主惟有将公司售予美国对冲基金博龙资产管理(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新东主以控股公司“运动品牌国际”(Sport Brands International Ltd.,简称SBI)持有“斐乐卢森堡”(Fila Luxembourg),后者拥有斐乐品牌及商标全球使用权,惟独“斐乐韩国”(Fila Korea)以独立公司透过特许经营方式继续营运。SBI未能扭转斐乐的经营弱势,尤其是美国市场,斐乐虽然在网球、高尔夫球和登山运动赫赫有名,但在美国最受欢迎的篮球和美式足球却没有一名代言人,远远落后于运动品牌龙头大哥耐克(Nike)和爱迪达(Adidas)。
2007年3月“斐乐韩国”透过控股公司“Global Leading Brands House”(简称GLBH)与SBI达成协议收购“斐乐卢森堡”的斐乐鞋类及服装全球业务,交易金额没有透露,从而拥有斐乐品牌及商标的全球使用权。“斐乐韩国”的会长尹润洙早于1980年代已成为斐乐在韩国的首名鞋类采购代理,于1991年开始透过特许经营开展零售业务。
2009年安踏体育用3.32亿元人民币向百丽国际购入“Full Prospect”85%的股权,从而取得在中国分销斐乐商标产品和中、港、澳的零售业务,“Full Prospect”馀下的15%仍然由“斐乐卢森堡”持有[1]。
2011年,伙拍未来资产金融集团 以12.3亿美元现金从财富品牌 手中购入知名高尔夫球品牌泰特利斯(Titleist)[2]。
赞助
斐乐于1972年首度踏足运动服饰领域便开始制造网球针织衫,自此与网球界结下不解之缘。斐乐首先赞助义大利本土球手阿德里亚诺·潘纳塔(Adriano Panatta)和保罗·贝托鲁齐(Paolo Bertolucci),而自1974年开始赞助的瑞典球手比约恩·博格(Björn Borg)更连赢5届温网及6届法网合共11个大满贯冠军。而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莫妮卡·莎莉丝(Monica Seles)和吉列尔莫·维拉斯(Guillermo Vilas)亦一度是斐乐旗下当红网球球员,斯维特拉娜·库兹涅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更是自2000年出道后一直穿著斐乐赞助的服饰。金·克莱斯特丝(Kim Clijsters)于退役18个月后复出,连赢两届美网冠军,成为自另一位斐乐球手伊文·古拉贡(Evonne Goolagong)以后第二位获得大满贯锦标的“妈咪”球手,她更于2011年斐乐百年庆典年夺得澳网锦标。
参考文献
- ↑ 百丽3.3亿售FILA分销商予安踏. mpfinance.com. 2009-08-13 [2011-11-16] (Chinese (Hong Kong)).
- ↑ Fortune Brands Sells Golf Business for $1.23 Billion. The New York Times. May 2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