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EF10型电力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EF10型电力机车日语:EF10形电気机関车)是日本铁路的第一代国产干线电力机车车型之一,由日立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日本车辆制造等企业联合设计制造,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直流电电气化铁路

背景

1920年代,随着东海道本线、横须贺线[1]等铁路干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日本铁道省先后从美国英国瑞士引进了ED10、ED11、ED12、EF50、EF51等各种形式的电力机车。1928年,日立制作所、芝浦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等企业在消化吸收进口电力机车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合作研制了干线客运用的EF52型电力机车。1932年,又研制了经过改良的EF53型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和可靠程度均有较大提高,并成为东海道本线上优等旅客列车的主型牵引机车。EF52、EF53型电力机车的成功为后来日本铁道省的一系列标准化电力机车奠定了基础。

研制

为了满足电气化铁路的货运需要,日立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日本车辆制造等企业于1934年研制了EF10型电力机车[2]。EF10型电力机车以EF53型电力机车为基础的干线货运机车,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特点,例如牵引电路及辅助机械等部分均大致相同。但根据货运机车的运用特点,EF10型电力机车的齿轮传动比由2.63改为4.15,机车最高运行速度由95公里/小时下降至75公里/小时;除此之外,EF10型电力机车采用1Co-Co1轴式,导轮轮对数目由四对减少至两对,从而增加动轮轮对的轴重,以提高机车牵引力和粘着性能。

EF10型电力机车于1934年投入批量生产,截至1941年停产共生产了41台,亦是日本战前生产的货运电力机车之中数量最多的车型。在EF10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进一步提高牵引电动机功率的EF12型电力机车,以及为上越线和中央本线设计、带有再生制动功能的EF11型电力机车

视频

EF10型电力机车 相关视频

日立制作所会长“中国的创新水平 已处于世界最高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