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腰响蜜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云石斑鸭 |
中文学名:黄腰响蜜䴕 |
黄腰响蜜䴕 是一种本领非凡的小鸟,体形较小,与麻雀相似。其特别之处在于能够导引蜜獾、狒狒或人寻找蜂蜜,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食物。蜂蜡是它最喜爱的食物。响蜜䴕依靠消化道中共生的微生物分泌的酶能够消化蜂蜡,将其转化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以蜂巢及蜂卵、幼虫、蛹和寄生在蜂巢内的蜡螟为食。[1]
体型特微
身体暗灰染褐色,雄鸟眉、头顶及颊亮黄色至金黄色,识别特征是腰背为鲜亮的金黄色至明黄色,三级飞羽具白色条纹,下体灰白色而具深色纵纹。雌鸟较雄鸟暗淡,头部黄色较少且少鲜亮色调。虹膜褐色,喙黄褐色,脚灰绿色。
生长繁殖
黄腰响蜜䴕不筑巢。都是巢寄生繁殖的,雌性响蜜䴕将卵产在啄木鸟、拟啄木鸟、翠鸟、蜂虎、林戴胜、椋鸟甚至一些体型较大的燕子的窝里,由它们替自己孵卵育雏。
生活习性
我国西南部能见到的黄腰响蜜䴕 | Dibyendu Ash / Wikimedia Commons 非洲原住民会用特殊的口哨声召唤大响蜜䴕,而大响蜜䴕也会积极回应人类盟友的召唤。在莫三比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66%的情况下响蜜䴕会响应当地人的召唤,而播放其他人或动物的声音则不能有效招来大响蜜䴕。响蜜䴕和人类盟友汇合后,就会用时飞时停、发出特殊的鸣叫、展开尾羽露出两侧显眼的白色羽毛等方式引导人们前进。肯亚的博兰族猎人甚至能从响蜜䴕的动作和叫声中解读出蜂巢的距离和方向。[2]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巴基斯坦(以往),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及东北部,缅甸东北部。
分布状况:罕见于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1450~3500米的温带森林中。新近昆明动物研究所人员在西藏东南部记录到此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