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魏森堡号战列舰

魏森堡号战列舰德语:SMS Weißenburg)是德意志帝国的首批远洋战列舰之一,是为纪念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魏森堡战役胜利而命名。它是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的第三艘,其它姊妹舰还包括有勃兰登堡号、韦尔特号[1]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舰只于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始龙骨架设,1891年下水并至1894年完工。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六门大口径炮,而非同期其它海军所惯常采用的双炮塔四门炮标准。

德国舰队的前十年役期中,魏森堡号跟随第一支队服役。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相对平稳,这一时期主要局限于训练和对外国港口的友好访问。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这些训练演习对德国海军战术学说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指导下。它及其姊妹舰仅有过一次重大海外部署,即义和团运动期间于1900-1901年间被派遣至中国。舰只于1904-1905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

1910年,魏森堡号被售予奥斯曼帝国,并根据16世纪著名的奥斯曼海军将领而更名为图尔古特雷斯号(土耳其语:Turgut Reis)。它在巴尔干战争期间被广泛运用,主要是为奥斯曼的地面部队提供火炮支持。它也参与了与希腊海军的两次海上交锋——1912年12月的伊里海战以及次月的利姆诺斯海战,两场战役均以奥斯曼海军的失败告终。在奥斯曼帝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图尔古特雷斯号曾对达达尼尔海峡沿岸的防御工事提供支持直到1915年中期,并于1915年8月退役至战争结束。战后按照和约,舰只本应割让给大日本帝国作为战争赔偿,但由于土耳其独立战争的爆发,最终没有完成交割,而是继续留在土耳其,并加入新生的土耳其海军。从1924年至1933年间,它作为教练船被重新启用,然后又在1950年以前担任宿营船,直至拆解报废。

目录

设计

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批前无畏战列舰[2]船级,魏森堡号是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3号舰。在威廉二世于1888年6月加冕德意志皇帝之前,帝国海军仅为一支主职本土防御的沿岸舰队,并由帝国海军部国务大臣列奥·冯·卡普里维于1880年代订购了许多岸防舰。1888年8月,对海军事务有着浓厚兴趣的德皇任命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冯·蒙斯接替卡普里维的职务,并指示他在1889-1890年度的海军预算中加入四艘战列舰。相比起前任所强调的岸防策略,蒙斯更青睐于战列舰队。他取消了卡普里维授权的最后四艘岸防舰,转而订购四艘万吨级别的战列舰。尽管它们是德国建造的首批现代化战列舰,预示着提尔皮茨时代公海舰队的来临,但这些舰只仅是作为建造计划的一部分而授权,反映了1880年代由绿水学派引起的战术和战略的混乱。

魏森堡号的全长为115.7米(379英尺7英寸),有19.5米(64英尺0英寸)(加装防鱼雷网后为19.74米(64英尺9英寸))的舷宽,以及7.6米(24英尺11英寸)的前吃水和7.9米(25英尺11英寸)的后吃水。舰只所设计的标准排水量为10,013公吨(9,855长吨),满载排水量则达10,670公吨(10,500长吨)。它配备有两组三缸三胀蒸汽机以驱动三副螺旋桨来实现。动力装置的额定功率为10,103匹指示马力(7,534千瓦特),最高速度达16.5节(30.6千米每小时)。而标准船员编制则为38名军官及530名士兵。

舰只在当时显得十分独特,因其主舰炮是由布置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的六门280毫米箍炮组成,而非同时代战列舰典型的四门炮。其中舰艏和舰艉炮塔的炮管长度为40倍径,中部炮塔则载有较短的35倍径炮管。副炮是由八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和八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组成,同样装在炮廓内。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均布置于船体水上部分的旋转支架上。尽管主炮较当时其它主力舰更重,但与其它战列舰相比,勃兰登堡级舰只的副炮被视为弱项。

魏森堡号受到镍钢克虏伯装甲的保护,这是一种强度更大的新型钢材。其装甲带在中央部分的厚度达400毫米(16英寸),用于保护弹药舱及轮机舱。甲板装甲的厚度为60毫米(2.4英寸)。而主炮塔的炮座则以300毫米(12英寸)厚的的装甲板覆盖。

视频

魏森堡号战列舰 相关视频

世界历史53 德意志统一
强盛一时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强大到令人无法想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