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希尔-克洛德·德布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法语:[aʃil klod dəbysi][1];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作曲家。法国作曲家。他被视为第一个印象派作曲家,尽管他极力反对这个形容词。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和《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组曲《贝加马斯克组曲》、《意象集》、《版画集》等;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2]

德布西出生于一个简朴的家庭,家庭内部并没有多少文化兴趣,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可以进入法国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他最初是学钢琴的。但是,尽管音乐学院的保守派教授不赞成,他还是发明了他的创新写作风格。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发展成熟,在他1902年获得国际声誉之前,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他完成了他唯一一部歌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森德。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3],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德布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 Gray)亦认为德布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 [5]。 《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布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水星上位于33.9°S, 347.5°W的撞击坑命名为德布西撞击坑[6]

目录

生平

德布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而德布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中国瓷器专卖店[4]。克劳德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7]。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布西举家搬迁到戛纳的姑姐克莱门汀(Clementine)家。克莱门汀为克劳德安排了钢琴课,由一位叫让·西汝蒂(Jean Cerutti)的意大利人担任教师[4]

1871年9岁的小德布西获得曾是肖邦学生的Marie Mauté de Fleurville的关照,1872年,德布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了12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老师们,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包括塞扎尔·弗兰克。德布西是一个看谱就能知音的学生,他的钢琴弹奏得非常出色,可以进行专业演奏,他演奏过贝多芬舒曼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二叙事曲》。

1880年到1882年,德布西在俄罗斯,给冯·梅克夫人的孩子当音乐教师,巧的是这位夫人正是柴可夫斯基的赞助人。不过,虽然有这样的关系,看不出德布西受过什么柴可夫斯基的影响。冯·梅克夫人曾把德布西写的一个曲子《Danse bohémienne》寄给柴可夫斯基征求意见。柴可夫斯基回信说,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动听的段子,可惜太短了。

1883年德布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他以他的《L'Enfant prodigue》获得罗马大奖,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和前往设在意大利罗马的法兰西学院4年留学的资格。 1885年-1887年,德布西是在意大利罗马度过的。

1888年他没有完成罗马的学业,就离开那里,到德国拜罗伊特参加音乐节,在那里他被瓦格纳式的歌剧震憾了,他在拜罗伊特待到1889年才回到巴黎。瓦格纳早在1883年就去世了,但是他的音乐风格影响了青年德布西。

1889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那一年巴黎艾菲尔铁塔树立起来。在博览会上,德布西听到了爪哇甘美朗的演奏,对十二平均律五声调式印象深刻。

1918年3月25日,德布西因直肠癌于巴黎逝世,享年55岁。

主要作品

按体裁时间分列:

管弦乐

舞台作品

室内乐

  • 弦乐四重奏》(1893年)
  • 《大提琴奏鸣曲》(1915年)
  • 《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年)
  • 《小提琴奏鸣曲》(1916年-1917年)

钢琴曲

  • 《两首阿拉贝斯克(另译:华丽曲)》(1888年-1891年)
  • 《梦》(1890年)
  • 《月光》(1890年)
  • 贝加马斯克组曲》(1890年)
  • 《版画》(1903年)
  • 《快乐岛》(1904年)
  • 《映像 第1集》(1905年)
  • 《映像 第2集》(1907年)
  • 儿童天地》(1906年-1908年)

合唱

歌曲

计五十馀首


注释

  1. Claude Debussy – pronunciation at Forvo.com
  2. 林逸聪,388页
  3. Shengdar Tsai. Impressionists influence in the music of Claude Debussy. [05.12.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2) (英语). 
  4. 4.0 4.1 4.2 Lesure, Page 783
  5. Trezise,​​ Page 1
  6. /reports/Ten_Craters_On_Mercury_Receive_New_Names_999.html Ten Craters On Mercury Receive New Names 请检查|url=值 (帮助). SpaceDaily. [March 29, 2010]. 
  7. 霍尔姆斯,2页

参考文献

  • 林逸聪(1999):《音乐圣经》,华夏出版社,ISBN 750-801-503-7,ISBN 978-750-802-096-9
  • Simon Trezis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bu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5478-5
  • F. Lesure,Howat, R.(2001): Debussy, (Achille-)Claude in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Stanley Sadie, [1]
  • Pasler, J. (2001):Impressionism in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Stanley Sadie, [2]
  • 保罗·霍尔姆斯(1999):《德彪西》,译者: 杨敦惠 ,江苏人民出版社,ISBN 721-402-430-6,ISBN 978-721-402-430-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