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哈龙会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哈龙会堂(Beth Aharon Synagogue),又名博物院路会堂,是中国上海历史上的一座塞法迪犹太人的犹太会堂,位于黄浦区虎丘路42号。它由旅居上海的地产大亨西拉·亚伦·哈同建于1927年,以纪念他的父亲阿哈龙·哈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哈龙会堂为东欧唯一完全逃脱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犹太教经学院,波兰的密尔经学院,提供了避难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哈龙会堂被 《文汇报》社占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为工厂。1985年,阿哈龙会堂建筑被拆除。

建造

阿哈龙会堂由旅居上海的地产大亨西拉·亚伦·哈同建于1927年,作为赠送给上海犹太社区的礼物。会堂以哈同的父亲阿哈龙·哈同命名。它位于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博物馆路20号(今虎丘路42号),靠近外滩和虹口,现在属于黄浦区。阿哈龙会堂取代了建于1900年的熙华德路(今长治路)舍里特·以色列会堂(Sheerith Israel),其位于二楼的会堂可以容纳400人。阿哈龙会堂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这家建筑师事务所还设计了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等多座地标建筑。阿哈龙会堂是一座造型特殊的摩登派穹顶建筑,平面为椭圆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数千名波兰犹太人为逃离纳粹迫害,途径西伯利亚,抵达日本神户。当时的日本正在准备与美国作战,驱逐了这些难民。这批难民得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的许可,进入上海,准备半年后移居到美国。他们在八月到十月间来到上海。

在这些难民中,有东欧唯一完全逃脱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犹太教经学院,密尔经学院的全部400名师生,还有一些人来自其他犹太教经学院,包括波兰的卢布林、立陶宛的特尔希艾,以及白俄罗斯的克列茨克和 Lubavitz。他们被安顿在阿哈龙会堂,也有一些安顿在上海俄罗斯犹太人俱乐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上海公共租界,虽然有少数人设法去了美国和加拿大,但是大多数难民都被困在上海,直到1947年离开上海。在战争期间,他们在阿哈龙会堂继续研究犹太教,并且用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印刷书籍。一些学生任教于上海犹太学堂。密尔经学院的存在,使得上海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犹太研究中心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国共内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阿哈龙会堂被政府报纸《文汇报》社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会堂被改建,改为工厂。1985年,原阿哈龙会堂建筑被拆除,改建为高层建筑文汇报大厦。1999年,文汇报社迁入新建的威海路755号上海文新报业大厦。21世纪初,外滩源项目开发期间,建成仅十余年的虎丘路文汇报大厦也被拆除[2]

视频

阿哈龙会堂 相关视频

最后的避难所犹太难民在上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