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曲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金曲獎
金曲獎
Golden Melody Awards
金曲獎標誌
排簫為設計概念的金曲獎標誌
藝人或藝術家
國籍 臺灣
出生 22x20px 臺灣(詳見舉辦地點
活躍年代 1990年1月6日
網站 gma.tavis.tw

金曲獎(英語譯名:Golden Melody Awards,縮寫為GMA),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Music award,也是華語圈最具有聲譽及影響力的大型音樂獎勵活動[3],與金馬獎金鐘獎並列為台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

簡介

金曲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音樂事業,對優良華語歌手以及優秀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歌手及優秀的音樂工作者,成為華語歌壇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語音樂,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1990年首次舉辦,每年頒發一次,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音樂業界盛事。2019年5月15日,第30屆台灣金曲獎提名名單公布,蔡依林林憶蓮獲7項提名成入圍最大贏家。

現今獎項分為兩大類別,分別為「流行音樂類」(簡稱流行類、或稱流行音樂金曲獎)與「傳統藝術音樂Art music類」(簡稱傳藝類、或稱傳藝金曲獎),兩者分開舉辦頒獎典禮;流行類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傳藝類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歷史沿革

金曲獎最早源於1982年當年女歌手蔡琴提筆寫八頁長信,寄給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下稱新聞局)局長宋楚瑜,建議台灣應該要有一個專門為歌手舉辦的大型音樂獎。

1986年,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下稱新聞局廣電處)開辦「好歌大家唱」活動,目的是為徵選優良詞曲創作來激勵台灣音樂市場與音樂人,該活動獲得傳播媒體的廣泛報導與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

1988年底,行政院新聞局正式籌辦「金曲獎」,並與唱片業者與音樂界從業人員訂定了《金曲獎獎勵要點》[4]

首屆金曲獎共設11個獎項(最佳年度歌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最佳編曲人獎、最佳單曲歌唱錄影帶影片獎、最佳單曲歌唱錄影帶導演獎、最佳男演唱人獎、最佳女演唱人獎、最佳演唱組獎、新人獎、特別獎),並於1989年8月開放給在台灣地區有居所,並有半年居住事實的中華民國國民香港居民報名[5]

當時因預定的頒獎典禮場地國立國父紀念館在進行整修,入圍名單於1989年9月揭曉後,頒獎典禮待整修完畢才於1990年1月6日舉辦[6]。每位入圍者即獲頒獎牌一面,獲獎者則另獲頒金曲獎獎座[7]

原圖鏈接莫文蔚獲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大獎

獎座以造型近似「曲」字的排簫為靈感,並將其置於象徵圓滿成功的圓圈內作為設計[8]

同年10月舉辦的第2屆金曲獎增設專輯、專輯製作人以及錄音獎項,第3屆將演奏專輯獨立設獎,並開始按國語華語)以及台語方言分設獎項。

1995年4月,新聞局廣電處在舉辦了6屆金曲獎後,將金曲獎主辦業務移轉至新聞局出版處[9]。因金曲獎與出版處主辦的「金鼎獎」唱片獎項性質雷同,且當時適逢金鼎獎舉辦期間,因此同年金曲獎報名時間延至同年年底,頒獎典禮則延至翌年舉行。

1996年第7屆金曲獎落幕後,新聞局出版處提出音樂獎項合併方案,並比照同年金馬獎邀請華語電影參賽的模式,將金曲獎擴大為所有華語音樂都能參與的跨國性音樂獎項[10]

1997年金鼎獎唱片獎項正式自第8屆金曲獎起併入金曲獎,同時金曲獎增設傳統音樂及藝術音樂獎項[11];同年參賽國籍限制放寬,以增設獨立獎項方式,開放中國大陸及其它國家的華人報名。

1998年第9屆金曲獎進一步取消個人獎項的國籍限制,只要作品於台灣地區首次發行者均可報名參選,並增設獎金(出版獎獎項獲獎者獎勵新台幣15萬元、個人獎獎項則獎勵新台幣10萬元)[12]TVBS-G取得該屆金曲獎頒獎典禮的轉播權,不僅成為台灣首家取得大型頒獎典禮轉播權的有線電視台,也首度將頒獎典禮改為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13][14];該屆金曲獎報名件數首度突破千件,報名件數後續也出現大幅成長[15]

2000年後,金曲獎陸續發生變革。新聞局為平衡台灣各地文化發展,在2001年(第12屆)首度將金曲獎頒獎典禮移師高雄舉行[16],2002年(第13屆)、2005年(第16屆)亦在高雄舉行,但2006年(第17屆)與2007年(第18屆)以後的流行類頒獎典禮固定於2005年底啟用的台北小巨蛋舉行。

2003年第14屆金曲獎為鼓勵介於古典和流行之間的跨界作品而增設「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並為鼓勵客語原住民語音樂而將「最佳方言男演唱人」和「最佳方言女演唱人」兩個獎項改為「最佳台語男演唱人」、「最佳台語女演唱人」、「最佳客語演唱人」和「最佳原住民語演唱人」四個獎項[17]

2005年第16屆金曲獎將流行類演唱專輯獎和新人獎分別按語言劃分為國語、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四個獎項[18];但新人獎因參選作品較少,隔年第17屆金曲獎便重新合併成單一獎項[4]

2007年(第18屆)起將傳統暨藝術音樂類與流行音樂類獎項分開舉辦頒獎典禮,並增設「評審團獎」以獎勵未能入圍但具有特色的優秀報名作品[4];流行音樂類獎項也分為「演唱類」和「演奏類」,並調整製作人獎項。

2008年第19屆金曲獎的總報名件數達到一萬件[19]

2010年第21屆金曲獎起,為推動音樂出版產業發展,金曲獎增設技術類的「最佳專輯包裝獎」;同年於台北市華山文化園區舉辦結合戶外演唱、產業展示、論壇研討的「金曲音樂週」大型活動[20],之後該活動固定於流行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前舉辦,並由民間業者參與承辦。

2012年,文化部成立,第23屆金曲獎的主辦業務併入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文化部在舉辦兩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後,於2014年將金曲獎傳藝類獎項移交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21]。傳藝金曲獎自此由出版類17個獎項重新調整為出版類與戲曲表演類共13個獎項,報名及頒獎時程也調整至流行音樂類之後[22]

2015年第26屆金曲獎為鼓勵出版業者錄製優良之錄音專輯並表揚幕後優秀之錄音、混音及後製等工作人員,增設「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與「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4]

2016年首度開放僅作數位發行之單曲作品報名最佳年度歌曲獎[23]

2017年全面開放數位發行之作品參賽,不再限制僅能以CD規格報名,同時為促使金曲獎朝向以音樂本質作為競賽基礎之發展,經參考葛萊美獎獎項設置方式,演唱類除保留按語言劃分的四項專輯獎之外另設「年度專輯獎[24]

目前,金曲獎已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每屆約頒發40個獎項,報名件數逾萬件,其中流行音樂類獎項的報名件數可達12,000件[25],頒獎典禮的現場直播收視率也常常是台灣當日電視收視最高,甚至位居全年收視前列,具有極高的關注度[26][27]

迄今為止,單張專輯入圍紀錄為周杰倫的《范特西(第13屆)張惠妹的《阿密特(第21屆)蔡依林的《(含第26屆及第27屆)入圍10項,其次為周杰倫的《葉惠美》、王菲的《將愛》、周杰倫的《魔杰座》、五月天的《第二人生(含第23屆及第24屆)蘇打綠的《冬 未了》和五月天的《自傳 history of tomorrow》入圍8項;單張專輯獲獎紀錄則為五月天的《第二人生》獲獎7項(含第23屆及第24屆),其次為張惠妹的《阿密特》獲獎6項。

張惠妹是第一位在金曲獎表演次數最多的歌手(第9屆、第13屆、第17屆、第19屆、第22屆、第26屆、第27屆、第28屆)。

獎項類別

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類共29獎項,包括演唱類21獎項、演奏類3獎項、技術類3獎項、評審團獎以及特別貢獻獎[28]

演唱類

出版獎
個人獎

演奏類

出版獎
個人獎

技術類

出版獎
個人獎

特別獎

歷年大贏家

年份 屆別 入圍大贏家 入圍數目
(得獎數目)
得獎大贏家 得獎數目
(入圍數目)
備註
2007 18 蘇打綠《小宇宙》 7 (2) 林生祥《種樹》 3 (6)
2008 19 蔡健雅《Goodbye & Hello》 7 (2) 周杰倫《我很忙》 3 (5)
2009 20 周杰倫《魔杰座》 8 (3) 周杰倫《魔杰座》 3 (8)
南王姐妹花《南王姐妹花同名專輯》 3 (4)
2010 21 張惠妹阿密特 張惠妹意識專輯 10 (6) 張惠妹《阿密特 張惠妹意識專輯》 6 (10) 打破史上單張專輯單屆得獎最多紀錄。
2011 22 周杰倫《跨時代》 7 (3) 周杰倫《跨時代》 3 (7)
縱貫線《南[下]專線》 3 (4)
2012 23 五月天 《第二人生》 7 (6) 五月天 《第二人生》 6 (7) 追平史上單張專輯單屆得獎最多紀錄。
蔡健雅 《說到愛》 7 (1)
田馥甄 《My Love》 7 (0) 打破史上入圍最多而命中率最低紀錄。
2013 24 林憶蓮《蓋亞》 6 (4) 林憶蓮《蓋亞》 4 (6)
2014 25 李宗盛《山丘》 5 (3) 李宗盛《山丘》 3 (5) 《山丘》是以單曲報名。
李榮浩《模特》 5 (1)
李健《拾光》 5 (1)
2015 26 蔡依林《呸》 9 (3) 蔡依林《呸》 3 (9)
2016 27 蘇打綠《冬 未了》 8 (5)  蘇打綠《冬 未了》 5 (8)
2017 28 五月天《自傳》 8 (2) 桑布伊《桑布伊創作專輯,椏干》 3 (7) 由此屆起增「年度專輯獎」,
因此入圍大羸家較以往增一項入圍。
草東沒有派對《醜奴兒》 3 (6)
秦四風《SEDAR》 3 (4)
2018 29 張惠妹《偷故事的人》 6 (1) 許郁瑛《happened, happening》 3 (4)
林俊傑《偉大的渺小》 6 (0)
2019 30 蔡依林《Ugly Beauty》 7 (2) 蔡依林《Ugly Beauty》 2 (7)
林憶蓮《0》 2 (7)
林憶蓮《0》 廖士賢《西部》 2 (4)
雅維·茉芮《斯瓦細格》 2 (3)

歷年紀錄

得獎最多的男歌手 得獎最多的女歌手 得獎最多的專輯(跨屆) 得獎最多的專輯(單屆)
周杰倫 15座 江蕙 13座 《第二人生》 7座 《阿密特 張惠妹意識專輯》 6座

傳統暨藝術音樂

傳藝金曲獎共18獎項,包括出版類12獎項、戲曲表演類5獎項以及特別獎[29]

出版類

專輯獎
個人獎

戲曲表演類

特別獎

歷屆概況

屆次 頒獎日期 類別 獎項數 主持人 舉辦地點 承辦/轉播單位
1 1990年1月6日 11 崔苔菁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華視
2 1990年10月27日 13 趙樹海楊海薇 台視
3 1991年11月9日 18 巴戈崔麗心 中視
4 1992年11月21日 18 曹啟泰杜雯 華視
5 1993年11月20日 趙寧曾慶瑜 台視
6 1994年11月26日 巴戈藍心湄 中視
1995年 停辦 停辦 停辦
7 1996年6月8日 蔡琴鍾鎮濤 華視
8 1997年5月3日 29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台視
9 1998年5月29日 23 張小燕陶晶瑩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TVBS-G
10 1999年4月30日
11 2000年4月28日 25
12 2001年5月5日 方芳芳澎恰恰許效舜吳宗憲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東森電視
13 2002年5月4日 張小燕陶晶瑩卜學亮 東風衛視
14 2003年8月2日 28 陶晶瑩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15 2004年5月8日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16 2005年5月28日 34 陶晶瑩侯佩岑林志玲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17 2006年6月10日 32 陶晶瑩徐熙娣 台北小巨蛋
18 2007年6月2日 傳藝 38 郎祖筠趙自強 台北內湖自由廣場 東森電視
2007年6月16日 流行 陶晶瑩侯佩岑 台北小巨蛋 東風衛視
19 2008年6月21日 傳藝 14 吳淡如蘇逸洪 台北縣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2008年7月5日 流行 25 陶晶瑩侯佩岑徐熙媛徐熙娣 台北小巨蛋
20 2009年6月6日 傳藝 16 郎祖筠蘇逸洪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2009年6月27日 流行 25 陶晶瑩侯佩岑 台北小巨蛋
21 2010年6月5日 傳藝 17 黃國倫柳翰雅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台視
2010年6月26日 流行 26 庾澄慶徐熙娣 台北小巨蛋
22 2011年5月28日 傳藝 17 王文華柳翰雅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2011年6月18日 流行 26 吳宗憲侯佩岑 台北小巨蛋
23 2012年6月2日 傳藝 17 許傑輝黃嘉千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2012年6月23日 流行 26 黃子佼吳天心 台北小巨蛋
24 2013年6月8日 傳藝 17 郭子乾郎祖筠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民視
2013年7月6日 流行 26 陶晶瑩 台北小巨蛋 三立電視
25 2014年6月28日 流行 庾澄慶 台視
2014年8月9日 傳藝 13 曾寶儀李小平 台北市中山堂 超視
26 2015年6月27日 流行 28 庾澄慶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15年8月1日 傳藝 13 黃子佼郎祖筠 台北市中山堂 中天電視
27 2016年6月25日 流行 28 黃子佼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16年8月13日 傳藝 14 黃子佼郎祖筠 宜蘭傳藝中心 東森超視
28 2017年6月24日 流行 29 黃子佼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17年8月26日 傳藝 14 澎恰恰黃嘉千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藝表演廳 華視
29 2018年6月23日 流行 29 蕭敬騰[30]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18年8月11日 傳藝 15 趙自強郎祖筠 台灣戲曲中心 年代
30 2019年6月29日 流行 29 黃路梓茵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19年8月10日 傳藝 18 台灣戲曲中心 年代
31 2020年6月27日 流行 29 台北小巨蛋 台視
2020年8月8日 傳藝 18 台灣戲曲中心

爭議事件

評審制度

金曲獎採取的評審團制度自第一屆起就出現有疏離市場的批評[31]。對於評審團的評判觀點和標準常常成為業界和媒體的爭論焦點[32][33]

第14屆金曲獎發生「最佳台語男演唱人獎」從缺的爭議之外,《自由時報》的記者特稿表示金曲獎與市場脫節,偶像派或主流歌手的作品多半不能入圍[34]

另有媒體指出舞曲嘻哈等特定音樂類型的作品在金曲獎也受到忽視[35]。主辦方認為金曲獎應具有前瞻性,並應肯定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因此評判結果不全反映市場商業導向[36]

行政院新聞局曾考慮將金曲獎的評審工作委託民間單位主辦,但業者及相關團體則認為由民間單位主辦易遭懷疑立場[37]

新聞局也曾參考美國葛萊美獎全美音樂獎等不同頒獎典禮的評判方式,但仍以檢討改進現行評審團制度優先,而改善方式包括放寬評審委員的遴聘範圍,邀請學者、樂評、媒體記者、廣播主持等擔任評審[38],擴大評審團規模[4],並於評判過程中加入多項防弊措施[39]

現行制度仍不時遭受批評,並有參考葛萊美獎而改採用從業人員票選的建議[40][41]

獎項劃分

金曲獎的獎項劃分幾次調整,其中流行音樂類獎項的劃分常常引發各界討論,特別是對於獎項按照演唱歌曲的語言劃分的方式存在意見分歧[42]

金曲獎獲獎者林生祥表示獎項應按音樂類型劃分而不應按語言劃分,並於第18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兩度拒領獎座以表示訴求[43]

不過也存在持保留少數語言獎項的意見,主辦方則採取漸進方式,朝以按音樂類型劃分的目標邁進[44][45]

行政院新聞局於2010年舉辦金音創作獎,並按音樂類型設立搖滾民謠嘻哈電音四類獎項,之後增設爵士和其它特定音樂類型的獎項以鼓勵台灣音樂創作[46][47]

2017年,金曲獎新增年度專輯獎,不拘語言、類型之各類演唱專輯皆可報名[48]。至於之前於金曲獎增設特定音樂類型獎項的建議,例如增設舞曲唱跳歌手獎項,迄今為止,主辦方因業界尚無達成共識而暫時未作調整[49][50]

評價

2017 年國際權威的音樂雜誌告示牌 (Billboard) 在「No Party for Cao Dong Wins Big at 2017 Golden Melody Awards」一文中,讚許金曲獎為全球矚目的華語音樂界盛事,是華語區域唯一具公信力的獎項,並被認為是「華語界葛萊美獎」的美譽[3]

雜錄

香港的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於2008年發起成立了與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香港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及台灣金曲獎名稱相近的「全球華語金曲獎」,但規模不大且頒獎程序時常出錯,甚至長年以來都是資助商公司的歌手獲獎。影響力以及公信力都受到質疑。

視頻1:全網獨播第25屆台灣金曲獎頒獎禮全場Part4

相關條目

視頻2: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桑布伊(第28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參考資料

  1. 1.0 1.1 金曲獎獎勵要點及報名須知.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 傳藝金曲獎獎勵辦法 (PDF). 文化部. 2015-01-07 [2015-04-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4-10). 
  3. 3.0 3.1 No Party for Cao Dong Wins Big at 2017 Golden Melody Awards. [2017-06-27]. 
  4. 4.0 4.1 4.2 4.3 4.4 金曲獎沿革.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5. 金曲獎 排除「空降部隊」. 民生報. 1989-07-19: 10版. 
  6. 國父紀念館再"啟用" 金曲獎 奪先機. 民生報. 1989-11-29: 10版. 
  7. 首屆金曲獎入圍名單揭曉. 聯合報. 1989-09-17: 8版. 
  8. 黃星輝. 金曲獎座新穎名副其實 頒獎舞台設計別出心裁. 聯合報. 1989-12-29: 32版. 
  9. 張夢瑞. 金曲獎去向 尚待討論. 民生報. 1995-12-18: 15版. 
  10. 吳光中. 納入唱片金鼎 增加海外音樂人獎項 金曲獎明年拉大格局. 民生報. 1996-06-12: 12版. 
  11. 陳民峰. 金曲'統一' 流行樂壇'利空'. 民生報. 1996-11-14: 15版. 
  12. 梁岱琦. 金曲獎 非常特別. 聯合晚報. 1998-04-20: 10版. 
  13. 姜玉景. 『金曲』將在TVBS響起. 民生報. 1998-04-02: 10版. 
  14. 劉衛莉. 金曲獎轉播昨舉行簽約儀式. 聯合報. 1998-04-03: 26版. 
  15. 李國煌. 新聞局 TVBS續前緣 希望點『十』成金 頒獎典禮 小燕有約. 民生報. 1999-03-30: 10版. 
  16. 商成. 金曲獎頒獎典禮 今年移師高雄. 民生報. 2001-01-13: CR2版. 
  17. 星聞集錦 金曲獎 明年增設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民生報. 2002-11-30: CS2版. 
  18. 張雅雯. 金曲增設獎項 鼓勵方言音樂. 民生報. 2004-11-08: C3版. 
  19. 袁世珮、傅繼瑩. 周杰倫入圍8項 金曲跨界第一人. 聯合報. 2008-05-23: 27版. 
  20. 袁世珮. 金曲周 18日啟動. 聯合報. 2010-06-09: C3版. 
  21. 凌美雪. 傳藝金曲大寶庫 彭雙松三代同堂領獎. 自由時報. 2013-06-09. 
  22. 王靖怡. 傳藝金曲25 樊曼儂劉文亮獲特別獎. 中央社. 2014-06-30. 
  23. 許晉榮. 楊培安砲轟奏效 金曲明年首開放數位音樂報名. 聯合報. 2015-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9). 
  24. 第28屆金曲獎報名開始.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6-11-23. 
  25. 鄭景雯. 呸入圍金曲9項大贏家 獨缺女歌手. 中央社. 2015-05-18 [2015-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 
  26. 2014年台灣媒體白皮書 (PDF).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 2014 [2015-05-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18). 
  27. 2013年台灣媒體白皮書 (PDF).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 2013 [2015-05-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18). 
  28. 金曲獎獎勵要點及報名須知.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9. 第30屆傳藝金曲獎元旦開始接受報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8-12-27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8). 
  30. 金曲獎大爆點!蕭敬騰掌主持棒hold全場.蘋果日報.2018-05-17
  31. 周立芸. 金曲獎前瞻性不夠. 聯合報. 1990-01-08: 30版. 
  32. 陳煥昌. 我看金曲獎 評審標準看似有脈絡卻全無章法令人一頭霧水!. 聯合報. 1991-11-09: 48版. 
  33. 劉衛莉. 金曲入圍名單引起異議. 聯合報. 1991-11-09: 48版. 
  34. 張釔泠. 今年金曲獎 偶像末日. 自由時報. 2011-05-14. 
  35. 范協洪. 林俊傑苦候11年 金曲獎終圓夢. 廣州日報. 2014-06-30. 
  36. 《評審的話》評審標準 仍重藝術性 閩南語歌曲 比重增加. 民生報. 1991-11-10: 10版. 
  37. 行政院新聞局. 熱線你我他 金曲獎評選 新聞局已有改善. 民生報. 1999-04-13: 13版. 
  38. 梁岱琦. 八年巨變 金曲獎,重新出發!. 聯合晚報. 1997-03-21: 18版. 
  39. 倪重華. 前瞻與開拓──評審團如何形塑金曲獎精神. 獨立評論@天下. 2014-09-15. 
  40. 林怡秀、吳禮強、王繼緯. 袁惟仁:金曲獎爛透. 中國時報. 2012-07-03. 
  41. 金曲制度惹議? 黃國倫轟:每年被罵是活該. 自由時報. 2014-06-24. 
  42. 連婕, 多元文化觀點的文化政策分析─以金曲獎為例 (PDF), 20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11日) 
  43. 宋東彬. 林生祥拒絕領獎金曲 18年頭一遭. TVBS. 2007-06-17. 
  44. 林怡秀、吳禮強、王繼緯. 袁惟仁吁取消原民與客語獎. 中國時報. 2012-07-03. 
  45. 傅繼瑩. 林生祥效應 金曲獎檢討發酵. 聯合報. 2007-07-07: D2版. 
  46. 蔡欣樺. 首屆金音獎 200萬獎金招手. 中央社. 2010-07-26 [2015-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47. 金音創作獎簡介.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48. 吳欣紜. 金曲年度專輯 入圍24項創單項最高紀錄. 中央社. 2017-05-16 [2017-05-20]. 
  49. 林政平. 潘瑋柏想摘金 盼金曲設唱跳獎. 自由時報. 2014-06-11. 
  50. 盧冠妃. 金曲改革難? 官方:每年檢討沒共識. TVBS. 2014-06-25. 

外部連結

流行音樂類金曲獎
傳藝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