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耳雀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褐耳雀鷹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Accipiter badius 目/科/屬 鷹形/鷹/鷹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30-36cm/215-320g |
別名:褐耳鷹、高砂鷹,雌雄略異。嘴黑色,蠟膜黃色。腳黃色,裸足。
- 雄鳥
- 虹膜紅色。頭及體背淺藍灰,有淡色眉突。
- 喉白色,短深色喉央線。頸圈淺褐色。腹面米色。胸、腹密佈淺褐色細橫紋。
- 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有4條暗色細橫帶,最外側橫帶較細較多。
- 雌鳥似雄鳥,但虹膜黃色。暗色喉央線明顯,體上較偏褐色,白眉線較不明顯。橙褐色橫紋明顯。
- 亞成鳥似雌鳥,但虹膜黃綠色,白眉線粗。體上偏濃褐色,有淡色羽緣。腹密佈紅褐斑。
- 飛行時雙翼狹長,後緣略圓突,盤旋時雙翼呈水平,翼端微揚。指叉5枚,微突出。翼下覆羽細斑紋較淡。
棲地&習性
遍布乾旱地區的樹木。落葉林地和開闊草原,從乾旱的草原。
有時會在空中盤旋。拍翅迅速,在樹林間獵捕小鳥、昆蟲為食。
繁殖
通常在旱季結束時產蛋:東南亞的3至6月;斯里蘭卡三月至八月;印度的1月至6月;1月至5月。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通常無聲,繁殖期會發出尖細「kyeew」聲。
外觀相似性
日本松雀鷹羽色較深,喉央線不顯著,但翼下覆羽斑紋顯著,尾羽末端中間內凹。
松雀鷹羽色較暗,喉央線粗長,胸有暗褐色縱斑。尾羽暗色橫帶較粗。飛行時翼較短而圓,翼後緣圓突較顯著,翼下覆羽斑紋較黑而顯著。
體型明顯較小,眼下有暗色髭鬚。翼狹長尖,常在空中懸停。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b. sphenurus (Rüppell, 1836) – 塞內岡比亞E到西南阿拉伯,S到N DR剛果和N坦桑尼亞。
- A. b. polyzonoides A. Smith, 1838 – S DR剛果和S坦桑尼亞至C納米比亞和N南非。
- A. b. cenchroides (Severtsov, 1873) – 亞美尼亞,東南阿塞拜疆和伊朗E到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W,印度西北和西藏西端,在冬季遷移到更南的S。
- A. b. dussumieri (Temminck, 1824) – 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大部分地區(不包括西南和西南)和孟加拉國。
- A. b. badius (J. F. Gmelin, 1788) – 印度西南部和斯里蘭卡。
- A. b. poliopsis (A. O. Hume, 1874) – 緬甸和南中國到泰國,越南,也許主要在冬天,蘇門答臘。[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