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松雀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本松雀鷹
日本松雀鷹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日本松雀鷹
拉丁學名:Accipiter gular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隼形目
科:鷹科
亞科:鷹亞科
屬:鷹屬種3種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 Schlegel, 1844
英文名稱:Japanese Sparrowhawk

日本松雀鷹 (學名:Accipiter gularis)為鷹科齒鷹亞科的鳥類,是一種小型猛禽,體長23-33厘米,體重75-173克,雌鳥比雄鳥體形大。外形和羽色很像松雀鷹,但喉部中央的黑紋較為細窄,不似松雀鷹那樣寬而粗。少部分為留鳥外,一般在中國北方為夏候鳥,在南方為冬候鳥。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在林緣和疏林地帶,是典型的森林猛禽。主要以山雀、鶯類等小型鳥類為食,也吃昆蟲和蜥蜴。雄鳥:頭和背部藍灰色,胸腹部淡褐色,尾羽有4條暗色橫帶,腳細, 眼紅色;飛行時,可見翼有5根短指突,翼後緣微圓凸,飛羽和翼下覆羽密佈橫紋,尾長且飛行時內凹。雌鳥:似雄鳥,體型大一些,眼黃色,胸腹部密佈著橫紋。 [1]

外形特徵

日本松雀鷹是小型猛禽,體長23-33厘米,體重75-173克,雌鳥比雄鳥體形大。從前都將它列為松雀鷹的北方亞種,但它不僅在形態上與松雀鷹有所不同,而且在生物學上也有很多顯著的區別,因此近年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它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它的外形和羽色很像松雀鷹,但喉部中央的黑紋較為細窄,不似松雀鷹那樣寬而粗著;翅下的覆羽為白色而具有灰色的斑點,而松雀鷹翅下覆羽為棕色;另外日本松雀鷹的腋下的羽毛為白色而具有灰色橫斑,而松雀鷹的腋羽為棕色而具有黑色橫斑。日本松雀鷹雄鳥的虹膜為深紅色,雌鳥則為黃色。嘴為石板藍色,尖端黑色。蠟膜為黃色。腳為黃色,爪為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75-110g,♀120-173g;體長♂250-284mm,♀292-338mm;嘴峰♂10-12mm,♀11-14mm;翅♂160-170mm,♀183-198mm;尾♂118-130mm,♀138-154mm;跗蹠♂44-53mm,♀46-5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在林緣和疏林地帶,是典型的森林猛禽。白天活動,喜歡出入於林中溪流和溝谷地帶。

生活習性

日本松雀鷹除了少部分為留鳥外,一般在中國北方為夏候鳥,在南方為冬候鳥,春季於4月末到5月初遷到繁殖地,秋季於9月末到10月初離開繁殖地。多單獨活動。常見棲息於林緣高大樹木的頂枝上,有時亦見在空中飛行,兩翅鼓動甚快,常在快速鼓翼飛翔之後接着又進行一段直線滑翔,有時還伴隨着高而尖銳的叫聲。主要以山雀、鶯類等小型鳥類為食,也吃昆蟲、蜥蜴、石龍子等小型爬行動物。常在林緣上空捕獵食物,有時也停息在大樹頂端,發現地面或路過的獵物時才突然直飛而下捕獵。偏愛低海拔森林同農地之間嘅淺山疏林地帶,比松雀鷹更加鍾意開揚嘅平地。會一路飛一路捉雀仔食。[2]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緬甸、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泰國、越南。流浪:北馬里亞納群島。產地不確定:關島。在中國,繁殖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北部和內蒙古東北部,也發現它們在雲南浙江甘肅等地繁殖,或者一部分終年留居,一部分為夏候鳥。遷徙季節見於中國東部一帶和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在廣西貴州等地為冬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份,常營巢於茂密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在針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的河谷、溪流附近的高大樹上營巢,也在林緣疏林中的紅松、落葉松等高大樹木上營巢,巢主要由細的松樹枝和其他細樹枝構成。巢的外緣常編以尚帶有綠葉的新鮮松樹枝,內墊以松針和羽毛。巢小而堅實,呈圓而厚的皿狀或盤狀,距地面的高度為10-20米。每窩產卵5一6枚,卵的顏色為淺藍白色,被有少數小的紫褐色斑點,尤以外端較密。經孵化後的卵為灰白色。親鳥在孵卵期間有強烈的護巢行為,當發現有人進入巢區時常表現出向人攻擊的姿勢或俯衝過來。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

視訊

日本松雀鷹(Japanese Sparrowhawk)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