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碗碗腔 |
中文名称;碗碗腔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山西省孝义市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49 剧种;易名华剧 发源地区;陕西 |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主要盛行于陕西西安、渭南、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的晋南及吕梁、孝义[1];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 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传统戏《金琬钗》、《白玉钿》、《火焰驹》;大型历史改编剧《杨贵妃》;现代新剧《红色娘子军》、《蝶恋花》等。
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首次将传统剧目《金琬钗》由皮影戏搬上大舞台获得成功;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该曲种易名为"华剧",但在民间一般仍称"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碗碗腔的优秀剧目,如《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田学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建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目录
名称由来
碗碗腔(华剧),源于民间说唱艺术,
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以碗碗、月琴为主,并配以二弦、胡琴、边鼓、梆于、马锣和唢呐等,特别是因敲击碗碗确定乐曲的轻重缓急,故而称其为 "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它又被关中东府人称为"时腔"。
195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进京汇报演出,周恩来等领导对民乐伴奏十分欣赏,还跟李瑞芳学唱了"九道弯"的唱腔,李瑞芳给总理介绍到这是陕西地方曲种碗碗腔发源于西岳华山麓下华阴、华县一代,周总理听后觉得曲调很好听,就是名字有些绕口,于是给碗碗腔定名为"华剧"蕴含中华之意。但在民间人们一般还称"碗碗腔"。
==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无准确的文字记载可考,只能根据一些年代久远的碗碗腔唱词剧本来调查分析。清乾隆初年,西安有碗碗腔班社的演出;演出以皮影形式出现,比较简单。相传洋县碗碗腔(汉中一带)在乾隆时期由洋县万家宫艺人雍朝杰所创。雍原为皮影桄桄戏艺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今大荔)学得碗碗腔后,与桄桄唱腔结合,后其子雍可敬(猫娃)与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根据现有史料查证,当时碗碗腔相当流行,各种唱板已相当齐备,且产生了有名的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说明碗腕腔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至少经历了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就渭南人李芳桂的"十大本"中的唱词结构分析,可断定当时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经形成。其主要分布于陕西大荔(同州)、朝邑、蒲城、渭南、临潼、华阴、华县、富平、韩城等地区。
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已发展为十余箱班,西府凤翔碗碗腔有早于东府(同州)碗碗腔之说,清中叶后盛行,流行于凤翔、千阳一带。此外,陕北的碗碗腔自成一格,在绥德义合镇形成,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唱腔上受晋剧影响较大。皮影戏时期,在陕西发展为:东路,以旧同州府为中心,也叫东府碗碗腔(渭南);西路,以凤翔府为中心,也叫西府碗碗腔(宝鸡);以洋县为中心的陕南碗碗腔(汉中)与东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光绪三年(1877)前后,大荔一带艺人因荒灾,逃荒入山西,碗碗腔传入山西汾阳、曲沃、新绛及汾阳、孝义一带,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据孝义皮影艺人相传,山西的碗碗腔分为两路,一路流行于晋南曲沃、新绛一带,一路流行于晋中汾阳、孝义一带。各路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不同地区语言、民间音乐和剧种的影响,在剧目、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也逐渐各具特点,自成体系,已成为当地的碗碗腔皮影剧种。其中传入汾阳、孝义的一支,受中路梆子和汾孝秧歌的影响而形成孝义碗碗腔。另外,曲沃碗碗腔原系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是由陕西经商的商人引入而来,由于历史上秦晋交好,经济、文化互相交流的佳话大量见诸史书,通过商人引入这种艺术形式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引入后,当地人喜欢并效仿,遂得以流传。刚开始的时候,仅在乡村的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泼,曲调动听,班社小,要价低,很受欢迎。光绪中期,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性质的戏班逐年递增,并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
辛亥革命前后又有发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戏,其流行地区主要在洋县东乡;同州、朝邑两地有50多个班社。
民国初年,曲沃碗碗腔进入兴盛期,出现很多班社,主要有陈小班、大富班、保子班等,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每年的元宵节和七月古庙会在县城竞相开台。上演剧目的内容以神话戏和武打戏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专供红白喜事和还愿的演出剧目。演出的范围扩大到了解州、绛州等周边地域。
现代发展
建国前,陕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后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已告绝迹,其余也在建国前夕消失。建国后,经有关部门的挖掘、抢救,各支碗碗腔先后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东府、西府两支于建国初期由陕西省戏曲剧院搬上戏曲舞台,继而洋县人民剧团将洋县碗碗腔发展为戏曲形式。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建国初期
1949年以后,曲沃县正式成立了专业剧团,并广泛吸收蒲州梆子、晋南眉户的腔调、曲牌,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剧种;1950年代,初,有了女演员,打破了只有一个男演员"保本"(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的单调演唱,丰富了演唱色彩,使唱腔更加悦耳动听;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陕西省各地皮影班社有了很大改进,有的采用了电灯照亮,刻制了适应现实生活的景物,增加了乐队演唱人员,演出了现代戏,这是碗碗腔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1955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成立,使碗碗腔艺术面貌一新;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的《金琬钗》中一折《借水赠钗》首次在西安大型舞台上演获得成功;1958年,孝义市组建碗碗腔剧团,开始由皮影戏走上真人舞台;同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赴北京汇报演出获得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9年,《金琬钗》赴大江南北13省(市)巡回演出;1960年,陕北碗碗腔也改为舞台剧。各支碗碗腔均整理、改编了一批剧目,并在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造;1960年3月,成立了曲沃碗碗腔艺术学校,招收表演、音乐、舞美三个班,79名学生;之后演出折子戏《花园赠金》;成立曲沃碗碗腔剧团,从此,皮影由真人代替;1964年,陕西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排演《江姐》;1973年,排演《红色娘子军》、《芦荡火种》等现代戏,进一步扩大了碗碗腔的影响;1977年,为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了张晓斌移植的新编华剧《蝶恋花》。
改革开放 198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剧团团长李瑞芳排演了新编华剧 《杨贵妃》,她创造性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剧熔于一炉,以新颖的表现手法,使该剧体现出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美感。在首届陕西省艺术节中获一等奖,在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获金奖,获陕西戏曲保留演出剧目;1987年,《杨贵妃》剧组赴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引起反响,首次将华剧推向国际舞台,港报赞誉"杨贵妃优美提神,李瑞芳一枝独秀";1989年,排演新编华剧《法门轶事》,获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银牌奖;1992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排演芬兰音乐剧移植改编的《真的·真的》,由李瑞芳与李东桥主演获得成功,首映式芬兰各大报刊都作了报道,同年,参加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获优剧目秀奖;1993年,《真的·真的》参加中国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获优秀表演奖;1994年,新编大型历史剧《真的·真的》应邀赴芬兰演出;
2003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剧目《金琬钗》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4年,《金琬钗》获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优秀配器奖;2005年,《金琬钗》获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任小蕾出演的碗碗腔折子戏《桃园借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戏曲演员胡萍出演了新编历史剧《杨贵妃》中一折重场戏《贵妃醉酒》;同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投入巨资精心打造了一台以盛唐文化为主题,承了唐宫廷舞高丽乐、吸收了陕西碗碗腔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西安临潼华清池上演;2009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重新排练《金琬钗》,保留了原作精华,音乐上吸取了眉户、蒲剧等姊妹剧种的旋律,采取了歌剧创作中主题音乐贯穿全剧的方法,较大程度地丰富了碗碗腔的音乐表现。舞美上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给人视角上的冲击与美感。导演手法与演员表演风格也在古典戏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突破。全剧舞台呈现焕然一新;同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也出演了多个碗碗腔剧目,李君梅出演的《葬花吟》、党莉莉出演的《杨贵妃》、任小蕾出演的《借水》、张玉梅出演的《跑山》、李娟出演的《红色娘子军》和李梅出演的《十八里相送》。
2010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碗碗腔折子戏专场,力争加入上海世博会,准备通过世博会将陕西的民间艺术推向世界;2011年,曲沃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招收第十期演员训练班;2013年,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山西省文化厅在太原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展演活动,上演孝义碗碗腔木偶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孝义市碗碗腔小戏《影戏缘》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14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一曲融入了陕西碗碗腔旋律的作品《丝路遐想》在陕西广播电视民族乐团《丝路长安》音乐会中上演;2015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了新编碗碗腔历史剧《李十三》;2016年,山西省曲沃县碗碗腔剧团送戏下乡,深入基层演出了传统剧目《恩仇记》、《五花马》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春江月》;另外,山西临汾"侯马碗碗腔皮影剧团"在刘秀珍团长的领导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碗碗腔做传承努力,深入学校、街头、公园、广场,弘扬地方文化。
艺术特色
行当
碗碗腔(华剧)剧种行当齐全,俗称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即十三网子。包括了剧种全部角色的性别、年龄和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概括起来则是: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生角是净、丑以外男性角色的统称,按个性特征和表演特点划分。
其中包括须生、正生、老生、红生、马褂生、鞭子生、衰败须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武生、贫生、娃娃生。
旦:旦角是女性角色的统称,按其年龄、身份、性格及表演特点划分。其中包括正旦(青衣、花彩正旦、刀子旦)、小旦(闺门旦)、花旦、老旦(富老旦、贫老旦)、彩旦(丑旦、媒旦)、武旦(刀马旦)。
净:净角俗称花脸、黑头,以面部脸谱为主要特征,按其身份、性格及表演特点划分。其中包括大花脸(大净)、二花脸(二净、毛净)。
丑:丑角亦称三花脸,属喜剧角色,以面部脸谱为主要特征,按其身份、性格及年龄特征划分。其中包括大丑、小丑、老丑、文丑、武丑。
唱腔
碗碗腔的唱词典雅,讲求声韵和谐;句了或长短不一,或齐整 划一,以上句押韵落板,不同于其它剧种,建国前 艺人多是上门清唱。碗碗腔在表演上主要运用中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形成真假声结合使用的特点。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演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此外,还有一种用单句结尾的,即七字句上、下乐句的唱段,在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曼声而下,使人有词意已尽而余韵犹存的感觉,与一般戏曲唱腔的"留板"不同,不用再接下句。东路碗碗腔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影响较大。它的音乐具有幽雅、清新的特色,其唱腔既有擅长表现欢乐的"欢音",又有擅长表现悲伤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紧板、紧板、滚板、扬句子、尖板、西厢调、花花腔、叠腔等。[2]
皮影碗碗腔阶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点的音乐唱腔。板式有侵板、尖板(垫扳)、二六板、代板、飞板、喝场和韵白等,其慢板与东府相近,余均有差异。"西府碗碗腔"的板式与秦腔相近,除滚板外,还有花音、苦音之别;"洋县碗碗腔"唱腔以微调式为多,板式有安板、添板、二六板、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滚板等;"陕北碗碗腔"唱腔风格近似晋剧,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铃子、导板、还阳板等。发展为舞台剧后,唱腔一般以板式唱腔为主,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紧板、紧板、滚板、扬句子、尖板、西厢调、花花腔、叠腔等;花腔和叠腔这两类腔系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阶、调式和表现功能;一般说来,花音擅长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调,哭音则主要表现悲伤、哀怨的情绪;慢板、紧板又有俗称三不齐(西厢调)的特殊唱法。
另外,还有一个山西省的分支孝义碗碗腔,其主要有两种声腔,分别是皮腔和碗碗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二音子和再翻高形成的尖音子。由此可见碗碗腔的声腔体系是完整和丰富的。
服饰
戏剧服装的演变与发展,有一个由简到全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60年代后,随着剧目的不断繁荣发展,戏剧服装更趋讲究精美,丰富多彩,并具有粗犷大方,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等特点。
戏曲服装分为古代戏服装和现代戏服装,至于清代的服装则有专门的清装,如箭衣、马褂、大帽、长辫、靴子等;还有一些特定职业的古装戏服,如素道袍、箭衣、官衣、水袖等;同时,为了更符合舞台艺术的需要,传统戏除蟒、靠、校卫衣外,生、旦角服装全部用反面缎材料;还有梅兰芳大师所要求的"三白一展"(即领子白、水袖白、靴底白,衣服平展)。服装按剧情需要分门别类,形成服装分箱口: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头帽等。
妆容
秦腔、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京剧等戏曲剧种的人物妆容大同小异。传统戏有固定的脸谱,生、旦为俊扮,净、丑为粉扮。新编古代戏多按人物脸谱结合人物性格加以改革。现代戏则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在演员自然形象的基础上,采用生活化的化妆,并加以美化夸张。
建国后,铅粉、干红灒水、干墨灒水等水彩化妆被油彩妆代替,当时的特点是浓、重、厚。但这在化妆品和化妆技术上有很大革新,同时,在保留传统脸谱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脸谱的特长,在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和化妆技巧及审美上有了很大改进。在丑角的脸谱要求上也做了妥善规范,如武丑在眉、鼻、眼中间画倒三角白眼窝;方巾丑画成方形白眼窝,再加上眼角的鱼尾纹。旦角,基本上采用包大头、花鬓、刘海齐用,头面装饰,钗环,戴花除使人物造型美外,主要根据人物身份而定。如传统戏《金琬钗》中旦角的头饰,鲜艳、粉淡各有不同。
乐器
传统乐队
在皮影时期,代表乐器主要有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呐、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演唱时,由月琴碗碗领奏,硬弦、板胡伴随。碰盅铜碗碗、截子、月琴、胡呼、二股弦,专司乐器的三、五人,无文武场之分,但主兼何种乐器也有明确分工。发展成舞台戏曲剧种后,文武场分开,加进了笛子、扬琴、三弦儿、提琴之类。但是富有特色的几种代表性乐器所发出的音响并没有被淹没。用于击拍的小铜碗碗和檀木截子格外清脆悦耳,中音硬弦胡呼,音响洪亮,使整个音乐刚柔相济。月琴的琴箱呈六角形,上覆桐木板,琴脖无品,以牛筋为弦,弹拨出的音明朗而浑厚有力。二股弦是碗碗腔中的高音乐器,它的竹质琴筒较一般二胡粗长,琴杆粗而短,音色轻柔悠长雅致。伴奏中月琴、胡呼、二股弦有其特殊的揉、滑技法,反复演奏出唱腔中的特色旋律,效果甚佳,构成碗碗腔音乐中的独特风格。演奏中还有许多上滑、下滑的技法,使音乐更加委婉动听。
改革创新
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后,乐队的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1956年至1966年,在传统乐队基础上,加进了二胡、扬琴、洞箫、笛子、琵琶、双簧管、大提琴、三角铁等中西乐器,组成为已民为主、西乐为辅的小型中西混合乐队;1972年至1982年,在上述乐队的基础上又曾添了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全部木管和铜管乐器以及排笙、定音鼓、吊钗、小军鼓等大量西洋乐器,编制由十多人提升到三十多人,成为了一个中型的中西混合乐队,并设专职指挥;1983年后,改为以民乐为主并吸收少量西洋乐器的中型混合乐队,减掉了大部分的西洋乐器只保留了大提琴、低音提琴、定音鼓、吊钗、三角铁等少量乐器,同时又曾添了古筝、铝板琴、电子琴、笙、排鼓、柳琴、阮等中西乐器,编制人数减至二十多人。
曲牌
分弦索曲牌,总数约八十余首,节奏分为散、慢、中、快四种类型,音乐结构分为只曲反复与多曲联套两种形态。其来源一部分曲子民间小曲和吹鼓乐:一部分则是从秦腔、同州梆子及眉户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衍化而来,特别是唢呐曲牌、多数与秦腔近似或相同,但较秦腔原始。弦索曲牌则与眉户比较接近。搬上大舞台后,对传统曲牌进行了革新,同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配乐,丰富了剧种音乐的表现力。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曲牌、板式和锣鼓音乐。如:杀妲己、梵王宫、重台、江怨、石榴、新春令、十样景等。
音乐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乐曲,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碗碗腔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除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小调和说唱音乐外,又受秦腔、同州梆子、眉户和蒲州梆子等剧种的影响较大,其弦索曲牌多数与眉户相同或近似,唢呐曲牌则与秦腔、同州梆子大同小异。1972年起,采用了和声、复调、配器等新的作曲技法,丰富了色彩、增强了厚度、扩大了表现力,使伴奏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曲沃碗碗腔属板腔音乐,上、下句行腔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它的唱腔和过门稳定,其调式为征调式。起初板式单调,唱腔贫乏,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养料和蒲剧、眉户等剧种的曲调,结合当地的语调特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唱腔。它的音乐唱腔悠雅婉转、缠绵抒情,甚为群众所喜闻乐唱。碗碗腔独具风格之处还在于它的一些唱腔,末尾的假嗓拖音中多出现七度跳升,虽翻高七度,却异常的圆润和谐,毫无生硬突兀之感。曲沃碗碗腔的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八、流水、介板等。还吸收融汇了其他剧种的曲牌。它的音乐虽多方吸收,但多而不杂,总是在发挥自己的特点基础上化而用之,始终未失去其声腔特色,保持了自己的风格。[3]
表演特色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在大量吸收蒲剧等剧种的舞台表演技艺的同时,还继承和发展了皮影艺术中"皮人"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女演员模拟"皮人"图案、动画的动作,颇为群众所喜爱。这些卡通动作结合剧本内容配上碗碗腔的特殊音乐,抒发欢快、轻佻、愤恨等各种感情非常协调,使剧词、音乐、表演融为一体。所以人们风趣的称这种表演为"活皮影",这是人们对戏曲舞台碗碗腔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的一种形象比喻。每个形态各异的皮影,都共有精巧细致,形体玲珑,图案花纹优雅的特性,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地域气息,表达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带给观众的是听觉与视觉上合二为一的艺术享受。
登台后的碗碗腔虽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一些艺术形式,但将皮影戏的动作保留在舞台上,如旦角抒发情怀时,一手指前,一手指后,身体小幅度前仰后颠;生角走台步时,两臂微屈,宽袖前后摆动,侧身缓缓而行;在武打方面更是保留了皮影遗风。另外,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后融入了很多传统戏曲特技,如吹火、水袖功、扇子功、手绢功等。
流派艺术
陕西碗碗腔
碗碗腔产生和形成年代,据史料和老艺人追忆大约产生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并产生了着名戏曲家李芳桂及其作品八本两折,称为"十大本",总观十大本唱词结构,远在作者所处的年代,碗碗腔主要唱板就已形成。
碗碗腔过去一直是皮影演唱,在陕西以同、朝为中心。民间流传有"华州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之说。据《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时腔,即碗碗腔,来自同、朝一带",称为东路碗碗腔,流布于关中东府一带;嘉庆、道光时期,同、朝着名班社布:李家班、齐家班、王家班、参子班、祥盛班等;碗碗腔皮影戏的艺人极多,清末出名的"签手"有:七喜、王蔓、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民国以来在大荔韦林一方有李家三代,即桃核(人俗称桃胡)、李义瑞、李存才;沙底一方有:张礼常、雷文立、刘黑娃、王善子、王风堂;大荔一方有:王四贵、金奎、王牛;名乐师有瞎灯、张水龙、西番、柴绪好、张志英、乔玉山等;名"签手"有金保、有才、更新、党振海、根声、京娃等。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建国初期的老一辈戏曲艺术家李瑞芳、吴德、寇治德、马友仙、焦瑞霞、苗德发、段林菊、郝彩凤、雷开元等,都对陕西戏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地方戏曲演员,如:李梅、李东桥、李娟、张新尚、任小蕾、李君梅、任美玉等;振兴地方戏曲发展更离不开这些幕后艺术家的付出,著名剧作家黄俊耀、朱学、张晓斌、陈彦等;著名戏曲编曲、演奏家黄育英、赵季平、石仲柯、薛天信、张德宁、王激等。
孝义碗碗腔
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大荔)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
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地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性质的戏班逐年递增,并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并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扦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钢音铁嗓,月迷星惊);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操说各有千秋,誉满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祁县、太谷等地。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碗碗腔的传承人:田学思、张建琴。
曲沃碗碗腔
碗碗腔传入曲沃之年代尚不久远,已故84岁的老艺人"巴字茂"生前曾多次讲过他赴陕西学习皮影戏的经过,而且曲沃的碗碗腔和陕西的碗碗腔在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曲沃碗碗吸收了曲沃秧歌、曲沃地方戏曲蒲剧和眉户剧的强调,吸收曲沃民间音乐的曲牌,同时吸收蒲剧、越剧、川剧、晋剧等剧种的服饰、脸谱、舞台美术、念白及表演方式,更将曲沃皮影的表演风格保留下来。曲沃碗碗在晋南地区享有盛誉,被誉为"晋南第一腔",深受群众的喜爱。曲沃有三晋"小江南"之称,为这一艺术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支撑。经多年的传承发展,于清末民国初年达到鼎盛。民国初年,出现很多班社,主要有陈小班、大富班、保子班等,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
曲沃碗碗腔与孝义碗碗腔有明显区别。一是戏曲语言用了"蒲州邦子"的道白声韵;二是传承了碗碗腔的"撩板"和"直杆二八"板式,按照行当及角色的情绪变化,使唱腔更加流畅,更加符合人物特性;三是加入了"中音板胡",打击乐采用的是小直径马锣、蒲剧的大窝铙钹、曲沃秧歌中的小铰子;四是表演形态上更多的追求皮影戏的拙中之美,既夸张又浪漫。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沃碗碗腔传承人:解红旗。
剧目
传统剧目
《香莲佩》 《春秋配》 《十王庙》 《玉燕钗》 《白玉真》 《紫霞宫》 《万福莲》 《蝴蝶媒》 《火焰驹》 《清素庵》
新创改编古装剧
《金琬钗》 《白玉佃》 《贵妃醉酒》 《杨贵妃》 《囊哉》 《女巡按》 《法门轶事》 《真的·真的》 《铡美案》 《枫洛池》 《钗头凤》 《葬花吟》 《西厢记》 《李十三》 《十八里相送》
现代戏剧目
《瘦马记》 《红色宣传员》 《芦荡火种》 《红色娘子军》 《天池山》 《蝶恋花》
陕西地区主要剧目
《五花马》 《困铜台》 《清白居》 《昭君和番》 《大西汉》 《花柳林》 《六月雪》 《双报恩》 《红灯记》 《白玉钿》 《三忘卖布》 《老少迷》 《柳树坪》 《三上桃峰》 《风流父子》 《风流姐妹》 《风流婆媳》 《酸枣坡》 《白洋河》 《董家桥》 《五花马》 《桃花计》 《包公赔情》 《哭长城》
剧团
陕西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大荔县秦腔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剧团 陕西 秦之声 洋县碗碗腔剧团 陇县人民剧团 陕西 渭南市秦腔剧团 洋县人民剧团 绥德县晋剧团 陕西 兴平市人民剧团 朝邑县沙府业余剧团 榆林专区人民剧团 山西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 山西省曲沃县碗碗腔剧团 太原碗碗腔剧团 甘肃 甘肃省陇剧团 甘肃省秦剧团 天水市秦剧团
保护现状
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孝义碗碗腔的第一个辉煌时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孝义碗碗腔曾两度晋京献演,受到了专家、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演员张建琴摘取了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需求多元化结构逐渐形成和新的娱乐形式逐渐蓬勃兴起的情况下,孝义碗碗腔出现了诸如演出市场萎缩、观众减少、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人才缺乏等困扰其生存和发展的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许多剧种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但孝义碗碗腔目前的演出市场、艺术水准、演员收入等情况在山西地方剧种中尚处较好水平,在许多小剧种濒临灭亡的危机下,还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当然,孝义碗碗腔需要大胆的改革创新,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挥戏曲的综合包容力,吸收、融合一些喜闻乐见的其他艺术形式以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品位与情趣,为剧种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新的血液。
据资料记载,曲沃碗碗腔最盛时期曾经一年演出320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观众需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内曲沃碗碗腔迅速衰落;上世纪80年代后期跌到低谷,演出少、发不了工资、演员纷纷改行;上世纪90年代后期情况得到好转;现在新的排练场所已投入使用,演出以承担政府的活动为主。
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山西、福建、山东、广东、河北、四川、贵州、青海的27个剧种的27出经典剧目亮相首都舞台。演出的剧种除梨园戏、莆仙戏、晋剧、蒲剧等少数大剧种外,大部分是地方小戏和民间戏剧。有来自民间的歌舞小戏,如耍孩儿、临县道情、朔州秧歌、碗碗腔、梅林戏、花灯戏、五音戏、正字戏等;这些珍稀剧种集中展演,充分反映了中国戏曲文化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形态、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传统戏曲艺术领域做出的成绩。珍稀剧种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戏剧形态,是中国戏曲史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1年,曲沃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碗碗腔作为孝义的地方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孝义地方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碗碗腔艺术的保护和利用,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投入。由于碗碗腔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碗碗腔艺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落再落,最终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1)孝义碗碗腔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新的娱乐形式的蓬勃兴起,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都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传统的碗碗腔艺术,已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之传统艺术拖沓的节奏和陈旧的程式,与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形成很大的差距,戏剧这种曾经倍受人民群众欢迎喜爱的艺术形式,逐渐散失往日风采,惨遭冷落,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同时,由于碗碗腔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形成戏剧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自我欣赏心理。缺乏适时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缺乏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剧目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越拉越大,成为当前导致孝义碗碗腔濒临灭绝的重要主观因素。 (2)艺术人才的更新换代,是孝义碗碗腔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目前,孝义农村传承碗碗腔艺术的艺人已基本消失。作为传承孝义碗碗腔艺术的惟一载体—碗碗腔剧团现有人员中,担任主演、主奏和主要创作的人员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到80%。艺术人才的严重老化和后继无人,严重影响碗碗腔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年轻一代价值取向的转变,面对经济效益微乎其微的戏剧行业,喜欢从事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碗碗腔培养后继人才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枯竭的问题。 (3)戏剧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艺术。一个演员或者演奏员的成熟,往往需要很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潜心修炼。所以,碗碗腔艺术的传承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随着老一代艺术家年事渐高,一个个资深老艺人相继故去,很多绝技和代表作随之消失。尤其在戏剧艺术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剧团一年忙于组织演出,努力提高经济收入,以尽量缓解经济压力,自然减少了必要的排练时间。因此,老艺人的传帮带,失去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4)随着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在迅速转变。一些很有艺术天赋的从业人员不再安于干戏剧这一行,转行或经商,或从事其他工作。因此,保留和造就新一代艺术人才,成了当前最大的问题。 (5)长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戏价模式,已被社会广泛认同,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较大的改变。因此,增加演出场次、提高经济收入是获得孝义碗碗腔生存的唯一方式,然而,这一生产方式,促使孝义碗碗腔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6)在吕梁市所属的县级文艺团体中,真正坚持国家经营的,目前只有孝义碗碗腔剧团。碗碗腔剧团作为传承孝义碗碗腔艺术的唯一载体,她的生存便成了碗碗腔艺术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作为山西省稀有剧种、山西省坚持创作演出现代戏的典型团体,她的存亡,便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演出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孝义碗碗腔最终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孝义碗碗腔 ,中国文明网 2016-04-25
- ↑ 碗碗腔 剧种 剧目 唱词 ,人民网 2016-05-05
- ↑ 曲沃碗碗腔的代表乐器 , 中国晋剧艺术网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