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戶縣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三個副中心城區之一,距西安主城區18千米,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
鄠邑區截至2016年轄1個街道、13個建制鎮、518個行政村、21個社區,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總人口60.66萬人,2016年,鄠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81億元,比2015年增長 8.5%。
鄠邑區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鼓舞之鄉、中國圍棋之鄉、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城區、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檔案工作示範城市。[1]
建制沿革
鄠邑區地處陝西關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遠在新石器時代(前40~前21世紀),祖先便在這裡勞動繁衍生息,與自然界進行着艱苦的鬥爭,創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為後來鄠邑區地區方國(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驅條件。
夏代(前21~前16世紀),鄠邑區為有扈氏國,與夏同姓姒,為夏之屬國。夏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這時國家常以氏族名稱作為國名。如「夏後氏」為「夏國」,「有扈氏」為「扈國」。有扈氏國為鄠邑區地區建置最早的方國,也是鄠邑區地名的由來。
商代(前16~前11世紀),鄠邑區有崇國,其後有豐邑,都是商之屬國。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國勢強盛,四十餘國諸侯尊西伯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遷都於豐。武王伐紂時,誓師於豐。當時的豐京實際上已成為政治中心,但仍為商之屬國。由於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國政權常在狹小的地域範圍內形成,所以有的史書記載,商代鄠邑區的甘亭、甘盤也是商之屬國。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滅紂後,雖建都於灃河以東的鎬,而豐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於宗廟。在西周時期,一直是豐、鎬並舉。
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陽設內史,兼治三輔,鄠邑區屬內史管轄。
漢代(前206~公元220年),漢初置鄠縣,屬右扶風,高帝九年屬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屬右扶風,東漢仍屬右扶風。
鄠縣自漢初確定了縣的建制以後,兩千多年來,只有隸屬關係的變更,縣名及縣制設置相沿未改。
三國、魏(220~265),置雍州三輔,下設8郡,鄠縣屬始平郡。
晉代(265~420),戶縣屬始平郡。
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設7郡,鄠縣屬京兆郡。
西魏(535~556),鄠縣屬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雍州下設5郡1尹,鄠縣屬京兆尹。
隋朝(581~618),全國分為109郡,關中設京兆、馮翊、扶風3郡,鄠縣屬京兆郡。
唐代(618~907),全國分為10道,鄠縣屬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開元二十一年(733)全國改設為15道,鄠縣屬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梁時戶縣屬大安府。唐、晉、漢、周戶縣屬京兆府。
北宋(960~1127),全國分為15路,在長安設立陝西路,後改陝西路為永興軍路,鄠縣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陝西分6路,鄠縣屬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陝西設行中書省,下轄6路,鄠縣屬奉元路。
明代(1368~1644),明初陝西仍設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置陝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鄠縣屬關內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鄠縣屬西安府。
民國元年(1912)廢陝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鄠縣屬西安府。
民國三年(1914)撤銷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鄠縣屬關中道。
民國十六年(1927)撤銷道的建制,鄠縣屬陝西省政府直接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陝西省政府以下設立行政督察區,鄠縣屬第10行政督察區(區治在咸陽)管轄。
1949年5月21日,鄠縣解放後,鄠縣屬陝甘寧邊區咸陽分區管轄。
1950年5月,鄠縣屬咸陽專區管轄。
1953年元月,鄠縣直屬陝西省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11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鄠縣保留縣的建制,劃歸西安市人民委員會管轄。
1961年8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鄠縣劃歸咸陽專區管轄。
1964年9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鄠縣」改為「戶縣」。
1969年到1982年,戶縣屬咸陽地區管轄。
1983年10月20日將戶縣劃歸西安市管轄。
2016年11月24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2016年12月23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西安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相繼批覆同意撤銷戶縣,設立西安市鄠邑區,以原戶縣的行政區域為鄠邑區的行政區域,鄠邑區人民政府駐甘亭街道東街7號。
2017年9月9日,鄠邑區撤縣設區正式揭牌。[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鄠邑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與安康市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隔岸相望,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毗鄰,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為界。東西最寬處30千米,南北最長處53千米,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鄠邑區域在東經108°22′至108°46′,北緯33°46′至34°16′之間。城區在東經108°37′北緯34°07′之交點,海拔418.8米。
地形
鄠邑區地形為山區、山前坡地及平原區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南部秦嶺山區峪道中森林植被茂密,最高海拔冰晶頂(靜峪腦)3015.1米,山脊海拔680米,渭河灘地最低點海拔388米。鄠邑區南部山區除秦嶺梁為東西走向外,其餘山樑均為南北走向,山勢陡峭(45度以上),峰巒重疊。按地表形態分為中山、低山、陡坡。中山分布於海拔1000米以上,分水嶺陡峻,起伏較大,多為對稱山脊,山脊有孤峰存在,各山嶺由南向北呈葉脈形分布,形成大小支脈175道,成為各溝峪的分水嶺。較高山峰有11座:首陽山、鳳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華山、木咀梁、萬家嶺、圭峰山、郭家山、宛華山、天空岔梁。河谷一般呈「V」型,谷寬5—20米,河谷切割不對稱。由于山高坡陡、土層薄,不宜農耕,現多為林地及荒山草坡。低山分布於海拔600—1000米之間,山脊起伏不大,分水嶺成渾圓形。山坡堆積物較多,低洼處保留有黃土狀砂質粘土,厚度5—20米。有的地方為土、石、岩屑混合物。河谷一般呈「V」形,寬度在25米以上,個別地方為「箱形谷」。由於坡度較緩,且有一定的黃土沉積,多為山區農耕地。
地貌
北部平原構造上屬渭河地塹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徵可分秦嶺北麓山前洪積扇、扇緣窪地、黃土台原、渭河階地及河漫灘地,海拔600—388米。洪積扇分布于山基線以北,童家灘、郝家寨、南斑竹園、仝夏堡、餘下村、焦將村、高力渠、草堂寺東西一線以南。地表坡度0度30分至4度,地勢較高,水利條件較差。扇緣窪地分布於洪積扇以北,秦渡鎮、牛東村、牙道村、城區、格家莊、甘水坊東西一線以南,地表坡度小於1度,土層較厚,水利條件好,但排水不暢,雨季地表常積水。黃土台原分布於扇緣窪地以北,文義村、王守村、坳河村、澇店、甘河村東西一線以南,即眉塢嶺地帶,地表坡度小於1度,未受渭河沖積影響,為原生黃土沉積,土層深厚。渭河階地南與黃土台原界線明顯,分布於眉塢嶺以北,渭河防洪堤以南,為河流沖積而形成。河漫灘系防洪堤以北渭水漫灘。地面從南向北,從西向東微傾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鄠邑區主要糧食產區。
氣候
鄠邑區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乾濕分明,無霜期年平均219天,平均降水量879毫米,年平均氣溫13度。光、熱、水資源豐富。[3]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鄠邑區境內水資源充沛,地下水存量4億立方米,有36條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嶺北麓,出山後匯成澇河、甘峪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區,貫通南北。甘峪河流入澇河,澇河北流入渭,太平河與高冠河水系匯入灃河。
動物資源
鄠邑區南部秦嶺山區峪道中森林植被茂密,主要有野生動物:羚牛、熊、刺蝟、猴、青羊、野豬和環頸雉、長尾雉、班鳩、杜鵑、畫眉、貓頭鷹以及18種野生魚類。其中羚牛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鯢、長尾雉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植物資源
鄠邑區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秦嶺山區,約在千種以上。產量較多而且比較重要的種類:有藥材類340多種,藥用價值和產量大的有菖蒲、豬苓、寸香、貝母、五味子、首烏等17種;纖維類有羅布麻、馬藺等10種;油料類有松籽、柏籽等11種;澱粉類有橡籽、葛根、蕨根等6種,化工原料類有橡殼、漆樹等12種;乾鮮果類有中華獼猴桃、柿子、軟棗、野桃等16種;花卉類有牡丹、杜鵑、野薔薇、野菊花等15種;作物近緣野生品種有野生大豆3種,野三粒兩型豆4種,野生豌豆7種,野扁豆1種,野生麥類2種,野生麻類1種,野生油菜1種,特別是1980年戶縣科技人員發現命名的太白野豌豆新種,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牧草類有禾本科植物12種,豆科植物8種,菊科植物5種。
截至2016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7.44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4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61‰,死亡率6.13‰,自然增長率6.48‰。城鎮人口23.65萬人,占41.2%,鄉村人口33.79萬人,占58.8%。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612162人,比2015年增長0.8%,其中,男性人口314762人,女性人口297400人,性別比為105.8(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民族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等16個少數民族千餘人。[4]
人口民族
綜述
2016年,鄠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81億元,比上年增長 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59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63.80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70.42億元 , 增長9.5%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5%,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3%。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88.5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4%。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2016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55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農業33.27億元,同比增長5.0%;林業1.50億元,同比增長27.9%;牧業10.02億元,同比下降2.4%;漁業0.17億元,同比增長52.8%;農林牧漁服務業6.59億元,同比增長6.1%。
2016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8069公頃,與2015年持平;蔬菜播種面積6340公頃,比上年減少5公頃。
2016年全年糧食總產量297777噸,比2015年下降2.3%。其中,夏糧產量152002噸,下降2.4%;秋糧產量145775噸,下降2.2%。
2016年全年油料產量673噸,下降16.8%。蔬菜產量299850噸,增長0.3%。園林水果產量99875噸,增長1.7%,其中:葡萄產量55980噸,同比增長7.5%,占園林水果總產量的56.1%。
2016年全年肉類總產量18331噸,比2015年下降8.0%,其中豬肉產量15390噸,下降6.5%。生豬年末存欄136800頭,下降10.4%;生豬出欄207835頭,下降6.2%。奶類產量17764噸,下降27.3%;禽蛋產量13393噸,下降8.2%。
2016年全年水產品產量1141噸,比2015年下降31.7%。
2016年全年有效灌溉面積30440公頃,與2015年基本持平;化肥使用量(折純量)34324噸,比上下降1.1%。
第二產業
2016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9.62億元,比2015年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17億元,增長17.3%;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1.45億元,增長1.6%。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0.5%。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5.67億元,增長39.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總產值54.56億元,增長3.1%;重工業總產值121.11億元,增長65.8%。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總產值106.4億元,比2015年增長197.0%;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26.73億元,比2015年增長8.0%;能源化工業總產值19.85億元,比2015年下降19.7%;醫藥製造業總產值13.71億元,比2015年下降5.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總產值1.77億元,比2015年下降23.3%;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未含比亞迪廠)89.1億元,比2015年增長5.8%;實現利潤總額6.6億元,增長46.7%。
2016年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4.19億元,比2015年增長1.6%。全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3.22億元,下降4.0%;簽定合同額26.73億元,增長1.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3.59萬平方米,下降7.9%。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98億元,比2015年增長9.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54.40億元,增長8.1%;鄉村零售額15.58億元,增長16.3%。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59.98億元,增長9.7%,占零售額比重85.7%;餐飲收入額10.0億元,增長10.5%,占零售額比重14.3%。全年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31億元,增長1.2%。[5]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3年,全區轄各類中小學17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79所。其中普通中學39所、職業中學6所、小學126所。基礎教育學生數79959人,其中學前教育15378人,小學30762人,中學33781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初中畢業升學率93%。基礎教育教職工6811人,專任教師5580人。全年向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5865人。
文化
截止2013年全區共有文化館、文化站18個。區圖書館藏書13.8萬冊。有線電視入戶率43.6%。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
衛生
截止2013年全區擁有各類醫院、衛生院31個,病床數261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213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醫師1000人。
交通運輸
公路
民國時期,鄠邑始有官辦民修之公路,境內與西安相通的幹線公路南北兩條,以及城區至大王鎮一條,皆在原大路兩旁拓寬一丈五尺而成。南路由與長安接界的正莊起,經豐盛堡、韓家第五橋至城區,再由城經陂頭、元王村入周至境;北路由長安梧村起,經大王、澇店鎮西入周至。除此,區內還修有專線公路6條。建國後,從1953年修建礫石公路開始,到1983年底,全區共修幹線、專線和區社公路456千米。其中礫石路面333.7千米,渣油路面122.3千米,渣油路占公路總長的27%。公路里程比民國時期增加五倍多。2004年G5京昆高速西漢段開通,鄠邑區十分鐘即可對接西安主城區。2017年西安主城區到鄠邑區的西鄠快速幹道開工建設。
鐵路
鄠邑區至西安的鐵路於1955年興建,1956年3月1日正式通車。
此路北接隴海線,南至餘下,鄠邑區境內長18千米,是國家修建的廠礦單位專線。通車後,設有鄠邑車站和餘下車站,鄠邑區境內沿途還設有韓旗寨、顯落村兩個過站。建站之初,鄠邑車站僅有兩股道,3間候車室,1975年,建成3股道,1976年鄠邑車站又建成大樓候車室一座,建築面積500平方米,並鋪專線920米。1983年,鄠邑車站增添為4股道,餘下車站增為6股道,並修建通往工廠專線5條,共25.75千米。
此外,2012年底開工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即西成高鐵)將經過鄠邑區,新建高鐵火車站——鄠邑東站。按計劃,西成高鐵將於2017年10月建成通車。
地鐵
根據西安市軌道交通規劃「十三五」期間將開工建設地鐵十五號線,分別通往鄠邑城區及鄠邑區草堂基地。
風景名勝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安市西南戶縣太平峪以內。距西安44公里、咸陽60公里,總面積6085公頃。公園有石門子、月宮潭、石船子、黃羊壩、樺林灣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
太平森林公園所處地貌為秦嶺中山地。整個區域高差懸殊、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急流和險灘,形成了豐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觀。園內有石門、黃羊壩、月宮潭、樺林灣、秦嶺梁五大景區。公園於2004年1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2009年8月晉升為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7月經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0年12月西安市政府認定為「西安服務業名牌」。
太平峪由隋朝皇帝建太平宮得名,峪中山水景觀奇特,是唐王朝觀花避暑的山水樂園。園內有蒼勁古老的落葉松原始森林、頂風傲雪的紅樺純林、特別是天然分布的萬畝紫荊,春季爭奇鬥豔,漫山遍野一片花的海洋,2004年經中央電視台《秦嶺探訪》欄目報道後,太平萬畝紫荊花海在全國引起轟動。據中國林科院植物專家考證,太平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紫荊是我國紫荊最早的發源地。因此有「天下紫荊,源系太平」之說。炎夏群山披綠、古木參天、萬木崢嶸,好一派生機盎然。景區自然山水獨特,截止目前僅黃羊壩景區共發現大小瀑布十二處,瀑布最大落差百餘米,主要分布於園內2.5公里範圍內,形成瀑布群,是我國北方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瀑下皆有潭,飛瀑入潭,激起千層霧,形成萬道虹,置身園中如入仙境,最具特色的有:彩虹瀑布、仙鶴橋瀑布、煙霞瀑布、龍口飛瀑等。漫步園中,處處是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公園旅遊服務完備,賓館、飯店、旅遊商店等配套設施齊全。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鄠邑區南部,秦嶺北麓,東澇河上游,面積3000公頃,有朱雀崖、秦嶺梁、蘆花河、奇秀峰、龍潭子、冰河翠六個景區被列入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直插雲霄的天柱峰,青蓮峰,佛掌峰,渡仙峰,龍脊嶺,有奇姿美態的蓮台觀音、聚仙山、醉仙台、玉筍佛雲等。
草堂寺
草堂寺創建於東晉,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原為後秦皇帝姚興在漢長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遙園,弘始三年(401年),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居於此,苫草為堂翻譯佛經,由此得草堂寺名。
草堂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的祖庭,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譯場,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3-5],是佛教中國化的起點[6],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圭峰山北麓。佛教中著名的「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由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出,為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該宗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為三論宗祖庭。鳩摩羅什應請譯出《成實論》,大力弘揚成實派宗風,所以草堂寺又被視為「成實宗」的祖庭。還由於華嚴宗五祖定慧禪師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書講學多年,所以又被視為華嚴宗祖庭。日蓮專依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建立日蓮宗,日蓮宗信徒將草堂寺視為其在中國的祖庭,並尊鳩摩羅什為初祖。草堂寺被中國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立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祖庵重陽宮
重陽宮位於鄠邑區祖庵鎮,距城區10千米。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陝西重陽宮)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盛名。
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故事就發生於此。重陽宮在元代曾盛極一時,宮域東至澇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終南山,北臨渭水,殿堂樓閣多達5000餘間,住道士近萬名,宮觀規模之大為國內道觀之首。元世祖時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明清以後屢遭破壞,宮院逐步縮小,原有碑石散棄露天。1962年鄠邑區人民政府將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舊址,形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碑廳11間,使碑石得到妥善保護。現保存的40餘通有關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號稱「三絕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代皇帝聖旨碑(蒙漢文對照碑)和堪稱國寶的吳道子《鍾馗戲鬼圖》畫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聖旨碑是研究我國現已失傳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僅存的實物資料。象重陽宮碑林這樣大量集中保護元代金石文獻在國內實屬罕見。對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與書法藝術等,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因此,「祖庵碑林」被人們譽為西安乃至陝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捐資上千萬元修復的重陽寶殿和鐘鼓二樓,為重陽宮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遊內涵。目前,宮域總面積已達53畝。
著名人物
王九思(1468~1551),明代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漢族,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其間,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人陸續來北京,相聚講論,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史稱"前七子"。
張乃葳(1891~1950),中將,字警伯,陝西鄠縣(今鄠邑區)餘下鎮上馬營人。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校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4年夏,任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戰術及編譯教官。1937年8月, 張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扼守吳淞。三萬士卒傷亡殆盡,張之左耳亦因之失聰。後改任第一戰區預備軍總參謀長兼陝南師管區司令。
趙壽山(1894-1965),原名趙生齡,1894年農曆11月21日生於鄠縣(今鄠邑區)北鄉定舟村。1924年春參加楊虎城部隊。解放後,先後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1965年6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關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東,漢族,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人,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長於急襲的千里駒師的首任師長,生性傲岸,有陝西冷娃之稱,部將杜聿明、鄭洞國,劉玉章、覃異之、張耀明皆一時之名將。
楊明軒(1891年-1967年),男,名荃駿,字明軒,漢族,1891年6月出生於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中共黨員。曾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