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沁源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沁源县伏贵村农村新天地原图链接来自联盟中国 的图片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晋东南、晋南、晋中交汇之地,西汉置县,初名谷远,后因地处沁河之源而得名,全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4公里,国土面积2549平方公里,辖5镇9乡254个行政村。

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四季分明、气候温润,被誉为“天然氧吧”。全县森林面积220万亩、天然牧坡120万亩、连片草场7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国“油松之乡”。境内有沁河、汾河两大水系,年均降水量656.7毫米,年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是山西相对富水区,素有“三晋生态第一县”之美誉[1]

历史沿革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

北魏孝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治在今城南一里许。同年,于沁源县置义宁郡,领团城、义宁、安泽、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隋炀帝杨广)大业初,沁源属上党郡;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仍复义宁郡。

唐高祖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县,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唐肃宗李亨)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

北宋时属威胜军,宋太宗赵炅即匡义,亦名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威胜军在铜乱柳石围中,即今沁县城置沁州,从此,沁州便从沁源迁到沁县,沁源县仍属沁州,金初沁源亦属沁州;金宣宗完颜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废谷州,属沁州。明清时,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

民国三年(1914年)。沁源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属山西省。

1942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1949年太行区的长治专署和太岳区的岳北专署,合并为长治专署后,沁源县政府,从郭道迁到城关。

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县合并为沁县,县政府驻沁县城。1960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至今[2]

地理位置

沁源县地处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部。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县安泽县古县,西连灵石县霍州市,北靠平遥县介休市

行政区划

沁源县下辖5个镇、9个乡:

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王陶乡[3]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沁源县常住人口158702人。

沁源县有汉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自然资源

赋存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石灰岩等18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28亿吨、可采储量90亿吨、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80%,铝矾土储量2.8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省主焦煤基地县。

野生资源有草本植物百余科600多个品种,盛产连翘黄芩党参等564种中药材;县境内有鸟类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38种、国家二级保护76种[4]。   

文化底蕴深厚,有建于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46处和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

景区有灵空山[5]沁河源头花坡芊林背龙凤峡等自然景观,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围困战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观,圣寿寺、菩提寺等宗教文化景观,百草文昌楼、介公庙等人文景观。

光荣称誉

革命传统光荣,抗战时期是太岳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沁源围困战”[6]名震中外,在1942年底至1945年上半年被延安解放日报》报道百余篇,毛主席誉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日的模范典型之一”。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太岳精神。

视频

沁源相关视频

中国天然氧吧 山西绿色沁源《宣传片》震撼
沁源一中举行2019家高开百日冲刺动员大会

参考文献

  1. 县情概况,中国政府网
  2. 历史沿革,中国政府网
  3. 行政区划,中国政府网
  4. 生态资源,中国政府网
  5. 灵空山,博雅旅游分享网
  6. 沁源围困战: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长治市情网,2018-07-19,邢璐霞,肖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