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沁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沁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自北向南流經山西高原的沁源縣安澤縣等地。於晉城市沁水縣陽城縣潤城鎮進入太行山區,經晉城市郊區後,出山西省境,東南流入河南省境,至濟源市五龍口出山後,流入平原,東流經沁陽縣博愛縣溫縣,在武陟縣城南方陵村注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2900平方公里。全長485公里[1]

歷史起源

據《山海經·北山經》載沁水(沁河)發源於謁戾之山: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汜水。

一說沁河發源於沁源縣霍山東麓的二郎神溝,源頭分水嶺高程為2200米左右。據《沁河志》載:「活風村東北溝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為沁河源頭。河流在太岳山崇山峻岭間蜿蜒南下,穿越臨汾市安澤縣,在晉城市沁水縣官亭圪堆附近進入晉城市,經陽城縣至澤州縣拴驢泉附近入河南省,由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出太行山至武陟縣南賈村匯入黃河。

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內,過境長90餘公里。在濟源市境內,岩溶發育,有泉水出露。沁河徑流資源豐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5.1立方米/秒,占總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穩定可靠。

在武陟縣境內,從小董鄉的沁陽村流入境。流經小董、西陶、大虹橋、三陽、陽城、城關、木城鎮、二鋪營、北郭9個鄉(鎮),到北郭鄉的方陵村注入黃河,過境長34.9公里,河床寬330~1200米。沁河在1948年前後,還是常流河,60年代以後,由於上游建閘挖渠引水灌溉農田,到本縣境內經常斷流,成為「季節河」。最大洪水1982年為4280秒/立方米。

河道特徵

幹流河道分為四段:河源至安澤飛嶺,長131公里,平均比降8‰,河床多砂礫石,河谷寬400~1000米,兩岸山高50~100米;飛嶺至護澤河口,長179公里,平均比降2.4‰,上段谷深流曲。

下段穿行潤城盆地,河谷一般寬200~500米,兩岸山高50~150米,已建灌溉兼發電的水輪泵站多處;護澤河口至五龍口,長85公里,平均比降3.6‰,河道斬切太行山,穿行於寬約200~300米的峽谷之間,兩岸崖壁陡立,水流湍急,河段內石灰岩地區溶洞水發育,最大的馬山泉,流量達4立方米每秒;五龍口至沁河口,長90公里,平均比降0.5‰,河道流經沖積平原,通稱沁河下遊河段,在博愛縣北金村附近接納最大支流丹河。

沁河下遊河道兩岸築有大堤,全長150多公里,河床高出兩岸地面2~4米,武陟縣木欒店附近臨背河懸差7~10米,與黃河幹流下遊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歷史上決口泛濫頻繁[2]

主要河流

山西省森林分布與沁河源區示意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山西省境

山西省境內,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陽城河端氏河獲澤河

河南省境

濟河,發源於濟源市西北2公里處,有二源,一出濟源濟瀆廟,一出龍潭。二水在濟源程村合流,東流至沁陽柏香後分為二支,一支東南流為豬龍河,是濟河主流,流經溫縣於坨村入黃河;另一支流入沁陽縣城,流至龍澗村沁河濟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3]

地貌地形

沁河流域經過沁潞高原,穿太行山,自濟源五龍口進入沖積平原。流域邊緣山嶺海拔高程多在1500米以上,中部山地海拔高程約1000米。流域內石山林區占流域面積的53%;土石丘陵區占流域面積的35%;河谷盆地占流域面積的10%,沖積平原區占流域面積的2%,分布於濟源五龍口以下,有灌溉之利,亦有洪災威脅[4]

經濟文化

相傳三國時,司馬懿要從山西調運糧草兵士到京都洛陽。山西與洛陽之間有太行山阻隔,唯一可供選擇的只有沁河河谷。沁河有水,卻無法行船,只好在崖壁之上依崖鑿孔,插梁架板,修築了一條近百公里長的棧道。沁河古棧道在濟源境內長達36公里,大致可分為馬鞍山區、張莊對岸區、司馬懿藏兵洞區、和灘區、1號石門區、紫柏灘區等6個文物保護區,棧道壁孔多達140餘處。也許是為了紀念司馬懿開鑿沁河棧道之功,在馬鞍山區古棧道石崖上,離沁河水面10米處刻有一尊司馬懿石像。另外,這裡還有司馬懿藏兵洞、司馬懿釣魚台等遺蹟。在沁水灣附近的兩岸流域,還留存有化城寺遺址、枋岩書法遺存裴休洞裴休祖塋、荊浩墓、盤谷寺袁公祠等歷史文化遺存,有着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5]

水文特徵

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其中,82%來自五龍口以上,其餘來自丹河。年徑流的年際變化及年內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實測年徑流量為2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7~10月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徑流量僅占17%。年平均輸沙量為720萬噸,80%集中在7~8月。

水利建設

沁河沁陽、武陟一帶灌溉工程相傳始於秦代,名為秦渠。魏文帝黃初六年(225年),河內郡野王縣(今沁陽縣)典農中郎將司馬孚重整引沁灌溉。唐寶曆元年(825年)河陽節度使崔弘禮「治河內秦渠,灌田千頃」,大和七年(833年)河陽節度使溫造修坊口堰,引沁水灌「濟源、河內、溫縣、武德、武陟五縣田五千餘頃」。此後,沁河灌渠有盛有衰,一直延續到民國年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沁河灌溉事業有更大的發展。共建水庫5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博愛縣北境丹河青天河水庫),小型水庫4座,總蓄水0.2263億立方米。1987年沁河兩岸(包括丹河)有引水涵閘54座,其中48座為50年代以後所建。涵閘總引水能力達150立方米/秒,主要灌區在沁河者有廣利界溝白馬溝亢村,在丹河者有丹東與丹西[6]

廣利灌區

廣利灌區包括沁陽縣南大部土地和濟源溫縣孟縣武陟4縣部分土地。灌區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為老灌區。舊有廣濟、利豐、永利、廣惠、大小利河及甘霖等渠。

界溝、白馬溝及亢村引沁灌區

界溝灌區亦稱孝敬灌區,在博愛縣西南隅,南瀕沁河,北接丹東灌區,西南臨丹、沁二河,有耕地面積3.2萬畝。

丹東、丹西灌區

兩灌區均是老灌區。丹東灌區在豫境丹河以東,焦枝鐵路以南,博愛縣境的西金城以北,陽家廟以東,並包括焦作市修武縣的部分土地,引丹河水為源,引水口在後陳莊南丹河左岸。區內有總乾渠一條,乾渠兩條。

張峰水庫

張峰水庫,位於晉城市沁水縣張峰村,是黃河流域沁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4990km2,庫容3.94億m3,以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農村人畜飲水為主,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17.48億。

河流治理

沁河堤

根據沁河歷年淤積情況進行三次復堤:第一次從1949~1953年,第二次1954~1972年修堤土方共358萬立方米。第三次1974~1983年。

河道整治

沁河下遊河道丹河該段長約750米,堤距寬僅330米,左岸為木欒店(今武陟縣城),右岸為武陟老城,兩岸堤防夾峙,河道至此急劇轉彎,為沁河最險要的一處險工堤段。

萬曆十五年(1587年)沁河從此決口。1933年黃河漲大水,倒灌至木欒店。

1968年在木欒店卡口處又修建一座雙曲拱橋,阻水面積達11%。為解決木欒店卡口河段,保證沁堤安全。

改道工程在楊莊蓮花池長約3.5公里地段內進行。將老河道封起來作為新左堤,使河道由原330米擴寬至800米,裁彎取順。

為了保持新河段主槽與原河道主槽能夠上下銜接,防止河流發生新擺動,在新左堤上布設險工護岸工程,上迎朱原村險工來溜,送入老河槽;在改道區出口處的左岸灘沿上修一護灘工程,並在新河道內另建新橋一座。

楊莊改道範圍3平方公里(新河道15平方公里),搬遷人口4675人,房屋4899間,占、挖、踏土地3800畝(永久占地6787畝)。

改道工程於1981年開工,1982年完成防洪主要工程,1984年汛前全部完成。

其間,1982年8月2日,沁河小董站發生4130立方米秒的超標準洪水,這是1895年以來最大一次洪水,當地群眾10萬人上堤搶修子埝,保住了堤防安全,起到局部改道的應有作用[7]

沁河滯洪區

沁河洪水實測最大流量4130立方米/秒,歷史調查最大洪水推算流量14000立方米/秒。

1950年以後,沁河以防禦4000立方米/秒為標準修建的堤防工程除北岸丹河口以上北金村龍泉楊華為泄山洪入沁缺修8656米外,已均按標準修固。為了防禦超標準洪水,確保丹河口以上南堤和丹河口以下北堤的安全。

視頻

沁河影像航拍沁水

一分鐘領略武陟之美:沁河在武陟匯入黃河

沁河影像長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