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丁字母」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拉丁字母.jpeg|380px|缩略图|右|<big>拉丁字母</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23/e55900b312ac484ea26f2133079ea3c9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6334503_61786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拉丁字母.jpeg|380px|缩略图|右|<big>拉丁字母</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23/e55900b312ac484ea26f2133079ea3c9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6334503_61786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拉丁字母(也称为罗马字母)是多数欧洲语言采用的字母系统,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文字系统。拉丁字母作为罗马文明的成果之一,随着征服推广到西欧广大地区。
+
''' 拉丁字母''',('''英語: Latin alphabet''' ) (也称为罗马字母)是多数[[ 欧洲]] 语言采用的字母系统,是[[ 世界]] 上最通行的字母文字系统。拉丁字母作为[[ 罗马]] 文明的成果之一,随着征服推广到[[ 西欧]] 广大地区。
  
 
==历史==
 
==历史==
  
 拉丁字母主要源于伊特拉斯坎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前6世纪,从希腊字母通过伊特拉斯坎字母,成为罗马人的文字。根据Hammarström(在Jensen 521),B、D、O和X这四个字母应该源自传入南意大利的希腊字母Β、Δ、Ο、Χ。
+
 拉丁字母主要源于伊特拉斯坎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前6世纪,从[[ 希腊字母]] 通过伊特拉斯坎字母,成为罗马人的[[ 文字]] 。根据Hammarström(在Jensen 521),B、D、O和X这四个字母应该源自传入南意大利的希腊字母Β、Δ、Ο、Χ。
  
 没有争议的是这些字母主要源自伊特拉斯坎文化。字母“C”的读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没有争议的是这些字母主要源自伊特拉斯坎文化<ref>[http://lishi.xuexila.com/yidalilishi/19254.html 伊特鲁里亚文明简介],学习啦,2017-2-28</ref> [[ 字母]] “C”的读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F”字源自Ϝ(Digamma),在原来的伊特拉斯坎字母及拉丁字母用来表示/w/音,“FH”才是本来用作表示/f/音的字母。后来罗马人简化了“FH”成为“F”,这个字母从此就用来表示/f/音。
 
 “F”字源自Ϝ(Digamma),在原来的伊特拉斯坎字母及拉丁字母用来表示/w/音,“FH”才是本来用作表示/f/音的字母。后来罗马人简化了“FH”成为“F”,这个字母从此就用来表示/f/音。
行 13: 行 13:
 
 半元音/w/与/u/、/u:/及/j/与元音/i/、/i:/都采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分别为“V”及“I”。
 
 半元音/w/与/u/、/u:/及/j/与元音/i/、/i:/都采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分别为“V”及“I”。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个,并没有“J”及“W”,而且只有大写字母,后来才增加到26个。原来的拉丁字母并没有“U”字,但有一个字母“V”,可作元音或半元音来用;也没有“W”,因为“V”字的本来工作之一就是今日英语“W”的功用;他们亦没有“J”字,因为“I”本身可以当作半元音来用。直 到11 世纪才从“I”中分化出“J”,从“V”分化出“U”,又从“U”分化出“W”。
+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个,并没有“J”及“W”,而且只有[[ 大写字母]] ,后来才增加到26个。原来的拉丁字母并没有“U”字,但有一个字母“V”,可作元音或半元音来用;也没有“W”,因为“V”字的本来工作之一就是今日[[ 英语]] “W”的功用;他们亦没有“J”字,因为“I”本身可以当作半元音来用。直 到[[11 世纪]] 才从“I”中分化出“J”,从“V”分化出“U”,又从“U”分化出“W”。
  
 
==主要字母==
 
==主要字母==
  
 拉丁字母主要有以下26个字母。不过,虽然名称上叫作拉丁字母,拉丁文其实没有用J、U和W这三个字母(以I、V、V代替)。在古拉丁文中,连Y、Z也都不用(以I、D代替),甚至G、K、X也很少用(以Q、C、QS代替),是在罗马征服希腊或其他地区后才引进。因此,古拉丁文应该只有21个字母,再精省掉G、K、X后,所得18字母应该是最精省的纯拉丁字母 。
+
 拉丁字母主要有以下26个字母。不过,虽然名称上叫作拉丁字母,拉丁文其实没有用J、U和W这三个字母(以I、V、V代替)。在古拉丁文中,连Y、Z也都不用(以I、D代替),甚至G、K、X也很少用(以Q、C、QS代替),是在罗马征服[[ 希腊]] 或其他地区后才引进。因此,古拉丁文应该只有21个字母,再精省掉G、K、X后,所得18字母应该是最精省的纯拉丁字母 。
  
 
==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
  
 拉丁字母的传播和基督教的传播密不可分。整个西欧和美洲(加拿大北方和原住民音节文字一起并列使用)、澳洲、非洲(除北非和埃塞俄比亚外)的语言,以及东欧的波兰语、捷克语、纳瓦特语、斯洛文尼亚语、罗马尼亚语、摩尔多瓦语、匈牙利语(与古匈牙利字母并列使用),还有亚洲的越南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土耳其语和东帝汶德顿语都采用拉丁字母。
+
 拉丁字母的传播和[[ 基督教]] 的传播密不可分。整个西欧和[[ 美洲]] (加拿大北方和原住民音节文字一起并列使用)、[[ 澳洲]] 、非洲(除北非和[[ 埃塞俄比亚]] 外)的语言,以及东欧的波兰语、捷克语、纳瓦特语、斯洛文尼亚语、罗马尼亚语、摩尔多瓦语、匈牙利语(与古匈牙利字母并列使用),还有[[ 亚洲]] 的越南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土耳其语和东帝汶德顿语都采用拉丁字母。
  
 由于早期的欧洲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原本使用其它文字之语言,如越南语、土耳其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毛利语、斐济语等一些亚洲、美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住民语言等,也纷纷改用了拉丁字母[2]。17 世纪荷兰人入侵台湾,为与当地西拉雅人政治、商业交流,便以拉丁字母为西拉雅语文字化,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拉丁文字的语言。后随着开放基督教传教士来台宣教之关系,为传教和语言保存之需要,使得台湾原住民族各语言全面采用拉丁字母为其文字。
+
 由于早期的欧洲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原本使用其它文字之语言,如越南语、土耳其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毛利语、斐济语等一些[[ 亚洲]] 、美洲、[[ 大洋洲]] 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住民语言等,也纷纷改用了拉丁字母 。[[17 世纪]][[ 荷兰]] 人入侵台湾,为与当地西拉雅人政治、商业交流,便以拉丁字母为西拉雅语文字化,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拉丁文字的语言。后随着开放基督教传教士来台宣教之关系,为传教和语言保存之需要,使得台湾原住民族各语言全面采用拉丁字母为其文字。
  
 中国在1605年(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出现的汉语的拉丁字母拼写方案;1958年开始使用的汉语拼音也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195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西南部一些没有成熟文字系统的少数民族新创制的文字也多以拉丁字母作为基础,如壮语、布依语、苗语等。
+
 中国在1605年([[ 明朝]] 万历三十三年)出现的汉语的拉丁字母拼写方案;1958年开始使用的汉语拼音也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1950年代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为中国西南部一些没有成熟文字系统的[[ 少数民族]] 新创制的文字也多以拉丁字母作为基础,如壮语、布依语、苗语等。
  
 而其他没有以拉丁字母为书写文字的国家也都有拉丁字母的转写方式以利和国际接轨,目前仅只有埃塞俄比亚通行的吉兹字母还未有明确的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
 而其他没有以拉丁字母为书写文字的[[ 国家]] 也都有拉丁字母的转写方式以利和国际接轨,目前仅只有埃塞俄比亚通行的吉兹字母<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18877600/ 卡片65 吉兹字母],豆瓣, 2017-05-04</ref> 还未有明确的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
 
 +
==视频==
 +
===<center> 拉丁字母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关于拉丁字母</center>
 +
<center>{{#iDisplay:a0394qkynjb|560|390|qq}}</center>
 +
<center>拉丁语字母发音 </center>
 +
<center>{{#iDisplay:m30611jqghl|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於 2022年7月14日 (四) 09:57 的最新修訂

拉丁字母,(英語: Latin alphabet )(也稱為羅馬字母)是多數歐洲語言採用的字母系統,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文字系統。拉丁字母作為羅馬文明的成果之一,隨着征服推廣到西歐廣大地區。

歷史

拉丁字母主要源於伊特拉斯坎字母,大約在公元前7~前6世紀,從希臘字母通過伊特拉斯坎字母,成為羅馬人的文字。根據Hammarström(在Jensen 521),B、D、O和X這四個字母應該源自傳入南意大利的希臘字母Β、Δ、Ο、Χ。

沒有爭議的是這些字母主要源自伊特拉斯坎文化[1]字母「C」的讀音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F」字源自Ϝ(Digamma),在原來的伊特拉斯坎字母及拉丁字母用來表示/w/音,「FH」才是本來用作表示/f/音的字母。後來羅馬人簡化了「FH」成為「F」,這個字母從此就用來表示/f/音。

半元音/w/與/u/、/u:/及/j/與元音/i/、/i:/都採用同一個字母來表示,分別為「V」及「I」。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個,並沒有「J」及「W」,而且只有大寫字母,後來才增加到26個。原來的拉丁字母並沒有「U」字,但有一個字母「V」,可作元音或半元音來用;也沒有「W」,因為「V」字的本來工作之一就是今日英語「W」的功用;他們亦沒有「J」字,因為「I」本身可以當作半元音來用。直到11世紀才從「I」中分化出「J」,從「V」分化出「U」,又從「U」分化出「W」。

主要字母

拉丁字母主要有以下26個字母。不過,雖然名稱上叫作拉丁字母,拉丁文其實沒有用J、U和W這三個字母(以I、V、V代替)。在古拉丁文中,連Y、Z也都不用(以I、D代替),甚至G、K、X也很少用(以Q、C、QS代替),是在羅馬征服希臘或其他地區後才引進。因此,古拉丁文應該只有21個字母,再精省掉G、K、X後,所得18字母應該是最精省的純拉丁字母 。

使用範圍

拉丁字母的傳播和基督教的傳播密不可分。整個西歐和美洲(加拿大北方和原住民音節文字一起並列使用)、澳洲、非洲(除北非和埃塞俄比亞外)的語言,以及東歐的波蘭語、捷克語、納瓦特語、斯洛文尼亞語、羅馬尼亞語、摩爾多瓦語、匈牙利語(與古匈牙利字母並列使用),還有亞洲的越南語、馬來語、印尼語、菲律賓語、土耳其語和東帝汶德頓語都採用拉丁字母。

由於早期的歐洲殖民主義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原本使用其它文字之語言,如越南語、土耳其語、馬來語、印尼語、菲律賓語、毛利語、斐濟語等一些亞洲、美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住民語言等,也紛紛改用了拉丁字母。17世紀荷蘭人入侵台灣,為與當地西拉雅人政治、商業交流,便以拉丁字母為西拉雅語文字化,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使用拉丁文字的語言。後隨着開放基督教傳教士來台宣教之關係,為傳教和語言保存之需要,使得台灣原住民族各語言全面採用拉丁字母為其文字。

中國在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出現的漢語的拉丁字母拼寫方案;1958年開始使用的漢語拼音也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1950年代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西南部一些沒有成熟文字系統的少數民族新創製的文字也多以拉丁字母作為基礎,如壯語、布依語、苗語等。

而其他沒有以拉丁字母為書寫文字的國家也都有拉丁字母的轉寫方式以利和國際接軌,目前僅只有埃塞俄比亞通行的吉茲字母[2]還未有明確的拉丁字母轉寫方案。

視頻

拉丁字母 相關視頻

關於拉丁字母
拉丁語字母發音

參考文獻

  1. 伊特魯里亞文明簡介,學習啦,2017-2-28
  2. 卡片65 吉茲字母,豆瓣,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