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国历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国历史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本名 德国历史

外文名

History of Germany

类 型 历史

德国历史: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法兰克逐渐演变为德意志王国。962年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大空位时期后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普鲁士崛起。1806年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 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奥地利建立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德意志邦联解散。次年普鲁士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各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1919年2月魏玛共和国成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直到1990年10月3日,德国再次统一。 [1]

早期历史

日耳曼时期

考古证据表明,在现今德国国境内,约70万年前就有人类踏足。从此推测,约50万年前开始,人类就陆续移居于此。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人们并不是很了解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凯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国境内)的各个部落。其后,“日耳曼族”这个概念才逐渐介绍到罗马人的世界里。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丹麦)及其临近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及宗教相当接近,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为北欧地区气候转坏,该地区的居民开始向南迁移。到西元前45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维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区之内。到了西元前2世纪,这些民族又开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动,而开始与罗马世界有较多的接触。

公元前后,在多瑙河莱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许多日耳曼部落,这些部落同企图征服此地的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冲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了当时强盛的罗马帝国。在这次战役中,日耳曼部落伏击并消灭了三个罗马军团。此后,罗马人再也没有真正尝试过把它们帝国的东部边界推进过莱茵河。

日耳曼部落虽是以语言、血统、生活习惯、文化及信仰为族群的指标,但因散居之故,个别差异可能相当大。所以西元4世纪起的大规模族群迁移时,并不是整个血缘民族集体行动,而是以较小的氏族组织为单位。历史学家将这些移动的日耳曼部落约略分成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个大类别。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纪时居住在西起莱茵河,东至卫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达北海的这些族群。

自407年开始的一段时期中,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476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 民族大迁徙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

法兰克人时期

从509年开始,法兰克人分为3个部族:萨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间,萨利安法兰克人占领了罗亚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卢东北部。萨利安人在他们的国王克洛维(Clovis)的统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维把他的统治权扩大到其他法兰克人身上,并征服了高卢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他的梅罗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罗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继任者们统治法兰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纪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时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与教宗(教皇)合作恢复了西罗马帝国,并把天主教传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国於9世纪中叶解体。

德意志立国

5世纪末,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辉煌时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西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而东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日耳曼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萨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就此开始。

中期发展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其帝国国祚,因自称奉天承运,日耳曼人认为追溯为承继罗马帝国而来,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曼死后,西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始终由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君主轮流拥有。然而,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之后,加洛林帝国自此瓦解,再也没有统一。自胖子查理之后,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拥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国王的实际统治范围极其有限,仅限于意大利东北部,而那些国王几乎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本土贵族,最后一位本土国王是贝伦加尔一世。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当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于911年去世后,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作为路易的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捕鸟者亨利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为东法兰克国王。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宗教改革

参见: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为反对赎罪券买卖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后来在1517年他发起德国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单要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要卷入对法国及教宗的长期战争。他在帝国的地位被削弱,无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间,在帝国的某些城市和地区流传着路德的学说。宗教改革由君主执行。皇帝的弟弟费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对此支持新教的领主还一度游行示威。 14世纪农民就因为生活困苦而爆发起义。在宗教改革期间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发展为德国农民战争。1525年在闵采尔的领导下,法兰肯豪斯的地主制度被废除。

三十年战争

德国农民战争后,德国境内形成了新教与天主教彼此对立的俩大势力。新教势力实际上就是窃取农民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和低级贵族的代表,而天主教势力实际上就是传统封建主和封建宗法残余的代表。1608年,以普法耳次为首的新教诸侯建立了“新教联盟”,1609年以巴伐利亚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建立了“天主教同盟”。他们彼此对立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他们彼此不可能共存,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战争。

由于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为以后德法争战埋下隐患。

1618年,哈布斯堡王朝让斯提利亚公爵费迪南继任波西米亚国王。费迪南是极端的天主教徒,他大肆迫害波西米亚的新教徒。同时信奉新教的波西米亚议会拒绝接受这位国王,并要求普法耳次选侯接任波西米亚国王。1618年5月23日,波西米亚新教徒发动起义,占领了布拉格,他们冲进王宫将皇帝的俩位钦差从窗户扔入壕沟,也就是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波西米亚宣布独立。

三十年战争在德国内部斗争时期,最终以哈布斯堡王朝的胜利告终。普法耳次邦国的土地被割给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则作为一个省并入奥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既天主教势力在德国的胜利,触动了全欧洲新教势力的利益。特别是德国周边的经过宗教改革后建立的新教国家。这样德国内部的宗教冲突就演变成了全欧洲的宗教冲突。

1624年,丹麦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出兵德国北部但在1629年被哈布斯堡王朝再次打败,天主教势力扩展到波罗的海地区。瑞典对波罗地海沿岸一直虎视眈眈,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展颇为不满。于是他联合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侯,占领了德国西南地区。这实际上是德国内部新教势力的再次反攻。与此同时,法国也在1634入侵莱茵河地区。

七年战争

发生生在1754年至1763年,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欧洲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影响覆盖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战争由欧洲列强间的对抗所驱动。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法国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俄罗斯帝国起初与奥地利同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以英国、普鲁士为首的国家战胜,法国、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英国给普鲁士海军和经济上的援助,普鲁士单独面对法国,奥地利和俄国陆军的包围,在俄国意外退出战争后,才勉强获胜。而英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在普鲁士牵制了法国的精力后,获得了加拿大,印度及北美的控制权,打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普鲁士崛起

参见:普鲁士王国德意志邦联德意志关税同盟莱比锡会战滑铁卢战役

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再度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10月1日,普鲁士又对法国宣战,然而法国人只用了27天就彻底击垮了普鲁士,10月27日,拿破仑耀武扬威地从由勃兰登堡门进入柏林,而勃兰登堡门上的铜车马与和平女神作为战利品被拿破仑带回了法国。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和英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德意志邦联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想由自己领导德国统一,后来普鲁士渐渐取得领导权。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

1848年革命

参见:欧洲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动了德国城邦的三月革命的发生。在奥地利发生巷战。3月13日梅特涅下台并逃亡到英国。费迪南一世于1848年4月批准新宪法通过并且允许民间组建武装力量。在匈牙利,意大利和斯拉夫地区爆发了起义,但很快被镇压。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于民间压力,修改宪法并且承认人民有集会和言论自由。至于小城邦,如巴登就试图通过任命自由派分子组成政府这一策略来避免革命。但随着革命进一步升级,正是萨克森和巴登成为了激进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进行选举,推选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但只有六个城邦进行了直选。在国会里既有保守的保皇党也有自由党和共和党人。工人和农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临时政府,由临时国家元首领导。诸侯也承认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自己的军队,警察和公务员,有名无实。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需要划定未来德国的国界。刚开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后来还是决定采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的德国。

1849年3月28日,经过长时间讨论,伯多禄教堂宪法终于通过,宪法规定,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立法部门是帝国议会,领导中央政府的则是世袭皇帝。该宪法是魏玛宪法和德国基本法的基础。选举权被进一步确定。

4月2日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逊位后,各城邦都从法兰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顿和巴登为了推行宪法发生了革命,但最后被镇压。少数代表拒绝被召回并且在斯图加特举行进一步会议。最后一场革命发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宪法永远失效了。很多人由于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统一

王朝战争

参见:俾斯麦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861年普鲁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俾斯麦出任首相,这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对邻国丹麦的战争。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敌人,最后以丹麦的战败而告终。收回北方靠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普鲁士挑起对奥地利战争。普军在萨多瓦战役中获得决定性胜利,取得荷尔斯泰因 ,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 完成了统一事业的大部分。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巴登、符登堡、黑森—达姆斯塔德 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飞速发展

参见:三国同盟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一方面对内以军工业为主导发展经济,并同时颁布《五月法令》挤压以中央党为代表的天主教的势力,颁布《非常法》镇压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者及其政党社会民主党。同时,他也领导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福利系统。 定做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第一部宪法,把宰相规定为皇帝一人之下的大权独揽者。宰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议会两院低头,议会不能提出对宰相的信任或不信任的决议案。各部大臣事实上是由宰相任命。宰相不仅是皇帝之下的帝国最高行政长官,还是议会的领袖。因为他兼任联邦议会主席,监督议会工作,皇帝公布帝国法律时,须由宰相部署。这种政体既非标准的议会内阁制,又非典型的君主立宪制,集中体现了俾斯麦的意志。

对外方面: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和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1889年3月,30岁的威廉二世继位。威廉二世上台后,二人发生严重冲突。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1898年7月30日去世。

威廉二世时代

威廉二世登基后,为了打击工人和民主团体,帝国政府曾经试用过强硬和怀柔政策,但成效不大。首相列奥·冯·卡普里维伯爵采用温和手段,企图以降低关税以利工业人士,使党派放弃成见,互相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最大努力。他的做法反使党派关系恶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辞职。接任的霍恩洛厄采用集体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团结合起来,以实现意见一致,联手对付共同敌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休,接任的伯恩哈德·冯·比洛为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利益,于是恢复了一些商业条约,以及提高一些关税。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错事而在1909年辞职,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访问威廉二世时,威廉二世无意间说了一些有损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说话,每日电讯报访问员把稿交给宰相过目却没有发现出来,到公开时才发现,比洛只告诉德皇以后说话小心一点。接任的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曾尝试进行政治改革,但失败而回。

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实行了“世界政策”以替代俾斯麦的“大陆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987年5月27日罗马尼亚加拉茨县与中国湖北省缔结友好关系。

参考来源

  1. 德国历史,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