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德意志聯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德意志聯邦

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本名 北德意志聯邦

建立時間 1866年8月

成員1 美因河

線以北的21個邦

成員2 和3個自由市

意 義 邁向德意志

統一的一個步驟

北德意志聯邦普奧戰爭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個「不出名的普魯士-德意志國家」:「北德意志聯邦」。1866年8月,美因河線以北的21個邦和3個自由市共同締結了一個聯邦條約。俾斯麥趾高氣揚地宣布:「這些條件包括了我們所想要的一切,即在德意志的行動自由。」

1870年,奧托·俾斯麥勸服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達姆施塔特南德意志諸邦接受北德意志聯邦憲法,計劃建立新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加冕地點在凡爾賽宮鏡廳。在此之前普魯士大軍在普法戰爭中獲勝,普王進駐凡爾賽宮。而170年前的這一天,即1701年1月18日,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加冕,標誌着普魯士國家的誕生。 [1]

聯邦成立

俾斯麥總算鬆了一口氣。8月23日,普奧雙方正式簽訂《布拉格和約》,歷時7周的戰爭宣告結束。照和約條款,德意志邦聯解散;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事務之外,普魯士兼併在戰爭中占領的漢諾威等地,並獲得建立一個美因河線以北的北德意志聯邦的權利;普魯士獲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奧地利只需償付一筆很小的賠款。

普奧戰爭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個「不出名的普魯士-德意志國家」:「北德意志聯邦」。

1866年8月,美因河線以北的21個邦和3個自由市共同締結了一個聯邦條約。俾斯麥趾高氣揚地宣布:「這些條件包括了我們所想要的一切,即在德意志的行動自由。」 俾斯麥知道,北德意志聯邦的成立只是「邁向德意志統一的一個步驟」,還剩下以巴伐利亞為首的南德四邦在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下游離其外。

富有洞察力的恩格斯在1866年7月預言:「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普魯士有50萬支針發槍,而整個其餘世界還不到500支。在這兩三年或五年之內,沒有一支軍隊能夠配備後裝槍,而在此以前優勢在普魯士一邊,難道你認為俾斯麥不想利用這個時機嗎?當然要利用。……總之,俾斯麥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力量,並且也知道,這樣的力量對比只能維持幾年,因此我認為,他將盡最大的可能利用這一點。」

對此,俾斯麥更不諱言:「我從不懷疑,在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前,必須取得對法戰爭的勝利。」

後續發展

1870年,奧托·俾斯麥勸服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等南德意志諸邦接受北德意志聯邦憲法,計劃建立新的德意志帝國。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加冕地點在凡爾賽宮鏡廳。在此之前普魯士大軍在普法戰爭中獲勝,普王進駐凡爾賽宮。 而170年前的這一天,即1701年1月18日,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加冕,標誌着普魯士國家的誕生。

主要區別

時間不同

德意志邦聯:1815年6月8日;北德意志聯邦:1866年8月。

成員不同

德意志邦聯:38個君主國和自由市;北德意志聯邦:21個邦和3個自由市。

地理範圍不同

德意志邦聯:在神聖羅馬帝國這個中世紀遺物廢墟上結合而成;北德意志聯邦:美因河線以北。

緊密程度不同

德意志邦聯:與其說它是一個政治實體,倒不如說是一個「微型聯合國」。除了一個設在法蘭克福的邦聯議會之外,它沒有中央政府,沒有國家元首,沒有統一的最高法院。在內政外交和軍事等方面各邦都有 自主權,其中最強大的兩個成員國,奧地利帝國只有舊屬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大公國、波希米西王國等地屬於邦聯,同樣,普魯士王國的東普魯士、西普魯士和波森也不在邦聯之內。相反,有3個非德意志的 君主卻算作它的成員,即英國國王代表漢諾威王國,丹麥國王代表荷爾斯坦因公國,荷蘭國王代表盧森堡大公國。甚至邦聯的綱領也是「要保持德意志內外的安全和德意志各邦的獨立與不可侵犯」,事實上也就是繼續維持德意志的分裂狀態;

北德意志聯邦:北德意志聯邦的成立只是「邁向德意志統一的一個步驟」,還剩下以巴伐利亞為首的南德四邦在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下游離其外。富有洞察力的恩格斯在1866年7月預言:「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普魯士有50萬支針發槍,而整個其餘世界還不到500支。在這兩三年或五年之內,沒有一支軍隊能夠配備後裝槍,而在此以前優勢在普魯士一邊,難道你認為俾斯麥不想利用這個時機嗎?當然要利用。……總之,俾斯麥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力量,並且也知道,這樣的力量對比只能維持幾年,因此我認為,他將盡最大的可能利用這一點。」對此,俾斯麥更不諱言:「我從不懷疑,在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前,必須取得對法戰爭的勝利。」

參考來源

  1. 北德意志聯邦, 豆瓣電影, 2020-01-18